間充質干細胞在治療中風,尤其是缺血性腦卒中方面,已經顯示出了一定的潛力和效果。缺血性腦卒中是由于腦部血液供應不足導致的腦組織損傷,其治療目前面臨諸多挑戰,包括高致殘率和死亡率。間充質干細胞因其多向分化潛能、低免疫原性和易于獲取等特性,成為了干細胞治療中風研究的熱點。
什么是中風
中風,又稱腦卒中,是一種嚴重的腦血管事件,通常由于腦動脈缺血(血液供應不足)或出血引起,導致腦部組織受到損害。中風的定義和分類中,腦梗死約占中風病例的80%,是中風最常見的類型。中風的主要癥狀包括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語言不利等。中風具有高發病率、高致殘率、高病死率和高復發率的特點。

間充質干細胞 (MSC) 最近在神經再生治療中越來越受歡迎。MSC 最初由 Friedenstein 于 1974 年發現,12是一種高度異質性的細胞,可以從骨髓、脂肪組織、臍帶和胎盤中分離出來。一般來說,MSC 通過免疫調節、調節和旁分泌機制發揮有益作用。許多研究已經證明了干細胞治療 IS 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然而,來自各種卒中量表的結果表現出不一致,而且仍然缺乏可靠和權威的 MSC 治療 IS 的方案。因此,需要進行徹底的科學研究,以確定從各種來源、治療劑量、治療開始時間、給藥方法和整體治療方法中的最佳 MSC 選擇。因此,這項薈萃分析旨在評估 MSC 對 IS 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確定最佳治療條件。
重點三甲醫院發布:間充質干細胞治療中風,可以改善患者神經功能障礙
2024年8月19日,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在國際期刊《Stem Cell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上發布了一篇《間充質干細胞治療缺血性中風的療效和安全性:系統評價和薈萃分析》的綜述。

目的
本研究旨在評估MSCs治療IS的療效和安全性。
方法
初步查明共計 3163 條記錄,其中 141 條記錄排除重復記錄,2928 篇參考文獻因不相關而被排除。對其余 81 篇參考文獻進行全文審閱后,我們排除了 51 篇不符合標準的研究。最終,我們納入了 30 項的研究,涉及 1217 名受試者(圖 1)。

研究質量評估
對于 RCT,使用了 RoB 2 工具。在 13 項 RCT 中,提到了“隨機”,并描述了生成隨機序列的方法。總體研究質量水平為中高,15 項研究中有 6 項被歸類為至少在一個領域存在高偏倚風險(圖 2)。對于 NRCT,使用了 ROBINS-I。14 項研究中有 6 項至少在一個領域存在高偏倚風險,表明研究質量中等(圖 2)。

結果
MRS
截至隨訪結束(90 天至 5 年),13 項 RCT 19、21-32和項 NRCT報告了 mRS。然而,在 3 項 RCT 20、28、33 中無法提取mRS,我們通過電子郵件詢問相應作者,但未得到答復。干細胞組參與者在 RCT 中的結果有所改善(圖?3A ),但在 NRCT 中沒有(圖 4A)。

NIHSS
11 項 RCT19,22-29,31,32 和 2 項 NRCT37,48 在隨訪結束時(180 天至 4 年)報告了 NIHSS 評分。在 2 項 RCT24,28 和 1 項 NRCT,48 中無法提取 NIHSS 評分,我們向通訊作者發送電子郵件詢問,但未得到答復。在 RCT 中,干細胞組的結果明顯優于對照組(圖 3B),但在 NRCT 中沒有有益的結果(圖 4B)。
BI
8 項 RCT19,23-25,27-29,31 和 2 項 NRCT36,37 在隨訪結束時(180 天至 4 年)報告了 BI。在 3 項 RCT24,25,28 中,無法提取 BI 數據,我們未收到相應作者的回復。與 RCT 的對照組相比,干細胞組沒有有益的結果(圖 3C)。干細胞組在 NRCT 中呈改善趨勢(圖 4C),但這種差異在統計學上并不顯著。
FMA
三項 RCT20,30,33 和一項 NRCT36 報告了隨訪結束時(90 天至 6 個月)的 FMA。一項 NRCT 中的 FMA 數據僅適用于上肢。在 RCT 中,干細胞組與對照組相比沒有有益的結果(圖 3D)。在 NRCT 中,干細胞組顯示出改善趨勢(圖 4D);然而,沒有觀察到統計學意義。

亞組分析
對卒中后不同階段MSCs 注射進行的亞組分析表明,在IS 發病后2 周至3 個月注射MSCs對NIHSS評分和BI 有積極影響。在IS 后3 個月以上注射MSCs 還可改善患者的mRS 評分。然而,在 IS 后 2 周內給藥時,患者的 mRS、NIHSS 和 BI 沒有顯著改善。
我們進一步對細胞來源(自體或異體)進行了亞組分析,結果顯示自體細胞在NIHSS和mRS 評分改善方面效果更佳。然而,在異體細胞的研究中未觀察到 mRS 和 NIHSS 評分改善。
安全性評估
在隨訪結束時(90 天至 5 年),所有 RCT 19-33和 NRCT 34-48均關注到不良反應。在 3 項 RCT 和 1 項 NRCT 中,未報告任何不良反應。在與細胞相關的不良反應中,頭痛和發燒最為常見。此外,癲癇、惡心和嘔吐也被報告為與細胞相關的不良反應。未見嚴重不良事件發生。
討論
我們的系統綜述和薈萃分析評估了 MSC 療法在臨床環境中治療 IS 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據我們所知,這是該領域規模最大的臨床薈萃分析。我們的綜述包括 15 項 RCT 和 15 項 NRCT。根據現有證據,MSC 療法可在臨床環境中安全使用。我們的綜述發現 MSC 療法改善了 RCT 中的 NIHSS、mRS 和死亡率。
在臨床試驗中,NIHSS、mRS、BI 和 FMA 是評估中風的常用方法。在我們的綜述中,RCT 中的 NIHSS 和 mRS 結果表明干細胞療法具有更好的效果。干細胞組的 BI 和 FMA 略好,但沒有顯著差異。然而,在 NRCT 中,4 個量表之間沒有統計學上的顯著差異。另一項薈萃分析表明,在 RCT 中以 NIHSS 和 BI 衡量,在 NRCT 中以 BI 衡量,干細胞療法與更好的結果相關。
結論
本系統綜述和薈萃分析對 MSC 治療 IS 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進行了全面、最新的評估。MSC 治療相關的不良事件沒有增加。此外,本薈萃分析表明 MSC 治療可以改善 IS 患者的神經功能和日常功能。
然而,其益處仍然有限。目前,MSC 治療 IS 仍處于起步階段,參與者有限。未來的研究應優先考慮在缺血性中風干細胞研究領域進行大樣本量的前瞻性研究。
參考資料:Zhiyuan Shen, Xian Tang, Yaxin Zhang, Yicun Jia, Xin Guo, Xiaosu Guo, Junqiang Bao, Xiongwei Xie, Yuan Xing, Jun Xing, Shujuan Tian, ??Efficacy and safety of mesenchymal stem cells in the treatment of ischemic stroke: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analysis, Stem Cell Translational Medicine, Volume 13, Issue 9, September 2024, Pages 886–897, https://doi.org/10.1093/stcltm/szae040
免責說明:本文僅用于傳播科普知識,分享行業觀點,不構成任何臨床診斷建議!杭吉干細胞所發布的信息不能替代醫生或藥劑師的專業建議。
版權說明:本文來自杭吉干細胞科技內容團隊,歡迎個人轉發至朋友圈,謝絕媒體或機構未經授權以任何形式轉載至其他平臺,轉載授權請在網站后臺下方留言獲取。
掃碼添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