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風是一種嚴重的、可能危及生命的疾病。閱讀以下文章,詳細了解中風對老年人的影響及其治療。
目錄
- 中風的原因有哪些?
- 中風有哪些類型?
- 老年人中風的癥狀有哪些?
- 女性和男性中風癥狀有何不同?
- 如何降低中風的風險?
- 老年人應采取什么飲食來降低中風的風險?
老年人中風:你不應該忽視的跡象

什么是中風?
中風與心臟病發作一樣嚴重,了解中風的征兆至關重要,人們應迅速采取行動。中風被認為是第四大死亡原因,并導致其他疾病導致更嚴重的長期殘疾。老年人患中風的風險很高。當血液流經大腦的方式發生變化時,就會發生中風。血液是含有氧氣和營養物質并將它們輸送到器官和腦細胞的主流。
中風會導致流向腦細胞的血流受限,導致腦部供氧減少,并可能導致死亡。如果腦細胞短時間缺氧,一段時間后就會好轉。已經死亡的腦細胞可以復活。中風可能導致說話、思考和行走困難。
中風的原因有哪些?
中風的原因有:
- 凝血障礙。
- 心房顫動。
- 動脈粥樣硬化。
- 微血管缺血性疾病。
- 心臟缺陷。
- 高血壓。
- 腦瘤。
- 巴林動脈瘤。
- 煙霧病(一種導致腦血管發生異常變化的疾病)。
中風有哪些類型?
不同類型的中風如下:
- 缺血性中風:當供應大腦的血管“堵塞”時,它會阻止血液流向大腦的某個部分,從而導致缺血性中風。缺氧和營養會導致大腦細胞和組織在幾分鐘內死亡。缺血性中風也可以分為兩類:
- 血栓性中風:是由大腦動脈中形成的血栓引起的。
- 栓塞性中風:它們是由在身體其他部位形成的血凝塊或斑塊碎片引起的,并通過血流移動到大腦中的一條動脈。
- 短暫性缺血性中風:這被稱為小中風,發生在腦部血流暫時受阻時。它們通常是暫時的,幾分鐘到幾小時后就會消失。血栓通常會導致這種類型的中風。
- 出血性中風:當腦動脈破裂并漏血時,就會發生這種情況。動脈中的血液在顱骨中產生過大的壓力,導致大腦腫脹。損害腦細胞和組織。出血性中風主要分為兩類,包括:
- 腦出血:腦內的動脈是出血的來源。
- 蛛網膜下腔出血:出血發生在蛛網膜下腔(保護大腦的膜與大腦本身之間的區域)
老年人中風的癥狀有哪些?
老年人中風的癥狀有:
- 一只或兩只眼睛突然出現視力問題。
- 四肢和面部麻木通常會影響身體的一側。
- 缺乏協調。
- 溝通困難。
- 嚴重的頭痛。
這些癥狀對于老年人來說可能是危險信號。如果出現癥狀,必須立即聯系醫療保健提供者。立即接受治療對于減少腦損傷和獲得積極結果至關重要。
女性和男性中風癥狀有何不同?
女性中風的癥狀與男性不同,而且中風死亡率較高。約 60% 的女性死于中風,而男性只有 40%。女性更容易患中風,中風導致的女性死亡人數是乳腺癌的兩倍。女性經歷的其他癥狀包括:
- 突然惡心。
- 突然呼吸困難。
- 突然胸痛。
- 突然打嗝。
- 突然心悸。
如何降低中風的風險?
中風的風險因素包括種族、年齡和家族史,這些因素都可以通過控制來降低中風的風險。
- 控制血壓:如果血壓高,則需要降低血壓。治療高血壓可降低患心臟病和中風的風險。
- 控制糖尿病:未經治療的糖尿病會損害血管并導致動脈狹窄和中風。
- 控制膽固醇:必須降低高膽固醇。膽固醇是一種稀薄的血脂,可堆積在動脈壁上。這會阻礙血液流動并導致中風。
- 吃健康食品:低膽固醇和低飽和脂肪的食物。每天吃各種蔬菜和水果。
- 經常鍛煉:體育鍛煉是每個人生活中的一部分。快步走、騎自行車和游泳有助于降低風險。鍛煉和劇烈運動以及增加體育鍛煉可以有所幫助。
如果一個人過去曾中風,那么降低再次中風的風險很重要。大腦通過利用身體系統來幫助中風后恢復。第二次中風可能會更嚴重。
老年人應采取什么飲食來降低中風的風險?
除了改變其他生活方式外,戒煙和鍛煉也很重要。飲食的亮點是最近認識到腸道微生物群、年齡和腎功能之間的相互作用。對預防中風影響最大的飲食模式是素食者和地中海飲食,地中海飲食是一種高脂肪飲食,具有低血糖指數飲食。
對于冠心病患者的二級血管預防,地中海飲食和用菜籽油代替黃油可減少60%的中風和心肌梗死。一級預防是通過在地中海飲食中加入堅果來實現的,這可在五年內減少46%的中風。最近的研究表明腸道微生物群在動脈粥樣硬化中的重要作用,這為限制肉類和蛋黃的消費提供了新的理由。從紅肉改為非肉類飲食或白肉可以在一個月內顯著降低 TMAO(三甲胺 N-氧化物)的水平。
結論:隨著年齡的增長,中風的發病率也越來越高。中風往往是致命的,而且會導致殘疾。隨著年齡的增長,人們已經了解了很多有關中風風險的知識。有幾種行之有效的方法可以降低中風風險。
降低風險是醫療建議和處方藥的結合。在某些情況下,通過大量改變生活方式,個人可以預防健康衰老帶來的無時無刻的危險。
經常問的問題
1.當某人中風時會發生什么?
中風是由于大腦供血不足而發生的,原因可能是阻塞(缺血)或出血(出血)。因此,腦細胞無法獲得足夠的空氣和食物,從而導致腦細胞受傷或死亡。
2.如何判斷某人是否正在中風?
癥狀包括面部、手臂或四肢(特別是身體一側)突然麻木或無力、說話困難或理解困難、思維混亂、頭暈、不明原因的嚴重頭痛以及行走或直立困難。
3.血壓要高到什么程度才會引發中風?
沒有特定的血壓水平會直接導致中風。但高血壓是中風的主要風險因素。當血壓長時間升高時,它會損害血管并增加其堵塞或破裂的敏感性。將血壓保持在健康范圍內(通常低于 120/80 mmHg)對于降低中風風險至關重要。
4.如果有人中風了該怎么辦?
假設某人中風,出現面部下垂、手臂無力、說話困難等癥狀,需要呼叫急救服務。等待中風患者進食或飲水,直到醫護人員到達,并確保記錄癥狀首次出現的時間。陪同他們并安慰他們,直到救援人員到達。
5.什么樣的血壓水平才算是導致中風的危險水平?
中風水平的血壓非常高,必須立即就醫治療。一般來說,中風水平的血壓是指收縮壓(上方數字)為180 mmHg 或以上,或舒張壓(下方數字)為120mmHg或以上。
6.什么是缺血性中風?
最常見的中風類型是缺血性中風,約占所有中風病例的 85%。當血栓或斑塊堆積阻塞了為大腦供血的血管時,就會發生缺血性中風。這會切斷大腦的血流和氧氣。血流不足會殺死腦細胞,導致不同的中風癥狀。
7.中風后通常需要多長時間才能恢復?
中風幸存者完全康復所需的時間各不相同。有些人可能在幾周內康復,而其他人則可能需要數月或數年。康復的關鍵是康復治療、行為調整以及醫務人員的鼓勵和支持。
8.有多少比例的中風患者可以完全康復?
中風康復是一個因人而異的過程,每個人所能取得的結果也各不相同,有些人可以完全或最大程度地康復,而有些人則可能永遠無法康復。康復方法以及及時干預和持續幫助極大地影響了成功康復的機會。然而,由于變量范圍廣泛,預測確切的百分比是一項挑戰。
9.中風后如何才能更快地恢復?
有多種因素有助于中風康復,但并不能保證一定成功。早期醫療干預、個性化康復計劃可能包括身體、職業和語言治療,以及生活方式的改變,如健康飲食、定期鍛煉、管理風險因素和尋求情感支持。
10.中風時人會聞到不尋常的氣味嗎?
并非所有中風患者都會聞到異味,例如強烈、難聞的氣味。中風的常見癥狀是突然虛弱、麻木、面部、手臂或腿部癱瘓、說話困難或理解困難、思維混亂、劇烈頭痛以及協調或平衡問題。
11.高血壓、心臟病和中風有何關系?
高血壓、心臟病和中風都是相關的健康問題。高血壓會給血管帶來壓力,增加患心臟病(如冠狀動脈疾病)的幾率,最終會導致心臟病發作。高血壓還會損害大腦的血管,使中風的可能性更大。
12.中風與心臟病發作有何不同?
中風和心臟病發作之間存在差異,但兩者都與血液流動問題有關。中風發生在大腦供血不足時,而心臟病發作發生在血液無法到達心肌時。每種疾病的癥狀和影響可能不同,但都需要立即就醫。
13.高血壓、心臟病和中風有何關系?
高血壓、心臟病和中風是相互關聯的,因為它們都有類似的風險因素和作用方式。血壓不受控制會導致心臟病,如冠狀動脈疾病,從而增加心臟病發作的風險。高血壓還會損害全身的血管,包括大腦。控制血壓和過上有益心臟健康的生活是避免這些疾病最重要的兩件事。
免責說明:本文僅用于傳播科普知識,分享行業觀點,不構成任何臨床診斷建議!杭吉干細胞所發布的信息不能替代醫生或藥劑師的專業建議。如有版權等疑問,請及時跟本公眾號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處理。
版權說明:本文來自杭吉干細胞科技內容團隊,歡迎個人轉發至朋友圈,謝絕媒體或機構未經授權以任何形式轉載至其他平臺,轉載授權請在網站后臺下方留言獲取。
掃碼添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