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癱會影響一個人的姿勢、平衡以及移動、交流、進食、睡眠和學習的能力。
受腦癱影響的身體部位、嚴重程度和癥狀組合因人而異。例如,一個人的一只手可能有弱點,并且覺得寫字或系鞋帶等任務具有挑戰性。另一個人可能很少或根本無法控制自己的動作或言語,需要24小時協助。
腦癱患者可能會經歷不受控制或不可預測的運動,肌肉可能會僵硬、無力或緊繃,在某些情況下,人們會出現顫抖或顫抖。患有嚴重腦癱的人也可能有吞咽、呼吸、頭頸控制、膀胱和腸道控制、進食困難以及牙齒和消化問題。
每3人中
就有1人無法行走

四分之一的人
無法說話

十分之一的人
有嚴重的視力障礙

四分之三的人
經歷過疼痛

每4人中就有 1 人
患有癲癇癥

每2人中就有1人
有智力障礙

流動性問題
每3個腦癱兒童中就有1個將無法行走。風險最大的是那些在2歲時患有痙攣性四肢癱瘓、智力障礙、癲癇、視力障礙和無法獨立坐立的人。參見:
- 踝足矯形器
- 引導式教育
- 腿部約束誘導運動療法 (CIMT-Leg)
- 早期運動干預
- 青少年和成人水療
- 按摩疼痛和運動
- 動力機動性
- 腦癱患者的跑步機訓練
溝通問題
腦癱會影響一個人精細協調說話所需的嘴巴和舌頭周圍肌肉的能力。支持說話所需的協調呼吸也會受到影響,例如,有些人說話時可能聽起來“喘不過氣來”。一些腦癱患者可能無法發出任何聲音,其他人可能能夠發出聲音,但難以控制自己的動作足以發出清晰且被他人理解的言語。四分之一的腦癱患者不能說話。
看:
- 通訊伙伴培訓
- 引導式教育
- 眼睛注視技術
- 語音生成設備
- 構音障礙兒童的言語治療
疼痛
四分之三的腦癱患者會感到疼痛。疼痛通常是與腦癱相關的損傷的結果,例如攣縮、姿勢異常、肌張力障礙、皮膚破損、髖關節半脫位、胃食管反流和脊柱側凸。這種疼痛會影響一個人的行為、他們為自己做事的能力、睡眠和他們的社會關系。人們可能會避免對獨立性很重要的日常任務,例如上學和社交活動。疼痛是可以減輕的,所以最好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
看:
- 肉毒桿菌毒素-A 注射支持疼痛和舒適
- 疼痛的認知行為療法
- 胃造口喂養
- 青少年和成人水療
- 按摩疼痛和運動
- 睡眠定位系統
飲食問題
腦癱會影響張開和閉合嘴巴以及移動嘴唇和舌頭的肌肉。一些腦癱患者可能難以咀嚼和吞咽食物和飲料——這種情況稱為吞咽困難。由于腦癱通常會影響精細運動技能,因此許多人無法輕松地使用餐具、拿杯子或用手將食物從盤子轉移到嘴里。其他人可能患有胃食管反流——胃酸上升到食道——這使得進食不舒服或疼痛。這有時可以通過藥物控制。每15名腦癱患者中有1人無法通過嘴進食,需要通過飼管進食。
看:
- 胃造口喂養
- 改性食品和增稠液體
唾液控制
由于腦癱會影響嘴巴周圍的肌肉,因此五分之一的腦癱兒童會出現唾液流失(也稱為流口水、流口水或流涎)。當他們專注于其他任務時,唾液流失可能會更加明顯。
智力殘疾
每2名腦癱患者中就有1名患有智力障礙。五分之一的人有中度至重度智力障礙。一般來說,一個人的身體損傷程度越大,他們就越有可能有智力障礙。然而,有些人有嚴重的身體損傷,但他們沒有智力障礙。相反,可能有其他有輕度身體障礙的人有智力障礙。
學習困難
腦癱兒童可能會遇到特定的學習困難。這些可能包括注意力持續時間短、運動計劃困難(運動的組織和順序)、感知困難和語言困難。這些會影響識字、算術和其他課堂技能和活動。學習也可能受到精細運動和粗大運動協調和溝通困難的影響。腦癱學生需要比其他人更專注于自己的動作和動作順序,因此他們可能更容易疲勞。
聽力受損
每20名腦癱患者中就有1名也有一定程度的聽力障礙。每25名腦癱兒童中就有1名是聾人。
視力障礙
視力障礙在腦癱患者中并不少見。患有更嚴重腦癱的兒童比其他兒童更容易出現近視、雙眼融合障礙、運動障礙性斜視(也稱為“轉動眼睛”或“斜視”)、嚴重凝視功能障礙以及視神經病變或腦視力障礙. 每 10 個腦癱兒童中就有 1 個是盲人。
行為和情緒健康
四分之一的腦癱兒童有行為問題。風險最大的是那些有智力障礙、癲癇、劇烈疼痛或輕度身體殘疾的人。問題行為包括依賴、任性、多動、焦慮或容易與同齡人發生沖突,或表現出反社會行為。腦癱兒童也可能有情緒問題,例如與同齡人相處困難,以及對新挑戰的強烈情緒反應。患有腦癱的青少年和成人可能更容易患抑郁癥和焦慮癥。
看:
- 焦慮癥的認知行為療法
- 診斷時的咨詢
- 焦點解決短期治療
- 踏腳石Triple P育兒計劃
癲癇
每4個腦癱兒童中就有 1 個患有癲癇。當兒童患有腦癱和智力障礙時,癲癇的發病率更高——48%。癲癇發作會影響言語、智力和身體機能。藥物治療是治療癲癇最有效的干預措施,孩子的醫生或治療師也可能建議修改學生的學校支持和設備。有些藥物有副作用,會導致嗜睡或易怒。癲癇和相關藥物都會影響一個人的行為和注意力持續時間。
睡眠問題
五分之一的腦癱兒童有睡眠障礙。有一系列促成因素,包括與腦癱相關的肌肉痙攣、其他形式的肌肉骨骼疼痛,以及夜間改變身體姿勢的能力下降。眾所周知,癲癇會擾亂睡眠并可能導致睡眠障礙。失明或嚴重的視力障礙會通過影響褪黑激素分泌和缺乏光感來影響睡眠的時間和維持。
看:
- 兒童睡眠問題的行為干預
- 睡眠定位系統
脊柱和髖關節異常
脊柱和臀部的異常與腦癱有關,會使坐、站和行走困難,并導致慢性疼痛。每 3 個腦癱兒童中就有 1 個有髖關節移位。患有嚴重身體殘疾或身體兩側都受到影響的兒童和成人患髖關節問題的風險更大。這意味著大部分時間使用輪椅的人比使用輔助裝置或獨立行走的人更容易出現髖關節問題。
膀胱和腸道控制
尿失禁和便秘是許多腦癱患者的問題。四分之一的腦癱兒童有膀胱控制問題。患有智力障礙和/或嚴重腦癱的兒童面臨的風險最大。行動不便和進食困難會使腦癱患者容易便秘。
參考資料:
McIntyre, S., Morgan, C., Walker, K., & Novak, I. (2011). Cerebral palsy–don’t delay. Developmental Disability Research Reviews, 17(2), 114-129. doi: 10.1002/ddrr.1106 See abstract
Novak, I. (2014). Evidence-based diagnosis, health care, and rehabilitation for children with cerebral palsy. Journal of Child Neurology, 29(8), 1141-1156. doi: 10.1177/0883073814535503 See abstract
Novak, I., Hines, M., Goldsmith, S., & Barclay, R. (2012). Clinical prognostic messages from a systematic review on cerebral palsy. Pediatrics, 130(5), e1285-1312. doi: 10.1542/peds.2012-0924
免責說明:本文僅用于傳播科普知識,分享行業觀點,不構成任何臨床診斷建議!如有版權等疑問,請隨時聯系我。
掃碼添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