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癱(Cerebral Palsy, CP)是一種由于胎兒或嬰兒期大腦發育異常導致的非進行性、永久性的運動與姿勢障礙。據統計,全球范圍內每1000名新生兒中約有3名被確診為CP。目前腦癱患兒主要依賴醫院的傳統康復治療,但這些方法對改善運動功能和生活質量的作用較為有限。

近年來,神經干細胞(NSCs)移植為治療圍產期腦損傷提供了新的方向。已有不少研究初步驗證了該療法在兒童患者中的安全性與有效性。
其中,我國科研人員在《Frontiers in Pediatrics》發表了一項鼻內NSCs移植治療CP的I/II期臨床試驗,進一步探索了經鼻內移植NSCs治療腦癱的可行性,這也是該領域內第二項采用鼻內給干細胞途徑的臨床研究。 [1]

該研究納入的22名患兒中,男16例,女6例,平均年齡和體重分別為6.30±2.12歲和19.52±4.51 kg。臨床表現均為中重度癱瘓,其中痙攣(四肢癱瘓)14例(63.6%),痙攣+運動障礙7例(31.8%)和痙攣+共濟失調1例(4.5%)。
方 法:在獲得倫理委員會批準和所有參與者父母知情同意書后。醫生采用一次性鼻腔給藥裝置將含有NSCs(5*105/kg)的鼻貼劑(第一個用于國際臨床研究的非侵入性NSCs鼻貼劑,可有效突破血腦屏障限制)放置在兒童雙側鼻腔的嗅裂處(圖1)。為減少移植對鼻腔的刺激,在移植前2 h、1h、30min分別對患兒進行鎮靜和抗過敏治療。

圍手術期的整體護理(圖2):
①術前護理:CP因治愈率低、病程長,家屬需要積極的心理支持;改進電極固定方法提高長期動態腦電圖檢查的準確性和舒適度;保持鼻腔清潔,提高干細胞移植成功率。
②術中護理:實施漸進鎮靜以抑制患兒的躁動;去除枕頭和水平姿勢固定,準確完成鼻貼劑移植。
③術后護理:融入親情與術后患兒情緒管理;確保醫院、康復機構、家庭護理的一致性,關注患兒的后續評估。

結 果:
安全性:住院及隨訪期間,所有患兒均未出現與免疫排斥相關的不良反應,其中1名患兒在鎮靜后出現輕度頭暈、惡心和嘔吐,3名患兒出現鼻粘膜少量出血,2名患兒移植后24小時內和2天內出現低燒,沒有患者出現寒戰或全身感染。
有效性:術后隨訪發現,所有兒童對治療的耐受性良好,治療效果顯著,且患兒的生活質量有著不同程度的提升。此外,還發現通過對CP患兒圍手術期進行綜合護理后,似乎提高了試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患兒的舒適度也得到了增加。
總 結:該研究根據鼻內NSCs移植治療兒童神經系統疾病的特點,提出全面、新穎的整體護理方案。對于指導患兒監護人完成正確的護理,進一步提高治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減少并發癥的發生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資料:
[1]Xiaoyan Li, Mengyao Li, Xixian Qin, Ying Li, Yachen Wang,Chao Han, Shiwei Ni, Xuna Sun, Peipei Dong and Jing Liu. Providing holistic care to children?with cerebral palsy treated with transnasal neural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DOI 10.3389/fped.2023.1297563.
免責說明:本文僅用于傳播科普知識,分享行業觀點,不構成任何臨床診斷建議!杭吉干細胞所發布的信息不能替代醫生或藥劑師的專業建議。如有版權等疑問,請隨時聯系我。
掃碼添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