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驅動下,細胞療法成為繼小分子和大分子領域之后,生命科學一個新風口。不過,如何降低細胞療法的生產成本、提升規模化生產能力,是擺在所有細胞企業面前的難題。

細胞療法作為腫瘤治療的革命性手段,CAR-T細胞療法的前景毋庸置疑。但高昂的價格使得全世界絕大多數的患者無法獲得這些拯救生命的療法。這由此帶來了人們對于高昂醫療成本和藥物公平可及的探討。
是什么方法,讓CAR-T細胞療法從一針120萬降到20萬?
什么是CAR-T細胞療法?
CAR-T細胞療法全名為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免疫療法,它不是藥,是一種利用人體內的免疫細胞治療腫瘤的方法。
在我們的人體免疫系統中,有種叫做T細胞的“戰斗先鋒”,負責攻擊清除體內的異常分子,維護身體健康,人類最痛恨的癌細胞也在它們的攻擊范圍之內。
但癌細胞十分狡猾,在和T細胞作戰的時候,會通過不斷變異獲得偽裝技能,讓t細胞將其錯認為正常細胞,從而在身體里發展壯大。
而CAR-T細胞治療的思路,就是讓T細胞升級辨別癌細胞的能力,對其做到精準打擊。
簡單來說,就是從患者體內提取T細胞,體外培育成CAR-T細胞,再輸送回患者體內,這些CAR-T細胞會精準定位腫瘤細胞并展開滅殺行動,達到治療效果。

為何CAR-T治療費用高昂?
截至目前,全球范圍內被正式批準上市的CAR-T療法,有6款在海外,國內有2款,而且自2021年先后獲批后,累計治療了400位患者,銷售額合計約5億元人民幣。
也許有人會覺得,2年才400個人接受了治療,是不是市場不好?
其實非也,主要是因為治療費用太貴,不是每個家庭都能馬上拿出120萬的!至于為什么該療法價格這么高,其實可以歸為兩個原因:
2021年6月23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準了這個重磅的抗腫瘤治療上市,價格高達120萬元,引起關注。

一針3萬美元,是怎么把CAR-T價格打下來的?
生物醫藥企也在不斷努力。目前看,CAR-T的百萬天價,率先被印度人打下來了。
3月21日,《NUTURE》發表的一篇文章指出,印度ImmunoACT開發的CAR-T療法(NexCAR19)單次治療費用僅3-4萬美元,約合20-30萬元人民幣,是現有CAR-T療法價格的十分之一。
巴西也希望在政府支持下,通過本土化生產,開發出一款3.5萬美元的CAR-T療法。
回到國內來說,CAR-T療法的前景與困境同樣并存。但是,在諸多入局藥企的努力下,商業化、原材料國產化替代程度提升,生產工藝優化等等,任何一個環節的改善,都有可能帶來CAR-T療法價格與成本的大幅下降。
CAR-T療法接下來的發展,注定更加激烈與精彩。去年,國產CAR-T療法降到100萬元以內,似乎并未帶來太多改變,但未來降到30萬元以內呢?
CAR-T低價計劃
3月26日,美國一家非營利組織Caring Cross宣布與巴西衛生部所資助的基金會Funda??o Oswaldo Cruz (Fiocruz)達成合作,共同開發用于白血病、淋巴瘤和艾滋病相關的CAR-T細胞療法。
雙方合作的第一個項目,是推出3.5萬美元/針的CAR-T療法,用于治療白血病和淋巴瘤。在其介紹中,Caring Cross開發的慢病毒載體制造工藝,可以做到顯著降低制造CAR-T細胞治療產品的材料成本。再加上CAR-T產品的巴西本地制造還巴西政府的支持,最終實現產品成本約為美國和歐洲目前批準的CAR-T療法價格的十分之一。
在當地生產的情況下,該治療將免費提供給民眾,巴西公共衛生系統的費用將降至3.5萬美元。
Caring Cross是一個非營利組織,近年來尤其強調提高CAR-T療法和干細胞基因療法等先進藥物的可及性。而CaringCross創立的VectorBioMed,則是一家營利性質的CDMO公司,專門從事提供慢病毒載體制造解決方案。
Vector Biomed由基因治療先驅Boro Dropuli?共同創立,他還是Lentigen的創始人,后者為諾華的Kymriah開發了慢病毒載體。
相比巴西,印度的低價CAR-T計劃已經落地。
目前,我國包括藥明巨諾、恒潤達生、科濟藥業等藥企在病毒載體等方面嘗試攻堅,希望能夠帶來更低的生產成本,惠及更多患者。
與此同時,也有部分藥企在技術層面嘗試突圍,在探索異體CAR-T、CAR-NK等通用型細胞治療產品方式,以降低最終的生產成本。
面對行業困境,一場打破瓶頸的產業突圍賽早已打響。期待隨著國內藥企的持續探索,CAR-T療法在國內的可及性得到持續提升。
免責聲明:本平臺上的所有聲明均不表示為醫療聲明或建議。如果您有健康問題或疑慮,請咨詢您的醫生或醫療保健提供者。原創文章非經授權,請勿轉載。
掃碼添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