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 什么是糖尿病腎病?
- 糖尿病腎病的癥狀和類型是什么樣的?
- 患上糖尿病腎病的原因
- 如何診斷糖尿病腎病?
- 干細胞治療糖尿病腎病的原理和機制
- 干細胞治療糖尿病腎病的植入方式
- 干細胞治療糖尿病腎病臨床案例
- 干細胞治療糖尿病腎病的臨床研究進展
- 治療糖尿病腎病的輔助療法
- 討論
糖尿病腎病(Diabetic Nephropathy, DN)是糖尿病患者中較為常見的并發癥之一,目前的治療手段主要包括降血糖、對癥治療以及腎臟替代治療等,但這些方法往往缺乏有效干預疾病進展的能力。近年來,干細胞治療,尤其是間充質干細胞的應用,為糖尿病腎病提供了新的治療策略。
本文詳細介紹了什么是糖尿病腎病,糖尿病腎病的癥狀類型是什么樣的?以及干細胞療法在糖尿病腎病中的原理機制、干細胞治療糖尿病腎病的臨床案例及治療方法。

什么是糖尿病腎病?
糖尿病并發癥引起的腎臟疾病稱為糖尿病腎病。在這種疾病中,腎臟的過濾器——腎小球受損。由于受損,腎功能變得異常。腎臟將異常量的蛋白質排入尿液,稱為蛋白尿。尿液中主要排出的蛋白質是白蛋白。尿液中白蛋白水平升高(白蛋白尿)表明糖尿病導致腎臟受損。
糖尿病腎病的癥狀和類型是什么樣的?
糖尿病腎病的癥狀
慢性腎病隨著病情惡化,腎臟逐漸發展為終末期腎病或腎衰竭。糖尿病腎病的首發癥狀被認為是微量白蛋白尿。
- 微量白蛋白尿:這被認為是腎臟損害的第一個跡象。它可以持續存在微量白蛋白尿,也可以發展為蛋白尿。
- 蛋白尿:這是一種不可逆的疾病,蛋白質泄漏到尿液中。它標志著腎功能逐漸衰退和終末期腎病。
- 水腫:腳、腳踝、手和眼睛腫脹。眼睛周圍浮腫。腫脹是由于液體滯留引起的。
- 譫妄:思維混亂或注意力難以集中。
- 呼吸暫停:呼吸短促。
- 多尿:排尿需求增加。
- 貧血:循環紅細胞減少導致貧血。貧血會導致疲勞感。
- 電解質失衡:隨著腎功能衰退,鈣、磷酸鹽、磷和鎂會擾亂電解質平衡。鈣和磷酸鹽失衡會導致骨質疏松或骨折。
糖尿病腎病的類型
根據尿液中流失的白蛋白,糖尿病腎病分為兩類:
- 微量白蛋白尿:指尿液中存在少量白蛋白。白蛋白是一種蛋白質,在血液中大量存在。這可能是腎臟受損的征兆。建議在常規檢查期間進行微量白蛋白尿測試。
- 大量白蛋白尿:隨著腎臟損害的進展,尿液中的白蛋白量增加,微量白蛋白尿轉變為大量白蛋白尿。這是腎臟損害的明顯跡象。
- 詳情請瀏覽(糖尿病腎病的分期及其癥狀)
患上糖尿病腎病的原因
- 腎臟的正常功能包括過濾血液、調節血壓以及維持水和電解質平衡。腎臟由數百萬個稱為腎元的過濾單位組成。
- 這些腎元會因血液中糖分含量過高而受到損害。這種損害會妨礙腎臟的正常功能,并導致蛋白質和血液滲漏到尿液中。
- 此外,血糖升高還會導致腎小球中的蛋白質連接在一起,形成所謂的“交聯”蛋白質。這些交聯蛋白質會引發局部瘢痕形成過程。這個過程稱為腎小球硬化。
- 腎小球硬化癥的形成需要很長的時間。當硬化組織取代健康組織時,病情會惡化。許多患者的血壓調節也會受到阻礙,導致高血壓和腎臟受損。
- 慢性腎病在糖尿病后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出現癥狀。糖尿病持續時間長會增加腎臟受損的機會。當血糖水平和血壓過高時,更容易患上糖尿病腎病。
如何診斷糖尿病腎病?
糖尿病腎病的診斷主要基于以下幾點:
- 病史和體檢:了解患者是否有糖尿病史,以及糖尿病的類型和病程。
- 尿液檢查:檢測尿蛋白,特別是微量白蛋白尿,是糖尿病腎病的早期標志。
- 血液檢查:評估腎功能,如血肌酐、尿素氮等指標。
- 影像學檢查:如超聲、CT等,評估腎臟結構和功能。
- 腎活檢:在必要時進行,以明確診斷和評估病變程度。
- 詳情請瀏覽(如何篩查糖尿病腎病-有哪些方法?)
干細胞治療糖尿病腎病的原理和機制
干細胞治療糖尿病腎病(DN)的機制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 促進胰島細胞再生:間充質干細胞(MSCs)能夠分化成產生胰島素的細胞,促進胰島細胞再生,降低血糖水平。
- 降低胰島素抵抗:干細胞可以通過免疫調節作用改善胰島素敏感性,從而降低血糖。
- 抗炎作用:慢性炎癥是糖尿病腎病進展的關鍵因素之一。干細胞具有調節免疫系統的功能,能夠減少炎癥反應,降低炎癥介質的產生,從而保護腎臟免受進一步的損傷。
- 直接減輕腎損傷:干細胞可以通過減少腎臟細胞凋亡、調節自噬、改善炎癥反應、改善氧化應激和抑制纖維化等機制,直接保護腎臟。
- 旁分泌作用:干細胞釋放的細胞因子、生長因子和趨化因子等營養因子,通過旁分泌效應促進腎臟病理損傷的修復,調節炎性和免疫性反應。
- 減少白蛋白尿:干細胞注射和移植可以減少白蛋白尿并改善腎功能,保護足細胞免受功能障礙和損傷。
- 促進血管新生:糖尿病腎病患者常常伴有血管病變,導致腎臟血流量減少。干細胞能夠促進新血管的形成,改善腎臟的血液供應,為腎臟細胞提供更多的營養和氧氣。
- 分化為腎固有細胞:干細胞具有多向分化潛能,能夠在腎臟微環境中分化為腎小管上皮細胞、足細胞等腎臟實質細胞,參與腎臟結構的修復。
干細胞治療糖尿病腎病的植入方式
以下是植入階段遵循的結構:
- 靜脈給藥
- 解放血管成形術
- 鞘內(腰椎穿刺)
- 動脈內
- 皮下
- 中風的外科治療
- 肌肉注射
糖尿病腎病的新希望:干細胞療法的臨床研究和應用
2016年干細胞治療糖尿病腎病臨床案例
2016年4月福州某醫院泌尿外科對15糖尿病腎病患者,男8例,女7例 ;年齡(46.40 ± 8.91)歲,經胰背動脈、雙腎動脈介入及外周靜脈移植UCMSC治療糖尿病腎病的患者為實驗組,另外腎內科收治的15例單純采用口服纈沙坦,皮下注射胰島素治療糖尿病腎病的患者為對照組。
監測兩組患者治療前及治療后3個月的血壓、血糖、C肽值以及腎功能指標的變化情況來分析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

療效評估:經治療后,兩組患者的收縮壓、 舒張壓、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尿素氮、血清肌酐、24h尿白蛋白定量均較治療前下降,空腹C肽、餐后2hC肽值均較治療前升高。
對兩組患者治療前及治療后3個月的各項指標差值進行比較,在舒張壓、尿素氮、血清肌酐、24h尿白蛋白定量這4個指標方面,實驗組患者下降程度較對照組明顯。
2021年干細胞治療糖尿病腎病臨床案例
2021年,《干細胞轉化醫學》雜志發表了一篇論文,通過對40項相關研究進行整理和歸納,總結了關于干細胞及其衍生產物在糖尿病腎病中的效果,探討了相關因素對治療結果的影響。

綜合分析后獲得的結論是,干細胞治療有利于改善糖尿病動物的腎臟功能,為進一步臨床治療糖尿病腎病提供了證據。
2023年干細胞治療糖尿病腎病臨床案例
2023年3月31日,河北省保定市第二中心醫院檢驗科在《河北醫藥》期刊發表一篇關于干細胞移植聯合傳統療法治療改善糖尿病腎病的文獻。
選取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治療的糖尿病腎病患者82例,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41例。對照組給予干細胞移植治療,觀察組給予個性化干預配合干細胞移植治療,比較2組患者空腹血糖( FPG)、腎功能[血尿素氮 (BUN)、血肌酐(Scr)]和生活質量量表(QLQ-C30)情況。
臨床結論表明糖尿病腎病患者實施個性化干預配合干細胞移植治療,能夠改善血糖水平及腎功能。

2024年干細胞治療糖尿病腎病臨床案例
2024年,國際期刊雜志《Springer》發表了一篇間充質干細胞在糖尿病腎病中的治療作用的文獻綜述。

該綜述對間充質干細胞治療糖尿病腎病的發展進行了批判性評估。臨床的結果表明,全身間充質干細胞輸注可能對DKD進展產生積極影響。
本文回顧了目前治療糖尿病的方式有哪些?近期關于間充質干細胞在治療糖尿病腎病臨床試驗進展。還重點介紹了與DKD相關的有效生物標志物,這可能有助于更好地了解間充質干細胞在這種疾病進展中的作用。
干細胞治療糖尿病腎病的臨床研究進展
截止2024年7月23日,在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的最大臨床試驗注冊庫clinicaltrials.gov網站上注冊的有關干細胞治療糖尿病腎病臨床研究項目有9項。其中已完成的有2項。

截止2024年7月23日,國內中國知網cnki.net網站上已經有52個干細胞治療糖尿病腎病的相關文章。

治療糖尿病腎病的輔助療法
治療糖尿病腎病的輔助療法包括:
- 藥物治療:ACEI/ARB類藥物控制血壓和蛋白尿,保護腎功能。
- 飲食治療:低鹽、低蛋白飲食,控制血糖和血脂,減輕腎臟負擔。
- 運動治療:適度運動,改善整體健康狀況。
- 心理支持:提供心理治療和咨詢,幫助患者應對疾病。
- 透析和腎移植:在終末期腎病時,可能需要替代療法。綜合治療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和生存率。
討論
面臨的挑戰與未來展望
- 干細胞的選擇和來源:選擇最合適的干細胞類型和來源對于治療效果至關重要。
- 治療的安全性:確保干細胞治療不引起不良反應,如腫瘤形成或免疫排斥。
- 療效評估:開發敏感的生物標志物和臨床評估工具,準確評估干細胞治療的效果。
- 倫理和法律問題:解決與干細胞研究和治療相關的倫理和法律問題。
結論
干細胞治療為糖尿病腎病提供了一種新的治療策略,展現出改善腎功能和延緩疾病進展的潛力。隨著研究的深入和技術的進步,干細胞治療有望成為治療糖尿病腎病的重要手段。
免責說明:本文僅用于傳播科普知識,分享行業觀點,不構成任何臨床診斷建議!杭吉干細胞所發布的信息不能替代醫生或藥劑師的專業建議。
版權說明:本文來自杭吉干細胞科技內容團隊,歡迎個人轉發至朋友圈,謝絕媒體或機構未經授權以任何形式轉載至其他平臺,轉載授權請在網站后臺下方留言獲取。
掃碼添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