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5大檢測糖尿病腎病的方法,你都清楚嗎?
目錄
- 尿蛋白檢測
- eGFR測量
- 影像學檢查
- 腎活檢
- 篩查頻率
- 診斷
- 篩查的重要性
- 經驗分享
糖尿病腎病是一種嚴重的腎臟疾病,但您可以通過篩查來幫助診斷這種糖尿病并發癥,以便及早治療。
糖尿病相關腎病又稱糖尿病腎病或糖尿病腎病(DKD),是一種可能致命的糖尿病并發癥。
長期高血糖會損傷腎臟血管。隨著時間的推移,腎臟失去過濾血液中廢物的能力,最終會完全衰竭。一旦出現這種情況,就需要通過透析或器官移植來維持生命。
糖尿病腎病無藥可治,但如果及早發現,可以減緩或阻止病情發展。
有幾種類型的檢查可用于篩查糖尿病腎病。篩查是糖尿病患者腎臟健康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

尿蛋白檢測
當腎臟受損時,尿液中就會開始出現蛋白質。最先出現的蛋白質之一是白蛋白。尿蛋白檢測可測量尿樣中的白蛋白含量。
一般來說,以下是檢測結果的含義:
- 小于30毫克(mg)屬于健康范圍
- 31至300毫克可能表示早期腎病(微量白蛋白尿)
- 高于300毫克被認為是晚期腎病(大白蛋白尿)
估計腎小球濾過率(eGFR)
該檢查可測量腎臟過濾血液的功能。
它通過分析血液中的肌酐水平來實現。肌酐是腎臟通常會過濾掉的一種毒素。一個人的估計血液濾過率是通過該測量值加上其他身體因素(如年齡、性別和體型)計算得出的。
以下是結果的含義:
- GFR在60或以上屬于正常范圍。
- GFR低于60可能意味著患有腎病。
- GFR為15或更低可能意味著腎衰竭。
成像檢測
成像檢查是一種非侵入性檢查,它可以生成體內器官、骨骼或組織的圖像。用于篩查糖尿病腎病的影像檢查有三種常見類型:
腎臟超聲波
也稱為腎臟超聲波,它利用聲波生成身體內部的實時視頻圖像。
CT掃描
CT掃描使用X射線生成人體內部的三維橫截面圖像。有些CT掃描需要通過注射或攝入的方式向體內注入造影劑(也稱為染料),以提高圖像質量。
腎活檢
這種檢查也被稱為腎活檢,它可以切除一小塊腎臟進行檢查。這是一種侵入性檢查。活檢使用針頭或小手術進行。活檢可以發現其他檢查無法發現的疤痕、炎癥或蛋白質沉積。
進一步了解糖尿病腎病:定期監測和管理血糖水平和腎臟健康,并每年進行健康檢查,可以降低罹患糖尿病相關腎病的風險。
糖尿病腎病應該多久篩查一次?
糖尿病患者的一般準則是每年進行一次腎功能篩查。
對于2型糖尿病患者,篩查從確診時開始。對于1型糖尿病患者,可在確診5年后開始篩查。
腎臟疾病的癥狀往往不明顯,很容易被忽視。正因為如此,某些風險因素會提醒我們需要更加努力地進行篩查。
據美國國家腎臟基金會稱,這些風險因素包括
- 腎衰竭家族史
- 高血壓
- 心臟病
- 慢性尿路感染 (UTI)
- 腎結石
- 長期服用非甾體抗炎藥(NSAIDs),如布洛芬和萘普生。
是否有診斷糖尿病腎病的檢測方法?
醫生使用尿蛋白檢測和eGFR檢測來診斷糖尿病腎病。
電子腎小球濾過率的結果更為精確,可用于確定腎病的具體階段。一般來說,eGFR 超過 90 即為健康。如果低于90,則可分為第1期(輕度腎損傷)至第5期(腎衰竭)。
為什么糖尿病腎病篩查很重要?
糖尿病腎病是一種常見的糖尿病并發癥。根據美國國家糖尿病、消化道和腎臟疾病研究所(NIDDK)的數據,在美國,每3個糖尿病患者中就有1個患有腎病。
隨著時間的推移,腎臟會失去過濾血液中廢物的能力,最終完全衰竭。當腎臟不再工作時,就需要透析或器官移植來維持生命。
糖尿病腎病也很難被發現。惡心、排尿改變、四肢浮腫或肌肉疼痛等常見癥狀很容易被忽視或與其他疾病混淆。
定期篩查是監測腎臟健康變化的最有效方法。定期篩查可以使早期發現成為可能,從而通過治療和改變生活方式來減緩或阻止糖尿病腎病的發展。
總結
定期檢查腎臟健康是積極控制糖尿病的一部分。這是最有效的方法,可以及早發現征兆,提高治療效果。
參考資料:
- 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 Professional Practice Committee. (2022). 11. Chronic kidney disease and risk management: Standards of medical care in diabetes—2022.
diabetesjournals.org/care/article/45/Supplement_1/S175/138914/11-Chronic-Kidney-Disease-and-Risk-Management- Chronic kidney disease tests & diagnosis. (2017).
niddk.nih.gov/health-information/kidney-disease/chronic-kidney-disease-ckd/tests-diagnosis- Diabetic kidney disease. (2017).
niddk.nih.gov/health-information/diabetes/overview/preventing-problems/diabetic-kidney-disease- Explaining your kidney test results: A tool for clinical use. (2014).
niddk.nih.gov/health-information/professionals/advanced-search/explain-kidney-test-results- Kidney disease statistics for the United States. (2021).
niddk.nih.gov/health-information/health-statistics/kidney-disease- Kidney failure risk factor: Urine Albumin-creatinine ratio (uACR). (n.d.).
kidney.org/content/kidney-failure-risk-factor-urine-albumin-to-creatinine-ration-uacr- Race, ethnicity, & kidney disease. (n.d.).
kidney.org/atoz/content/minorities-KD- Tests to measure kidney function, damage and detect abnormalities. (n.d.).
kidney.org/atoz/content/kidneytests免責說明:本文僅用于傳播科普知識,分享行業觀點,不構成任何臨床診斷建議!杭吉干細胞所發布的信息不能替代醫生或藥劑師的專業建議。如有版權等疑問,請隨時聯系我。
掃碼添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