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疾病是影響血液成分并最終影響循環系統的疾病。目前,血液疾病的治愈性療法是自體或同種異體造血干細胞移植 (HSCT),目的是重建和替換有缺陷的血液成分。

造血干細胞移植技術是治療血液疾病最廣泛使用和建立的干細胞移植技術。盡管如此,使用造血干細胞移植作為治療選擇仍存在一些挑戰。例如,接受來自臍帶的HSC的HSCT的成年患者將需要多個單位的血液,因為一個單位的干細胞數量不足。
干細胞移植治療血液疾病的臨床試驗
2014年,Sauvageau和他的團隊鑒定了一種分子UM171,它能夠復制干細胞的數量。他們的突破性發現增加了用于移植的臍帶血干細胞的可用性,同時降低了移植后并發癥的風險,因為只需要一種臍帶血來源。使用UM171擴增臍帶血干細胞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已通過臨床試驗驗證。
隨后的研究表明,UM171恢復了表觀遺傳標記 H3K4me2和H3K27ac,這些標記在離體培養后減少。同樣,進行了大量研究以規避現有SCT的局限性,并發現用于治療鐮狀細胞病 (SCD)、輸血依賴性β-地中海貧血 (TBT) 和多發性骨髓瘤 (MM) 等血液病的新型SCT。評估SCT治療這三種疾病的潛力的正在進行的臨床試驗列于表2。

鐮狀細胞病和輸血依賴性β-地中海貧血是由影響體內氧氣運輸的單一突變引起的危及生命的遺傳疾病。SCD和TBT的治愈性治療是同種異體造血干細胞移植,它依賴于供體的可用性并且具有GvHD的高風險。發現維持高水平的胎兒血紅蛋白將改善SCD和TBT。
因此,分別在兩名患有SCD和TBT的患者中研究了移植基因編輯的造血干細胞和祖細胞 (HSPC) 作為治療選擇的潛力。由于SCD和TBT是單基因突變,基因編輯是可行的。CRISPR-Cas9基因編輯用于表達BCL11AHSPCs中的基因,增加胎兒血紅蛋白的表達。雖然移植后有一些不良反應得到解決,但兩名患者在手術后幾周都進行了最后一次輸血,并且在隨訪期間血液水平正常。因此,結果表明基因編輯的HSPC移植在短期內是安全有效的。
另一項研究采用CRISPR-Cas9對自體HSPC中的β-珠蛋白基因進行基因校正,以嘗試治療SCD患者。據報道,在制造過程中實現了60%的等位基因校正,將校正后的HSPCs移植到小鼠體內后,實現了20%的基因校正,且致瘤性呈陰性。
多發性骨髓瘤(MM)是漿B細胞的惡性腫瘤。由于漿細胞的異常增殖,MM患者會出現疲勞、骨軟化和腎衰竭。大多數 MM 患者接受自體或同種異體干細胞移植以期治愈疾病,但他們通常會復發。根據ESMO指南,應對70歲以下的患者進行自體干細胞移植 (ASCT) 。
在此,一項回顧性研究評估了ASC 在75歲以上接受美法侖的患者中的療效。該研究包括50名參與者,其中一名參與者在移植后100天內因心律失常而死亡。經過仔細評估,得出的結論是,在該組中進行 ASCT 是安全的。過去的研究證明了自然殺傷 (NK) 細胞對MM細胞的細胞毒性作用,尤其是那些源自同種異體來源的細胞。然而,一項薈萃分析研究表明,異基因干細胞移植對新診斷和復發的MM患者不利,但對長期存活率低的高危MM患者有利。
因此,Shah等人設計了一項臨床研究,以評估臍帶血來源的NK細胞輸注以及自體干細胞移植治療12名MM 患者的可行性和安全性。NK細胞移植被所有患者接受并良好耐受,其中10名患者顯示出積極的結果。
未來在多中心協作和轉化醫學研究的支持下,現有造血干細胞移植模式發生革命性改變(操作上更簡單、可控,療效更為穩定),進而持續引領造血干細胞移植技術乃至血液疾病治療的發展。移植后短期生存不是我們追求的唯一目標,促進患者體能和心理功能恢復并最終回歸家庭和社會應得到高度關注。
免責說明:本文僅用于傳播科普知識,分享行業觀點,不構成任何臨床診斷建議!杭吉干細胞所發布的信息不能替代醫生或藥劑師的專業建議。如有版權等疑問,請隨時聯系我。
掃碼添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