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干細胞成為治療膝骨關節炎的一種有希望的選擇,其主要原因來源于干細胞是再生軟骨細胞的有效方法,它可以通過平衡軟骨細胞外基質的合成與降解、抑制關節局部炎癥反應,促進軟骨細胞增殖。
近期,期刊雜志《Medicine (Baltimore)》發表了一篇“臍帶間充質干細胞治療膝骨關節炎的效果:系統評價與薈萃分析”的文獻綜述。

該綜述表明關節內注射臍帶間充質干細胞可改善膝骨關節炎患者的功能并減輕疼痛。但納入的研究數量較少,需要更多研究來證實這一點。
什么是膝骨關節炎
膝骨關節炎(KOA)是一種慢性、進行性軟骨退行性疾病,以進行性軟骨損失、軟骨下骨改建、骨質冗余形成和滑膜炎癥為特征。患者關節軟骨及周圍組織進行性破壞,以疼痛、僵硬、關節退行性病變為主要表現。其主要致病因素有遺傳、年齡、肥胖、營養因素。

目前,膝骨關節炎主要以手術治療為主,如全膝關節置換術或單髁膝關節置換術,這些手術治療是任何年齡段嚴重KOA的有效治療方法,但很多患者不愿意接受手術治療。隨著間充質干細胞(MSCs)研究的不斷深入,發現MSCs在修復軟骨損傷方面具有獨特的優勢,關節腔注射MSCs有望成為治療KOA的重要療法。
間充質干細胞是具有自我復制和多向分化潛能的干細胞,廣泛分布于人體組織中,在特定環境下可誘導分化為軟骨細胞、滑膜細胞、脂肪細胞等不同組織細胞。因此,各種來源的MSCs被廣泛應用于修復衰老和病變引起的組織器官損傷疾病,如骨髓損傷或創傷修復。
為什么選擇臍帶間充質干細胞治療骨關節炎?
骨髓間充質干細胞:Orozco等將骨髓間充質干細胞(BM-MSCs)進行關節內注射,12個月時患者疼痛和生活質量明顯改善。Pak使用脂肪間充質干細胞(AD-MSC)治療KOA,發現疼痛和活動能力顯著改善。MSC在再生醫學中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然而,盡管BM-MSC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但由于獲取困難和供體損傷較大,其應用受到了很大阻礙。
脂肪間充質干細胞來源雖然豐富,但其成骨和軟骨形成潛能較差。
臍帶間充質干細胞:UC-MSC具有高分化潛力、體外增殖能力強、免疫原性低,對母親和新生兒的危害較小,可以替代BM-MSC和AD-MSC。Mennan認為UC-MSC的分化能力最好,且與BM-MSC相比,UC-MSC誘導產生的脂肪細胞更少,提示在同等條件下,UC-MSC誘導分化產生更多的成骨細胞或軟骨細胞。
近年來,有關使用臍帶間充質干細胞治療膝骨關節炎的臨床研究不斷報道。一項研究經過7年的隨訪,得出結論,臍帶間充質干細胞注射可促進膝骨關節炎透明樣軟骨再生,且安全有效。目前已有臨床試驗評估關節內注射UC-MSCs的療效。Dilogo總結了UC-MSCs的臨床療效和安全性,但納入了動物研究,證據不夠嚴謹。
因此,本研究通過納入臨床隨機對照試驗研究者來評估關節內注射UC-MSCs治療KOA的療效,旨在獲得高質量的臨床證據。
3項研究101名膝受試者:表明臍帶間充質干細胞治療可改善膝骨關節炎患者的功能并減輕疼痛
方法:本薈萃分析遵循了系統評價和薈萃分析的首選報告項目指南,并在PROSPERO上注冊(CRD42024545484)。鑒于本研究不是臨床試驗,因此無需倫理批準。
結果測量:本次薈萃分析的主要結果指標是WOMAC評分。次要結果指標是KLS。
臍帶間充質干細胞治療膝骨關節炎的效果:系統評價與薈萃分析的結果
搜索結果:我們檢索了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國知網、萬方等6個數據庫,共納入293篇與臍帶間充質干細胞治療膝骨關節炎相關的研究,根據納入與排除標準納入3篇研究,最終納入3篇研究(圖1)。

研究特點:3項研究共涉及101名受試者,樣本量從17到48不等。所有研究均采用單一治療(UC-MSCs),細胞注射量從20×10^6到30×10^6不等。2項研究在對照組中使用HA治療,1項研究使用NS治療。治療時間至少為6個月,最長為12個月。3項研究以WOMAC作為主要結果指標,2項研究以KLS作為結果指標(表1)。

a:WOMAC;b:KLS;c:對照。
F=女性,HA=透明質酸,KLS=膝關節Lysholm評分,KOA=膝關節骨關節炎,M=男性,NS=生理鹽水,T=治療,UC-MSCs=臍帶間充質干細胞,WOMAC=西安大略和麥克馬斯特大學骨關節炎指數。
Meta分析結果
西安大略大學和麥克馬斯特大學骨關節炎指數:薈萃分析顯示關節內注射UC-MSCs可顯著改善KOA患者的功能。3項研究描述了WOMAC,共包括101名患者(UC-MSCs組51名,對照組50名)。與對照組相比,UC-MSCs組的WOMAC降低。此外,結果顯示異質性較大(圖2)。

WOMAC=西安大略和麥克馬斯特大學骨關節炎指數。
膝關節Lysholm評分:薈萃分析結果顯示,關節內注射UC-MSCs與KOA患者疼痛顯著相關。兩項研究描述了KLS,共包括84名患者(42名UC-MSCs組和42名對照組)。與對照組相比,UC-MSCs組的KLS有所改善。此外,結果顯示無異質性(圖3)。

KLS=膝部Lysholm評分。
偏倚風險評估:兩位作者(ZJX和XYW)使用PEDro工具獨立評估了納入研究的質量。納入研究的平均PEDro得分為7.67分。所有研究的得分均大于或等于6分,表明偏倚風險較低。
出版偏見:對納入研究進行了發表偏倚分析,漏斗圖顯示WOMAC不對稱,而KLS對稱,提示WOMAC結果可能存在發表偏倚(圖4、圖5),因此進行了Egger檢驗,結果顯示P=0.583,提示不存在發表偏倚(圖6)。

WOMAC=西安大略和麥克馬斯特大學骨關節炎指數。

KLS=膝關節Lysholm評分。

WOMAC=西安大略和麥克馬斯特大學骨關節炎指數。
敏感性分析:WOMAC薈萃分析結果顯示異質性較高,且納入研究數量較少,無法進行亞組分析,因此進行了敏感性分析,結果顯示,單獨排除文獻后,結果仍在95%CI內,表明結果穩定(圖7)。

WOMAC=西安大略和麥克馬斯特大學骨關節炎指數。
討論:本研究納入3個試驗,分析臍帶間充質干細胞治療膝骨關節炎的療效。Meta分析顯示,接受臍帶間充質干細胞治療膝骨關節炎的患者的WOMAC和KLS均較對照組有明顯改善,提示臍帶間充質干細胞可以改善膝骨關節炎的功能和疼痛。Egger檢驗提示無出版偏倚。但WOMAC結果存在異質性,敏感性分析提示結果穩定,因此異質性高可能與納入研究數量少或樣本量不足有關。
2個研究中提及了注射后疼痛、關節積液等不良事件,但均為一過性事件,未發生嚴重不良事件。
通過系統評價與薈萃分析評估干細胞治療膝骨關節炎(KOA)的療效具有以下幾個重要性:
1. 綜合評估證據強度:系統評價和薈萃分析能夠綜合多個研究的結果,提供更高級別的證據,幫助評估干細胞治療KOA的總體療效和安全性。這種綜合評價可以減少單一研究可能存在的偏差和局限性,提供更全面和可靠的結論。
2. 揭示療效和安全性:通過薈萃分析,可以定量評估干細胞治療KOA的療效,包括疼痛緩解、關節功能改善等關鍵指標,同時評估治療的安全性,如不良事件的發生率。例如,薈萃分析顯示,干細胞移植治療KOA在降低VAS評分、改善WOMAC和Lequesne評分、增加LKSS評分方面表現出顯著效果,表明其在治療KOA方面具有潛力。
3. 指導臨床決策:系統評價和薈萃分析的結果可以為臨床醫生提供科學依據,幫助他們做出更合理的治療決策。通過比較不同干細胞來源(如骨髓、臍帶、脂肪來源的干細胞)的療效,可以確定哪種干細胞治療KOA更為有效。
4. 識別研究間的異質性:系統評價和薈萃分析可以識別不同研究間的異質性,分析可能的原因,并據此提出未來研究的方向。這對于優化治療方案和提高治療效果至關重要。
5. 促進臨床應用和研究發展:通過系統評價和薈萃分析,可以確定干細胞治療KOA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從而推動其在臨床上的廣泛應用,并為未來的研究提供方向,包括最佳劑量、給藥策略、干細胞來源及制造等。
6. 提供政策制定依據:系統評價和薈萃分析的結果可以為醫療衛生政策制定者提供科學依據,幫助他們制定相關政策和指南,促進干細胞治療KOA技術的合理應用和發展。
結論:通過納入隨機對照試驗進行薈萃分析,我們的結果表明關節內注射UC-MSCs可改善KOA患者的疼痛和功能,但其長期療效仍不清楚,需要進一步評估。
綜上所述,系統評價與薈萃分析在評估干細胞治療骨關節炎的療效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它們提供了一種科學、客觀的方法來綜合和評估現有的研究證據,為臨床實踐和研究發展提供指導。
參考資料:肖志健MMa;王新英 BM b ;李程MMa;羅麗華 BM c,* ;李偉 MM d. 臍帶間充質干細胞治療膝骨關節炎的效果:系統評價與薈萃分析. 醫學103(46):p e40490,2024 年11月15日。| DOI:10.1097/MD.0000000000040490
免責說明:本文僅用于傳播科普知識,分享行業觀點,不構成任何臨床診斷建議!杭吉干細胞所發布的信息不能替代醫生或藥劑師的專業建議。如有版權等疑問,請隨時聯系我。
掃碼添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