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厚生省為一種再生醫學技術開了綠燈,該技術通過靜脈注射將脂肪干細胞輸入脊髓,這可能是阿爾茨海默氏癥治療的一大突破。
這種新型干細胞療法由韓國領先的成人干細胞研究機構生物之星干細胞研究所(Biostar Stem Cell Research Institute)開發,包括靜脈注射1.5億至2.5億個干細胞,并在脊髓腔內注射5000萬個干細胞,每隔2至4周注射5次。
“Biostar干細胞研究所所長Jeong-Chan Ra博士說:”這是我們攻克阿爾茨海默氏癥項目的第一步。
“隨著干細胞治療的開始,Biostar將支持來自世界各地(包括日本、韓國、中國和美國,從日本開始)的阿爾茨海默氏癥患者恢復記憶,并最終恢復人性”。
全球每年新增癡呆癥病例超過1000萬例,阿爾茨海默氏癥是神經退行性疾病中最常見的病因。
最新消息!日本批準干細胞治療老年癡呆癥
根本治愈
大多數治療阿爾茨海默氏癥的方法僅限于延緩病情發展,而干細胞療法則不同,它有望提供功能性治療。
對小鼠模型的測試表明,干細胞療法提供了一條多管齊下治療阿爾茨海默氏癥的途徑。
接受干細胞治療的小鼠在一些重要方面得到了改善–腦血管再生、腦細胞保護和再生都是在治療后觀察到的,這也是IL-10細胞因子的介導作用。
IL-10在炎癥和神經保護反應中發揮著核心作用,鑒于炎癥被認為是認知能力下降的核心因素之一,這一點尤為重要。
亞太地區醫療保健和生物科學界的媒體平臺 BioSpectrum Bureau 的一篇文章說”沒有任何其他化合物或治療方法能如此有力地表明,它們具有預防和阻止這種席卷受苦受難的患者及其家庭的不治癡呆癥流行的潛力”。
東京的新宿診所已經開始了治療,為阿爾茨海默氏癥患者提供了亟需的治療途徑。
全球多地開展干細胞治療阿爾茲海默癥臨床
其實2018年,間充質干細胞療法AstroStem在日本獲批,用于治療輕度至中度阿爾茲海默癥病人。這是阿爾茲海默癥干細胞療法首次獲得監管部門的批準,也開啟了干細胞治療阿爾茲海默癥的新大門。

目前,全球已開展大量有關干細胞治療老年癡呆的臨床試驗,例如在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的最大臨床試驗注冊庫中已有多項針臨床注冊。

干細胞治療阿爾茲海默癥機制分2種途徑
① 體外誘導直接分化成功能細胞,從而替代原本受損細胞。
② 體內旁分泌生物活性因子和調節炎癥進展的免疫調節因子。
對于阿爾茲海默病而言,其特征是不同類型的神經細胞死亡,這種變異排除了移植特定成熟細胞類型的可行性。因此,利用旁分泌效應刺激內源性修復是干細胞治療阿爾茲海默病的主要模式。研究表明,干細胞可以與腦內神經網絡建立連接,分泌多種神經營養因子來調節神經元突觸可塑性,并干預神經發生;并有可能增加腦內的乙酰膽堿水平,最終改善AD模型動物的記憶和認知能力。

移植干細胞后所產生的旁分泌介質主要有神經營養因子(BDNF)、神經生長因子(NGF)、胰島素生長因子-1(IGF-1)和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等。此外,炎癥的調節也被認為是另一種發生作用機制。
間充質干細胞(MSCs)以其可易獲得性、可操作性、廣泛研究的特性和神經元分化潛能性在治療阿爾茲海默病方面受到了許多研究學者們極大的關注。由于其可以通過靜脈給藥,可穿透血腦屏障,致瘤性低,免疫反應小,使得MSCs作為細胞替代療法具有一定的治療優勢。
學者們研究發現移植MSCs衍生神經元在體內具有高分化率的功能。
MSCs產生的分泌因子能夠刺激神經源性細胞的增殖、分化和神經元的生長。許多細胞因子的抗炎和免疫調節作用被認為是有助于神經損傷的恢復。MSCs通過釋放可溶性因子獲得免疫調節的能力。其可以抑制單核細胞來源的樹突狀細胞的功能,改變自然殺傷細胞的表型。MSCs的來源具有多樣性,脂肪組織來源的間充質干細胞和骨髓間充質干細胞可以分泌多種神經營養因子,臍帶血來源的骨髓間充質干細胞可以分化為神經元樣細胞。此外,間充質干細胞來源的外泌體(MSC-exos)具有供體來源的特性和最小的免疫原性、不易儲存、自然遞送載體和低腫瘤形成風險的特點,正成為一種有吸引力的AD治療工具。

臨床證實:干細胞改善AD患者認知功能
在一項由美國阿爾茲海默癥協會提供資金支持的臨床研究中,33名輕度阿爾茲海默病患者參與了試驗,被隨機分配到低劑量組(15名患者),高劑量組(10名患者),或安慰劑組(8名患者)。

在接受干細胞療法后的一年內,高劑量組耐受性良好,沒有與治療相關的嚴重不良事件,同時與安慰劑組相比,低劑量組在簡易智力狀態檢查表現相對更好。在注射13周后,低劑量組的得分仍然顯著高于安慰劑組。
在注射后的26周內,與安慰劑組相比,通過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發現,接受了干細胞療法的輕度阿爾茲海默癥患者,疾病的進展速度明顯下降,同時還減緩了患者的認知下降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喪失。間充質干細胞治療阿爾茲海默癥的方法被認為是安全的,同時還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質量。
免責說明:本文僅用于傳播科普知識,分享行業觀點,不構成任何臨床診斷建議!杭吉干細胞所發布的信息不能替代醫生或藥劑師的專業建議。如有版權等疑問,請隨時聯系我。
掃碼添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