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 AS)是一種慢性炎癥性關節疾病,主要影響脊柱和骨盆關節,可能導致關節疼痛、僵硬和功能受限。傳統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物理治療和手術治療,但這些方法往往只能緩解癥狀,難以根治疾病。近年來,干細胞治療作為一種新興的治療手段,為強直性脊柱炎患者帶來了新的希望。
本文旨在綜述近年來國內各大醫院運用干細胞治療強直性脊柱炎的研究進展,為強直性脊柱炎患者臨床治療提供參考。

強直性脊柱炎的治療方法
目前,傳統的非甾體抗炎藥(NSAIDs)雖然可以緩解疼痛和炎癥,但對脊柱和關節的骨質破壞和骨贅形成的預防效果有限。并且長期使用NSAIDs可能會引起胃腸道、心血管和腎臟等副作用。特別是對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NSAIDs可能會干擾血壓和凝血功能,增加中風和心血管卒中的風險。
隨著再生醫學的發展,干細胞治療為強直性脊柱炎患者提供了一種新的治療選擇,具有調節免疫、減輕炎癥和促進組織修復的潛力。本文主要盤點國內各個醫院使用干細胞治療強直性脊柱炎患者的臨床研究進行分析和總結。為患者提供更多的選擇。
干細胞治療強直性脊柱炎的原理和機制
- 免疫調節:干細胞具有免疫調節功能,能夠通過分泌抗炎細胞因子(如IL-10、TGF-β)和調節T細胞、B細胞等免疫細胞的活性來減少炎癥反應。
- 組織修復:干細胞具有多向分化潛能,能夠分化成軟骨細胞、骨細胞等,參與關節的修復和再生。在受損關節中,干細胞可以促進軟骨的形成和骨的重塑,有助于恢復關節的正常結構和功能。
- 抗炎作用:MSCs能夠抑制炎癥反應,減少促炎細胞因子的產生,并增加抗炎細胞因子的分泌,降低炎癥損傷。
- 抗纖維化作用:干細胞治療可能通過抑制纖維化過程,如減少膠原蛋白的沉積和纖維化相關基因的表達,來減輕關節的纖維化程度。
- 促進血管新生:干細胞可以促進血管生成,為受損組織提供必要的營養和氧氣,有助于組織的修復和再生。
- 減少細胞凋亡:干細胞治療可能通過減少細胞凋亡,保護受損細胞,促進組織的修復。
- 神經保護作用:干細胞可能具有神經保護作用,通過減輕神經炎癥和促進神經再生來緩解這些癥狀。
- 代謝調節:干細胞可能通過調節代謝途徑,如抗氧化應激和能量代謝,來改善患者的整體健康狀況。
國內運用間充質干細胞治療強直性脊柱炎的醫院有哪些?
2014年8月15日,焦作市人民醫院發表了一篇關于間充質干細胞治療強直性脊柱炎36例臨床分析的文章。

目的:通過對強直性脊柱炎患者進行間充質干細胞治療及分析,探討治療強直性脊柱炎的新方法。
方法:通過回顧性研究對患者的臨床療效進行整理分析。
結果:36例患者在治療后,睡眠、飲食、活動度等方面均有明顯改善,治療一段時間后,患者的疼痛得到有效的緩解。
結論:間質干細胞治療強直性脊柱炎具有免疫調節、阻滯免疫炎性組織釋放以及減輕組織損傷的作用。
2014年10月1日,中國廣州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在國際周刊《Cell Transplantation》發表了一篇關于Effects and Safety of Allogenic Mesenchymal Stem Cell Intravenous Infusion in Active Ankylosing Spondylitis Patients who Failed NSAIDs: A 20-Week Clinical Trial(同種異體間充質干細胞靜脈輸注對非甾體抗炎藥治療無效的活動性強直性脊柱炎患者的療效和安全性:一項為期20周的臨床試驗)的文章。

目的:評估對非甾體抗炎藥 (NSAID) 有抵抗力或不能耐受其副作用的強直性脊柱炎 (AS) 患者靜脈 (IV) 輸注同種異體間充質干細胞 (MSC) 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本研究中的強直性脊柱炎患者在第 0、7、14和21天接受了四次間充質干細胞靜脈輸注。第四周 ASAS20反應者百分比(主要終點)和平均 ASAS20 反應持續時間(次要終點)用于評估對間充質干細胞輸注的治療反應和治療效果的持續時間。
結果:未觀察到不良反應。靜脈輸注間充質干細胞是一種可行、安全且有前途的強直性脊柱炎患者治療方法。
2015年1月1日,武警浙江省總隊醫院細胞治療中心聯合第二軍醫大學生物發育研究所發布了一篇人臍帶間充質干細胞移植治療強直性脊柱炎的文章。

目的:觀察人臍帶間充質干細胞移植治療強直性脊柱炎的療效。
方法:采用人臍帶間充質干細胞治療強直性脊柱炎病人10例,對干細胞移植治療的患者分別在移植治療前后的臨床癥狀評分和化驗檢查進行監測。
結果:干細胞移植治療后患者的BASDAI、夜間疼痛VAS和BASFI較治療前均有明顯下降;干細胞移植治療后患者的血沉和免疫球蛋白G較治療前有明顯下降。
結論:臍帶間充質干細胞移植治療強直性脊柱炎安全有效。
2015年11月21日,四川閬中市人民醫院聯合川北醫學院附屬醫院在《中國組織工程研究雜志》中發布了一篇臍帶間充質干細胞移植對強直性脊柱炎患者免疫調節及組織損傷的影響的文章。

背景:間充質干細胞因其獨特的免疫調節特性,已成為移植和免疫性疾病治療領域的研究熱點。
目的:探討臍帶間充質干細胞對強直性脊柱炎患者免疫水平及組織損傷的影響。
方法:回顧性分析61例強直性脊柱炎患者的臨床資料。
結果與結論:治療后12個月,所有患者血沉等指標均得到改善,觀察組改善更明顯(P < 0.05);臍帶間充質干細胞治療強直性脊柱炎可明顯提高患者免疫水平,減少組織損傷,且不良反應較少。
?2017年6月27日,山東大學第二醫院在國際期刊《Experimental and Therapeutic Medicine》上發布了一篇Infusion of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alleviates symptoms of ankylosing spondylitis(輸注臍帶間充質干細胞可緩解強直性脊柱炎癥狀)的文章。

目的:評估5名強直性脊柱炎 (AS) 患者接受了臍帶間充質干細胞 (uMSC) 靜脈輸注。在臍帶間充質干細胞治療期間評估并記錄了所有治療和不良反應。
結果:所有患者均未觀察到嚴重不良反應,只有3名患者在靜脈注射臍帶間充質干細胞后2-6小時內出現了輕微的短暫性發熱。
結論:本研究表明,靜脈輸注臍帶間充質干細胞對患者安全且耐受性良好,并且可有效緩解疾病活動度和臨床癥狀。
2016年1月1日,閬中市人民醫院骨科聯合川北醫學院附屬醫院骨科發布了一篇臍帶間充質干細胞移植對強直性脊柱炎患者免疫調節及組織損傷的影響的文章。

背景:間充質干細胞具有獨特的免疫調節特性,使得其成為移植領域和治療自身性免疫疾病的研究熱點。
目的:探討臍帶間質干細胞對強直性脊柱炎患者免疫水平以及組織損傷的影響。
方法:分析61例強直性脊柱炎患者的臨床資料,按照治療方法分為對照組(33例)和觀察組(28例),分別進行免疫及生物劑治療、臍帶間充質干細胞輸注治療。
結果與結論:臍帶間充質干細胞輸注治療強制性脊柱炎可以顯著改善患者的免疫水平,并有效減輕組織損傷,不良反應較輕微。
2017年11月30日,哈勵遜國際和平醫院發布了一篇間充質干細胞治療強直性脊柱炎的臨床療效的文章。

目的:分析探討間充質干細胞對強直性脊柱炎(AS)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
結論:強直性脊柱炎患者采用間充質干細胞治療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血常規和肝功能水平,且可以有效的緩解患者的臨床癥狀,改善脊柱功能,效果顯著,值得臨床推廣。
2019年6月20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南部戰區總醫院、廣州萊德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暨南大學聯合發布了一篇不同劑量臍帶間充質干細胞在針刀鏡下定植治療強直性脊柱炎患者病變髖關節的臨床觀察的文章。

目的:研究臍帶間充質干細胞通過微創針刀鏡引導定植治療強直性脊柱炎患者病變髖關節,觀察治療前后髖關節功能和疾病炎癥指標的變化,比較不同劑量組臍帶間充質干細胞的療效及評估不同組別安全性。
方法:30例活動期強直性脊柱炎伴有髖關節病變患者,隨機分為微創針刀鏡聯合臍帶間充質干細胞低劑量(間充質干細胞懸液20 mL)、中劑量(間充質干細胞懸液30 m L)、高劑量組(間充質干細胞懸液40mL),每組10例。
結果:在治療6個月后,低、中、高劑量組患者的髖關節Harris評分均有明顯升高,CRP、ESR均有明顯降低。
結論:不同劑量MSCs通過微創針刀鏡下引導定植治療AS病變髖關節各組別治療后髖關節功能均有改善,疾病相關炎性指標均有降低,其中中劑量組優于低劑量組和高劑量組;低中高劑量組均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2022年3月24日,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在期刊《Stem Cells International》上發布了一篇Efficacy and Safety of Mesenchymal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Autoimmune Diseases (Rheumatoid Arthritis,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Multiple Sclerosis, and Ankylosing Spondyliti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間充質干細胞移植治療自身免疫性疾病(類風濕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炎癥性腸病、多發性硬化癥、強直性脊柱炎)的療效和安全性:隨機對照試驗的系統評價和薈萃分析)的文章。

目的:評價間充質干細胞(MSC)移植治療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療效和安全性。
結果:對于強直性脊柱炎,間充質干細胞治療6個月可提高總有效率;降低紅細胞沉降率、細胞間粘附分子和血清TNF- α;改善疼痛和活動度。
結論:間充質干細胞對不同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均有一定療效。
2022年11月5日,陜西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陜西中醫藥大學第一臨床醫學院和寧夏大學教育學院聯合發布了一篇間充質干細胞治療強直性脊柱炎的研究進展的文章。

文章介紹了近些年來關于間充質干細胞治療強直性脊柱炎的基礎與臨床研究案例,以期為今后的研究應用提供新的思路。
2023年9月9日,海軍軍醫大學長海醫院在國際期刊《Postgraduate Medical Journal》上發布了一篇Impact of immune regula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dysfunction of mesenchymal stem cells on the disease process in ankylosing spondylitis and prospective analysis of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therapy(間充質干細胞免疫調控及分化功能障礙對強直性脊柱炎疾病進程的影響及干細胞移植治療的前瞻性分析)的文章。

結果表明:干細胞移植治療能為強直性脊柱炎患者帶來了良好的療效。
干細胞治療強直性脊柱炎的臨床研究進展
截止2024年8月1日,在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的最大臨床試驗注冊庫clinicaltrials.gov網站上注冊的有關干細胞治療強直性脊柱炎臨床研究項目有4項。其中國內發布的占據3項。

國內項目包括:
| 山東大學 | Safety and Efficacy Study of Umbilical Cord/?Placenta-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to Treat Ankylosing Spondylitis (AS)(臍帶/胎盤來源的間充質干細胞治療強直性脊柱炎 (AS) 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 |
| 香港中文大學 | Effect of Anti-TNF (Alpha) Treatment on Vascular Stiffness in Ankylosing Spondylitis (AS) (AS)(抗 TNF(Alpha)治療對強直性脊柱炎(AS)血管僵硬的影響(AS)) |
|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 A Pilot Study of MSCs Iufusion and Etanercept to Treat Ankylosing Spondylitis(MSCs Iufusion 和依那西普治療強直性脊柱炎的初步研究) |
干細胞治療強直性脊柱炎的安全性
干細胞治療強直性脊柱炎(AS)作為一種新興的治療手段,相較于傳統治療方法,在一些研究中顯示出了較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但也可能存在一些潛在的副作用和風險:
- 輕微不適反應:部分患者在接受干細胞治療后可能會出現輕微的不適反應,如注射部位的疼痛、紅腫等。
- 免疫排斥反應:干細胞在體內遷移和分化過程中,可能引起免疫排斥反應。盡管間充質干細胞(MSCs)具有較低的免疫原性,但仍需注意免疫排斥的風險。
- 臨床試驗中的副作用:在一些臨床試驗中,部分患者在接受干細胞治療后出現輕微不良事件,如嘔吐、惡心、注射側疼痛等。
- 免疫調節功能:干細胞治療自閉癥的免疫調節功能可能會影響患者的免疫系統,但目前的研究顯示,這種影響通常是積極的,有助于減輕炎癥和改善癥狀。
盡管干細胞治療總體上被認為是安全的,但仍需注意潛在的風險和個體差異,并且患者在選擇干細胞治療時應咨詢專業醫生,進行全面評估和個性化治療方案的制定。
結論
干細胞治療為強直性脊柱炎患者提供了一種新的治療選擇。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我們有理由相信,干細胞治療將為強直性脊柱炎患者帶來更多的希望和更高質量的生活。
本綜述認為,目前干細胞移植治療強直性脊柱炎的技術遲遲未上市的原因有:
- 許多干細胞治療產品仍處于臨床前研究或臨床試驗階段,需要完成一系列臨床試驗來驗證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 干細胞治療受到嚴格的法規和政策監管。例如,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了《人源性干細胞及其衍生細胞治療產品臨床試驗技術指導原則(試行)》,為干細胞相關產品臨床試驗提供技術指導。
- 干細胞制劑的質量控制要求非常嚴格,包括細胞采集、分離、培養基的選擇、細胞庫的建立、細胞特性的檢測等。
- 即使干細胞治療在臨床試驗中顯示出潛力,也需要獲得監管機構的審批才能上市。
因此,未來的研究需要集中在提高干細胞治療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可及性,以實現其在臨床上的廣泛應用。
免責說明:本文僅用于傳播科普知識,分享行業觀點,不構成任何臨床診斷建議!杭吉干細胞所發布的信息不能替代醫生或藥劑師的專業建議。
版權說明:本文來自杭吉干細胞科技內容團隊,歡迎個人轉發至朋友圈,謝絕媒體或機構未經授權以任何形式轉載至其他平臺,轉載授權請在網站后臺下方留言獲取。
掃碼添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