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性紅斑狼瘡(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是一種影響全身多系統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征是產生自身抗體,導致炎癥和組織損傷。SLE的治療一直是一個挑戰,因為它需要控制復雜的免疫反應和減輕多器官的炎癥。近年來,干細胞治療作為一種新興的治療手段,為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帶來了新的治療希望。
本文旨在綜述近年來國內各大醫院運用干細胞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的研究進展,為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臨床治療提供參考。

系統性紅斑狼瘡的治療方法
系統性紅斑狼瘡(SLE)的傳統治療方法包括使用抗炎藥物、免疫抑制劑和生物制劑等。這些治療方法雖然在控制病情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顯著的缺點。比如,藥物副作用大,像免疫抑制劑如環磷酰胺和甲氨蝶呤等可能導致嚴重的副作用,包括骨髓抑制、感染風險增加、肝臟和腎臟損害等。生物制劑雖然有效,但也可能引起感染、心血管事件和癌癥等嚴重副作用。
干細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的潛能,能夠在特定條件下分化為多種類型的細胞。在SLE治療中,主要使用的是間充質干細胞,因其免疫調節、抗炎和組織修復能力而備受關注。本文主要盤點國內各個醫院使用干細胞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的臨床研究進行分析和總結。為患者提供更多的選擇。
干細胞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的原理和機制
干細胞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SLE)的機制涉及多種生物學途徑,其主要目的是恢復免疫系統的平衡,減少自身免疫反應,并促進受損組織的修復。以下是干細胞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可能的作用機制:
- 免疫調節:干細胞,特別是間充質干細胞(MSCs),具有免疫調節功能。它們能夠通過分泌抗炎細胞因子(如IL-10和TGF-β)和抑制炎癥細胞因子(如IFN-γ和TNF-α)來調節免疫系統。MSCs還能促進調節性T細胞(Tregs)的產生,這些細胞有助于維持免疫耐受,減少對自身組織的攻擊。
- 抗炎作用:干細胞治療可以減少炎癥細胞浸潤到受損組織,降低炎癥反應,從而減輕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的癥狀。
- 促進組織修復:干細胞具有多向分化潛能,能夠在受損組織中分化為所需的細胞類型,如足細胞等,參與腎臟結構的修復和再生。
- 保護腎臟細胞:干細胞注射和移植可以減少白蛋白尿并改善腎功能,保護足細胞免受功能障礙和損傷。
- 旁分泌作用:干細胞通過分泌細胞因子、生長因子等,發揮旁分泌效應,促進腎臟病理損傷的修復。
- 減少自身抗體產生:干細胞治療可能通過免疫調節機制降低自身抗體的產生,這些抗體在系統性紅斑狼瘡中起著致病作用。
- 微生態平衡:干細胞還可能影響腸道微生物組,恢復腸道屏障功能,減少微生物產物對免疫系統的刺激,從而減輕系統性紅斑狼瘡的癥狀。
近5年國內運用間充質干細胞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的醫院有哪些?
2019年6月7日,南京大學醫學院附屬鼓樓醫院聯合南京大學醫藥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在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發布了一篇Mesenchymal stem cell therapy induces FLT3L and CD1c+?dendritic cells in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patients(間充質干細胞療法誘導全身性紅斑狼瘡患者的FLT3L和CD1C+樹突狀細胞)的文章。

目的:了解同種異體間充質干細胞 (MSC) 在系統性紅斑狼瘡 (SLE) 等人類自身免疫性疾病中表現出免疫調節功能。
結果:用小干擾RNA減少MSC中的FLT3L可消除接受MSC治療的狼瘡患者中耐受性CD1c + DC的上調。干擾素-γ通過JAK/STAT信號通路誘導UC-MSC中的FLT3L表達。
結論:同種異體間充質干細胞可能通過上調耐受性DC來抑制狼瘡炎癥。
2020年1月,中國深圳市寶安人民醫院、廣東省區域免疫與疾病重點實驗室和深圳大學健康科學中心免疫學系聯合在國際期刊《JASN》上發布了一篇Additive Therapeutic Effects of Mesenchymal Stem Cells and IL-37 for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間充質干細胞與IL-37對系統性紅斑狼瘡的附加治療作用)的文章。

結果:系統性紅斑狼瘡癥狀減少(以尿蛋白水平、脾臟重量和腎臟病理評分為指標);它們的促炎因子表達也顯著降低,血清和尿液中的總抗體水平降低,自身抗體產生減少,血清和腎臟中的 T 細胞數量減少。
結論:間充質干細胞和IL-37之間的相互增強作用似乎是其附加治療效果的基礎。通過基因改造過度表達 IL-37 可能提供一種方法來增強間充質干細胞在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方面的穩定性和有效性。
2020年6月25日,廣州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貴州省人民醫院和貴州大學醫學院聯合在期刊《Lupus》上發布了一篇Immunotherapeutic effects of allogeneic mesenchymal stem cells on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同種異體間充質干細胞對系統性紅斑狼瘡的免疫治療作用)的文章。

目的:調查了同種異體間充質干細胞在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 (SLE) 中的潛力。
方法:選擇能夠產生獲得性SLE樣表型的MRL/lpr小鼠作為動物模型。從綠色熒光蛋白轉基因ICR小鼠中獲得的間充質干細胞在疾病早期或晚期被注入 MRL/lpr 小鼠體內。每次輸注劑量為1 × 10 6 /只小鼠。
結果:接受兩劑量間充質干細胞的小鼠比接受較低劑量(一劑量)或較高劑量(三、四或五劑量)的小鼠表現更好。
結論:早期治療和最佳劑量的間充質干細胞可以有效抑制小鼠系統性紅斑狼瘡模型。
2021年3月3日,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聯合中山大學中山醫學院寄生蟲學教研室在國際期刊《Archivum Immunologiae et Therapiae Experimentalis》發布了一篇關于Funct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Application of Mesenchymal Stem Cells in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間充質干細胞的功能特征及在系統性紅斑狼瘡中的應用)的文章。

文章介紹了間充質干細胞對不同免疫細胞類型的影響,描述了間充質干細胞介導的免疫調節的潛在機制,并討論了在各種動物模型和臨床應用中使用不同來源的間充質干細胞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
2021年9月25日,南京中醫藥大學南京鼓樓醫院中西醫結合臨床學院風濕免疫科在期刊《?Stem Cell Research & Therapy》上發布了一篇Transplantation of mesenchymal stem cells ameliorates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and upregulates B10 cells through TGF-β1(間充質干細胞移植可改善系統性紅斑狼瘡并通過 TGF-β1 上調 B10 細胞)的文章。

背景:大量實驗和臨床證據證明人臍帶間充質干細胞(UC-MSCs)移植對系統性紅斑狼瘡(SLE)治療有效。
方法:為評估UC-MSCs治療SLE的能力,將MSCs靜脈移植到17至18周齡MRL/lpr小鼠體內。
結果:人臍帶間充質干細胞移植可有效降低24 h蛋白尿和抗dsDNA抗體,糾正Treg/Th17/Th1失衡,增加B10細胞頻率。
結論:人臍帶間充質干細胞可預防小鼠的系統性紅斑狼瘡,并通過TGF-β1上調 IL-10 + Bregs。
2021年9月30日,廣東醫科大學聯合湛江市慢性腎臟病防治重點實驗室聯合在國際期刊《firontiers》上發布了一篇Mesenchymal Stem Cell Therapy: Hope for Patients With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間充質干細胞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的希望)的文章。

文章從三個角度總結了間充質干細胞治療在難治性系統性紅斑狼瘡治療中的現狀以及間充質干細胞治療無效的潛在原因。并提出了多種間充質干細胞修飾方法,可能有助于增強間充質干細胞在系統性紅斑狼瘡中的免疫抑制作用。
2022年9月20日,南京大學醫學院金陵醫院國家腎臟病臨床研究中心聯合美國佛羅里達州勞德代爾堡在國際期刊《Stem Cell Research & Therapy》上發表了一篇關于Mesenchymal stem cell-derived exosome-educated macrophages alleviate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by promoting efferocytosis and recruitment of IL-17+?regulatory T cell(間充質干細胞衍生的外泌體教育的巨噬細胞通過促進IL-17+調節性T細胞的招聘和募集來減輕全身性紅斑狼瘡)的文章。

背景:據報道,抗炎極化巨噬細胞可緩解系統性紅斑狼瘡 (SLE)。我們之前的研究表明,來自脂肪干細胞的外泌體促進巨噬細胞的抗炎極化。
方法:采用 Pristane 誘發的小鼠狼瘡性腎炎模型進行體內研究。
結果:觀察到 CD206、B7H4、CD138、Arg-1、CCL20 和抗炎細胞因子的上調,這表明巨噬細胞被極化為特定的抗炎表型。
結論:研究結果證明,來自BMMSC的外泌體可促進巨噬細胞的抗炎極化。這些巨噬細胞通過消耗凋亡碎片并誘導 T reg細胞的募集來緩解狼瘡小鼠的系統性狼瘡性腎炎腎炎。
2023年2月3日,浙江省嘉興市嘉善縣第一人民醫院在期刊《?Clinical and Investigative Medicine》上發布了一篇Efficacy of Mesenchymal Stem Cell Therapy on Lupus Nephritis and Renal Function in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A Meta-Analysis(間充質干細胞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性腎炎及腎功能療效的薈萃分析)的文章。

目的:本薈萃分析的目的是確定間充質基質/干細胞 (MSC) 移植治療對狼瘡性腎炎 (LN) 和系統性紅斑狼瘡 (SLE) 患者腎功能的療效。
結果:共納入12個研究,586例患者。間充質干細胞治療后12個月內疾病活動性指標(包括SLEDAI和BILAG)顯著下降(P<0.05)。
結論:這是第一項針對 MSC 對 LN 和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腎功能影響的薈萃分析,結果顯示間充質干細胞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且在改善LN疾病活動性和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腎功能方面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效果。
2024年4月15日,南華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感染管理科、南華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風濕免疫科和南華大學衡陽醫學院聯合發布了一篇關于間充質干細胞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的機制及研究進展的文章。

文章介紹了間充質干細胞能夠分泌可溶性因子,調控免疫細胞;間充質干細胞調節細胞自噬,清除凋亡細胞;間充質干細胞分泌的細胞外囊泡影響細胞間的信號傳遞等方面來具體敘述間充質干細胞移植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的作用機制。間充質干細胞移植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已經進行了臨床試驗,驗證了間充質干細胞移植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的可行性。
干細胞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的臨床研究進展
截止2024年8月1日,在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的最大臨床試驗注冊庫clinicaltrials.gov網站上注冊的有關干細胞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臨床研究項目有39項。其中國內發布的占據8項。

國內項目包括:
| 河北醫科大學 | Umbilical Cord 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Therapy in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臍帶衍生的間充質干細胞治療全身性紅斑狼瘡) |
| 南京大學醫學院附屬南京鼓樓醫院 | Umbilical Cord 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Transplantation for Active and Refractory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臍帶衍生的間充質干細胞移植,用于活性和難治性的全身性紅斑狼瘡) |
| 南京醫科大學 | Mesenchymal Stem Cells Transplantation for Refractory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間充質干細胞移植用于難治性的全身性紅斑狼瘡(SLE)) |
| 南京大學醫學院附屬南京鼓樓醫院 | The Study of Comparing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Human Umbilical Cord MSCs and Low-dose IL-2 in the Treatment of LN(人臍帶MSCs與低劑量IL-2治療狼瘡性腎炎的療效及安全性比較研究) |
| 南京大學醫學院附屬鼓樓醫院 | 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Treatment for Lupus Nephritis (LN)(人臍帶間充質干細胞治療狼瘡腎炎(LN)) |
| 中國器官移植研究所 | Effect of Mesenchymal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for Lupus Nephritis(間充質作用干細胞移植狼瘡腎炎) |
| 南京大學醫學院 | Autologous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for Refractory Lupus Nephritis(自體造血干細胞難治性狼瘡腎炎) |
| CytoMed & Beike | Phase 2 Study of Human Umbilical Cord 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 for the Treatment of Lupus Nephritis (hUC-MSC-SLE)(第2階段研究人臍帶衍生的間充質干細胞治療狼瘡腎炎(HUC-MSC-SLE)) |
干細胞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的安全性
干細胞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SLE)在臨床研究中顯示出了較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但也可能存在一些潛在的副作用和風險:
- 低熱和頭暈:在一些臨床研究中,部分患者在干細胞輸注后出現低熱和頭暈,這些癥狀通常在24小時內消退。
- 寒戰和胸悶:個別患者在輸注后可能會出現寒戰和胸悶,這些癥狀可以通過休息和對癥治療得到緩解。
- 輕微不適反應:部分患者在接受干細胞治療后可能會出現輕微的不適反應,如注射部位的疼痛、紅腫等。
- 個體差異:不同患者對干細胞治療的反應可能存在差異,部分患者可能不會從治療中獲得顯著益處
- 免疫調節功能:干細胞治療自閉癥的免疫調節功能可能會影響患者的免疫系統,但目前的研究顯示,這種影響通常是積極的,有助于減輕炎癥和改善癥狀。
干細胞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的副作用相對較少,且在研究中被認為是安全的。然而患者在接受干細胞治療前應與醫生詳細討論,并進行全面評估。
結論
干細胞治療為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提供了一種新的治療選擇。隨著研究的深入,我們期待干細胞治療能夠為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帶來更有效、更安全的治療手段。
本綜述認為,目前干細胞移植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的技術遲遲未上市的原因有:
- 許多干細胞治療產品仍處于臨床前研究或臨床試驗階段,需要完成一系列臨床試驗來驗證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 干細胞治療受到嚴格的法規和政策監管。例如,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了《人源性干細胞及其衍生細胞治療產品臨床試驗技術指導原則(試行)》,為干細胞相關產品臨床試驗提供技術指導。
- 干細胞制劑的質量控制要求非常嚴格,包括細胞采集、分離、培養基的選擇、細胞庫的建立、細胞特性的檢測等。
- 即使干細胞治療在臨床試驗中顯示出潛力,也需要獲得監管機構的審批才能上市。
因此,未來的研究需要集中在提高干細胞治療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可及性,以實現其在臨床上的廣泛應用。
免責說明:本文僅用于傳播科普知識,分享行業觀點,不構成任何臨床診斷建議!杭吉干細胞所發布的信息不能替代醫生或藥劑師的專業建議。
版權說明:本文來自杭吉干細胞科技內容團隊,歡迎個人轉發至朋友圈,謝絕媒體或機構未經授權以任何形式轉載至其他平臺,轉載授權請在網站后臺下方留言獲取。
掃碼添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