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細胞是人體內的核心防御力量,能夠持續識別并清除外來病原體與內部異常細胞。其主要類型包括淋巴細胞、樹突狀細胞、巨噬細胞、NK細胞等。各類細胞功能專一、協同作用,共同構成一道高效有序的免疫保護屏障。
2024年3月1日
2024年3月1日,科濟藥業宣布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已經正式批準賽愷澤?(澤沃基奧侖賽注射液,產品編號:CT053,一種針對BCMA的自體CAR-T候選產品)的新藥上市申請(“NDA”),用于治療復發或難治性多發性骨髓瘤成人患者,既往經過至少3線治療后進...
2024年2月27日
在1990年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首次批準癌癥免疫療法之前,癌癥治療的基礎是手術、化療、放療和骨髓移植。十多年來,免疫療法作為癌癥治療的 "第五支柱 "已得到全世界的認可。 免疫療法利用并加強患者免疫系統的力量來攻擊和殺死癌細胞。在人體內,T細...
2024年1月5日
T細胞可以成為治療癌癥的有效方法嗎?這種尖端療法被稱為CAR-T細胞療法,它利用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統來幫助對抗體內的癌癥。結果是一種自然療法,被證明對多種血癌有效,并且在未來也可能對其他癌癥帶來希望。 T細胞是我們免疫系統的主力,它們在指...
2023年11月28日
近日,我國首款治療白血病CAR-T療法納基奧侖賽注射液,獲批上市后僅四天,就在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病醫院開出首張處方。目前,患者已經通過前期評估和檢查,即將進入采血治療階段。 值得注意的是,據市場消息,納基奧侖賽注射液國內定價為99.9萬元/支,...
2023年9月8日
據世衛癌癥研究數據,2020年中國新發癌癥病例達到了457萬例。前五的癌癥為:肺癌82萬,結直腸癌56萬,胃癌48萬,乳腺癌42萬,以及肝癌41萬,這五種癌癥已經占據了近半數。為中國的癌癥預防和治療帶來了巨大的挑戰。 為應對挑戰中山大學腫瘤防...
2023年9月7日
自2017年第一個CAR-T批準上市以來,全球CAR-T市場呈指數級增長。在過去的四年里,CAR-T臨床試驗的管道不斷積累,導致全球有6個批準和爆炸式增長。 最早獲得批準的Kymriah和Yescarta分別自2017年和2018年開始商業化。它們已被注射到全球近50萬患者...
2023年9月7日
2017年兩種CAR-T療法的突破性批準是六十多年專注研究的頂峰。20世紀50年代,骨髓移植的發現為CAR-T療法的發展奠定了基礎,這是第一次將活細胞注入血癌患者體內以控制癌癥。 早在1900年代,研究人員就開始意識到T細胞可以輕松搜索、識別和殺死癌細...
2023年9月7日
CAR-T細胞療法是一種免疫療法,教導T細胞識別并消滅癌癥。CAR-T 細胞療法已在全球范圍內的一系列患者中顯示出有希望的結果。對于一些患者來說,這可以徹底消除癌癥。在其他情況下,疾病有顯著改善。 對于那些面臨癌癥的人來說,回答“什么是CAR-T?”這...
2023年9月7日
雖然冷凍保存細胞組織、干細胞和其他血液制品并不是什么新鮮事,但新興的免疫細胞庫領域無疑是新鮮事。免疫細胞是構成免疫系統的所有細胞,包括T細胞、B細胞、NK細胞、中性粒細胞、單核細胞、樹突狀細胞等。它們是人體抵御感染和疾病的第一道防線。目...
2023年8月30日
CAR-T細胞療法是一種免疫療法,它能讓T細胞識別并消滅癌癥。 本文提供了一份全球CAR-T療法公司的綜合名單。請繼續閱讀,了解更多有關創新型CAR-T細胞療法公司及其抗癌技術的信息。 在本文中: CAR-T公司簡介 嵌合抗原受體 CAR-T生物科...
2023年6月27日
在人體的免疫系統中,NK細胞算是一種特殊的淋巴細胞,雖然它和T細胞、B細胞同屬一個家族,卻和大家熟悉的細胞毒性T細胞不同,它不需要任何事先激活就能對各種疾病作出快速反應,殺死腫瘤病毒。因此,NK細胞被譽為“抗癌第一道防線”。 NK細胞療法作...
2023年3月27日
CAR-T細胞療法是一種免疫療法,可以教會T細胞識別和摧毀癌癥。本文提供了全球CAR-T療法公司的完整列表。繼續閱讀以了解更多關于創新型CAR-T細胞療法公司及其用于抗癌的技術的信息。 在本文中: CAR-T公司介紹 嵌合抗原受體 CAR-T...
2023年2月16日
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療法(CAR-T療法)是一種混合基因細胞療法,可“重新編程”患者的免疫系統以對抗疾病。它是如何工作的,目前用于治療什么? 一篇文章帶你深入了解CAR-T細胞療法 CAR-T(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療法,也稱為CAR-T細胞療法,是一種個性化...
2023年2月8日
哈佛醫學院附屬麻省總醫院腫瘤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最近在《Frontiers in Immunology》上發文,證實NK細胞通過消除循環腫瘤細胞從而抑制癌癥的轉移。 麻省總醫院:證實NK細胞消除循環腫瘤細胞,從而抑制癌癥轉移 在過去的十年中,人類對癌癥如何...
2022年12月25日
12月來,已經有12位共和國兩院院士離開了我們,特別是上海藥物所原所長蔣華良院士,才57歲,這讓我們不得不對新冠再次提高認識和警惕。 但是我們面臨的窘境是,一方面我們沒有有效阻斷新冠傳播的辦法,另外一方面如何防止新型冠狀病毒破壞宿主免疫穩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