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細胞移植是利用組織干細胞或多能干細胞的再生醫學。再生醫學作為最新的醫療手段備受關注,但它仍充滿神秘感,很少有人知道它的效果和類型。這次,我們將詳細講解什么是干細胞移植,造血干細胞移植起什么作用?

什么是干細胞移植?
干細胞是具有產生和補充丟失細胞能力的細胞。它們可分為組織干細胞(可產生特定器官和組織)和多能干細胞(可產生任何類型細胞) 。
如果組織干細胞能夠產生血液,則被稱為造血干細胞;如果組織干細胞能夠產生神經,則被稱為神經干細胞。
多能干細胞包括ES細胞和iPS細胞。目前正在進行再生醫學研究,利用這些干細胞治療疾病和損傷,并使皮膚恢復活力。通常所說的干細胞移植是指造血干細胞移植,在臨床上主要進行。
什么是造血干細胞?
血液由兩種主要類型的細胞組成:血細胞和血漿。
血細胞有三種類型: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血漿是血液中除血細胞以外的液體成分。血細胞是在位于骨骼中心的脊髓中產生的。
造血干細胞是能夠產生各種血細胞(例如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的細胞。
造血干細胞有何特點?
造血干細胞具有分化和自我更新的能力
造血干細胞在脊髓中分裂成為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細胞生長的過程稱為分化。造血干細胞還具有自我更新的能力,在細胞分裂過程中增加相同細胞的數量。
它與輸血有何不同?
與造血干細胞移植一樣,輸血是一種將血液成分引入體內的治療方法。輸血提供暫時的血細胞供應,而造血干細胞移植提供長期的血細胞供應。
換句話說,輸血雖然可以立即補充缺乏的血液,但當干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等細胞達到其壽命的盡頭時,就需要再次輸血。然而,造血干細胞移植可以提供顯著的治療益處,因為造血干細胞在體內繼續產生血細胞。
什么是造血干細胞移植?

造血干細胞移植是一種旨在徹底治愈化療或免疫療法難以治療的血癌和免疫缺陷的治療方法。
它可能引起比常規治療更強烈的副作用和并發癥,因此并不適合所有人,應謹慎進行。
用于造血干細胞移植的細胞

造血干細胞移植中使用的細胞來自骨髓、外周血或臍帶。
骨髓移植
該方法涉及從下背部髂骨的骨髓中獲取造血干細胞并進行移植。捐贈者接受全身麻醉,然后通過靜脈注射將骨髓液注入患者的靜脈。
該方法雖然具有一次性獲得移植所需細胞數量的優勢,但也給捐獻者帶來了沉重的負擔,包括需要全身麻醉以及采集后的疼痛。
外周血干細胞移植
外周血干細胞移植包括從血液中收集造血干細胞并進行移植。
造血干細胞通常不會在血液中循環。為此,需要連續三至四天注射一種名為G-CSF的藥物(可增加白細胞),等造血干細胞開始流入血液后,再使用血液成分分離裝置進行采集。然后將其移植到患者體內。
雖然這對捐贈者的負擔較小,但即使注射了 G-CSF,也可能無法在一次劑量中獲得所需數量的細胞。
臍帶血移植
連接母親和嬰兒的臍帶和骨盆的血液中含有豐富的造血干細胞。捐贈者是同意捐獻臍帶血的孕婦。收集到的臍帶血被儲存在臍帶血庫中,然后捐贈給需要移植的患者。
其他好處包括減少捐贈者的負擔以及縮短從申請到收到捐贈的時間。
造血干細胞移植的預處理類型
在進行造血干細胞移植之前,必須進行預處理方案。該調理方案旨在減少腫瘤細胞并抑制患者的免疫細胞。
清髓性移植
清髓性移植也稱為完全移植。在高劑量化療和/或全身放射治療后注射造血干細胞。由于移植前治療強度較大,容易出現副作用和并發癥。
作為指導原則,此治療僅適用于 55 歲以下且身體狀況良好的患者。
非清髓性移植
在非清髓性移植(也稱為微移植)中,與清髓性移植相比,干細胞是在強度較低的化療和放射療法之后注入的。
與清髓性移植相比,其效果較差,且復發或排斥的風險較高,但副作用和并發癥較少,因此即使是老年人也可以接受這種治療方法。
造血干細胞移植需要捐贈者嗎?

造血干細胞移植可以使用自己的造血干細胞,也可以通過接受捐贈者的造血干細胞來進行。
使用患者自身的造血干細胞進行自體造血干細胞移植
自體造血干細胞移植是預先采集并儲存患者的造血干細胞,經過大劑量化療等預處理后進行移植的方法。
使用自己的細胞的好處是移植物抗宿主病的風險較小。然而,預計不會出現移植物抗白血病效應。
使用捐贈者提供的造血干細胞進行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
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是指在接受大劑量化療預處理后,移植由捐贈者提供的造血干細胞。
在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等血親中尋找HLA匹配度高的捐獻者,若不匹配則從骨髓庫捐獻者或臍帶血捐獻者中尋找。
捐獻者的HLA條件是什么?

HLA 是人類白細胞的一種。
當進行輸血時,需要A,B,O或AB型和紅細胞匹配,但當進行移植時,白細胞抗原(HLA)很重要。 HLA有A基因座、B基因座、C基因座、DR基因座四種,人類有兩套,所以據說總共八種抗原匹配才是最佳的。
由于我們從父母雙方各繼承了一組基因,因此兄弟姐妹最有可能擁有完全匹配的基因。
盡管除非所有八種抗原匹配,否則移植并非不可能,但它確實增加了免疫相關并發癥的風險。
近年來,隨著免疫抑制療法的使用,即使只有一次匹配,例如父母與孩子之間,也可以進行移植。
干細胞移植能幫助您恢復活力嗎?
血液系統的所有細胞都是由造血干細胞分化而來的。因此,研究人員在小鼠身上進行了實驗,以觀察移植年輕人骨髓中的老化造血干細胞是否能使細胞恢復活力。
研究表明,雖然細胞本身的特性無法恢復,但基因表達模式可以。
為了達到皮膚恢復活力的效果,人們已經應用了造血干細胞以外的其他干細胞移植。
干細胞移植有副作用或問題嗎?
據稱干細胞移植幾乎沒有副作用,因為干細胞是從自身身體中提取并培養的。但由于需要插入注射針和靜脈針,因此可能會發生內出血。
中國干細胞移植費用是多少?
大多數情況下,造血干細胞移植都由保險承保,但成纖維細胞移植和脂肪注射等美容醫療程序均需患者自費。
造血干細胞移植:北京市自2024年11月起將符合條件的12類適應癥(如急性白血病、再生障礙性貧血)納入醫保,報銷比例約30%-50%。供體相關費用(如配型費、運輸費)不報銷。
1. 造血干細胞移植(HSCT)
- 自體移植:費用約10萬-25萬元,主要用于血液系統疾病(如白血病、淋巴瘤)。費用構成包括細胞采集(2萬-5萬元)、制備處理(3萬-8萬元)、移植手術(5萬-12萬元)及術后護理(0.3萬-1萬元/月)。
- 異體移植:費用約25萬-80萬元,適用于嚴重血液系統疾病或遺傳性代謝病。額外成本包括供體匹配(5萬-20萬元)、免疫抑制劑(1萬-3萬元/月,持續6-12個月)及術后監測(0.5萬-2萬元/次)。若出現并發癥(如移植物抗宿主病),費用可能突破100萬元。
- 臍帶血移植:費用約20萬-30萬元,因抗原性較弱,排斥反應風險較低。
2. 間充質干細胞移植
- 單次注射費用:膝骨關節炎治療約3.6萬元/次,需多次注射(如3-5次療程總費用約10.8萬-18萬元)。
- 心力衰竭治療:臍帶間充質干細胞連續輸注療法(每周1次,持續3周)總費用約18萬元,顯著低于國際同類療法(通常超60萬元)。
3. 特殊技術移植
- 腦干細胞移植:治療帕金森病、腦卒中后遺癥等,單次費用約10萬-20萬元,因細胞來源復雜、配型要求高,總費用可能達50萬-120萬元。
- CAR-T細胞療法:基因編輯技術成本高,費用約30萬-50萬元。
概括
干細胞移植通常被稱為造血干細胞移植。造血干細胞能夠在體內不斷產生血細胞,因此被用于各種治療。
造血干細胞可以從骨髓、外周血、臍帶采集,但如果自身的造血干細胞無法使用,就要尋找捐獻者。
干細胞移植也分多種,其中有望達到年輕化效果的是“成纖維細胞移植”和“脂肪注射”。
再生醫學正受到那些希望不僅外表而且內在都保持年輕的女性的關注。然而,這是一種昂貴的治療方法,目前不在保險范圍內。
免責說明:本文僅用于傳播科普知識,分享行業觀點,不構成任何臨床診斷建議!杭吉干細胞所發布的信息不能替代醫生或藥劑師的專業建議。如有版權等疑問,請隨時聯系我。
掃碼添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