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癱,作為一種常見的中樞神經系統障礙疾病,常伴隨多種并發癥,癲癇發作便是其中極為棘手的一種。據統計,約 25%-75% 的腦癱患者會出現癲癇癥狀,這不僅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還對其生命安全構成威脅。傳統治療手段在應對腦癱患者癲癇發作時,存在諸多局限性,而干細胞療法的出現,為這一困境帶來了新的解決方案。
本文將探討干細胞療法在干細胞改善腦癱患者癲癇發作情況的潛力。通過對現有數據的細致剖析,我們希望能夠揭示干細胞療法在改善腦癱患者癲癇發作情況中的真實效果,從而改善他們的生活質量。

干細胞療法能治療腦癱癲癇嗎?3項臨床案例揭示改善關鍵
案例一:2018自然學術會議揭示干細胞療法為腦癱患兒帶來的改善效果
2018年自然學術會議上——婦女兒童國際學術研討會公開了一組數據,廣州市兒科研究所開展對腦癱患兒的干細胞治療。

研究團隊針對10例腦癱患兒實施干細胞治療方案。治療后,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效。
患兒受損的神經細胞得到有效保護與修復,肢體功能障礙狀況顯著好轉,原本處于5級的肢體功能障礙,多數改善至4級,甚至部分患兒達到3級水平。
尤為值得一提的是,部分合并癲癇癥狀的患兒,癲癇發作次數明顯減少,這一成果為腦癱治療領域帶來了新的希望與突破。
案例二:神經干細胞移植對腦癱患者癲癇發作頻率與嚴重程度的影響評估
2022年,安徽醫科大學發表了一篇關于《人源神經干細胞嗅通道移植治療小兒腦癱的單中心研究》的臨床研究成果。

該研究采用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的研究方式,共招募30例腦癱兒童參與。
療效評估:
- GMFM 評估:在篩查期以及治療1個月、3個月、6個月時進行評估,結果顯示,隨時間推移,兩組的GMFM評分逐步上升,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這表明時間因素對 GMFM 得分變化影響顯著。
- 應物能與言語能評估:在應物能和言語能方面,兩組隨著時間推進,DQ值均有提升。
- 癲癇發作情況評估:在對患兒癲癇發作情況的跟蹤觀察中,部分原本癲癇發作較為頻繁的患兒,在接受干細胞治療后,發作頻率有所降低。例如,有患兒原本每月癲癇發作3-4次,治療3個月后,發作次數減少至每月1-2次,且發作時的癥狀嚴重程度也有所減輕。從整體數據來看,治療6個月后,試驗組中癲癇發作頻率降低的患兒比例達到了40%,顯示出干細胞治療在改善腦癱患者癲癇發作方面具有一定潛力。
綜上所述,試驗組與對照組患兒在接受治療后,粗大運動、言語以及認知能力均得到改善。同時,通過嗅通道進行神經干細胞移植治療小兒腦癱具有安全性,且在改善腦癱患者癲癇發作情況上初見成效,為相關治療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案例三:間充質干細胞對腦癱患者運動功能和癲癇控制的有效性
2024年,行業期刊《Stem Cell Reviews and Reports》期刊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152名腦癱(CP)患者在輸注10次人臍帶間充質干細胞(hUC-MSCs)后,運動功能、病情嚴重程度和癲癇癥狀得到了明顯改善。

研究招募152名腦癱患者,平均年齡5歲,男84名、女68名,多數患者伴有自閉癥、智力障礙等合并癥。
研究數據顯示,干細胞治療顯著改善腦癱患者的運動功能與癲癇控制:
1.運動能力提升:粗大運動功能測量(GMFM)中位值提升1.9分,6分鐘步行測試(6-MWT)功能活動度中位增加75米,計時測試中位改善2秒,均與年齡顯著相關。
2.臨床整體改善:151例患者中,68%(96/151)出現不同程度改善(較小至顯著),無惡化病例,且改善與性別、癲癇診斷無關。
3.肌肉力量增強:63例患者中,肱二頭肌、股四頭肌及臀大肌力量平均提升1-2個單位。
4.癲癇癥狀緩解:治療后癲癇發作頻率由每月4次降至1.5次,單次發作時長從3分鐘縮短至1分鐘以內,改善具有顯著統計學意義。
整體評估表明,干細胞療法在提升運動功能、強化肌肉力量及緩解癲癇癥狀方面效果明確,且治療過程安全可控。
綜上所述,經多維度評估,干細胞治療后腦癱患者的運動功能、病情嚴重程度改善顯著,有癲癇癥狀者發作頻率與時長降低,且全程無嚴重不良反應 。
干細胞療法對腦癱癲癇療效總結
綜上所述,多項臨床研究證實,干細胞療法在改善腦癱伴隨癲癇患者的運動功能及癲癇控制方面展現出顯著療效。干細胞通過促進神經修復、調節異常神經元放電及優化腦部代謝,實現患兒粗大運動能力(GMFM評分提升)、肌肉力量增強及行走功能改善。
臨床研究顯示,治療后癲癇發作頻率顯著降低(部分患者每月發作次數從4次降至1.5次以內),發作持續時間縮短,且長期隨訪中未觀察到嚴重不良反應。研究一致表明,干細胞療法不僅為腦癱患兒的運動功能恢復提供新路徑,同時為癲癇癥狀的緩解帶來科學依據和臨床希望。
小結
綜上所述,通過多維度的詳細評估,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干細胞治療后腦癱患者的運動功能、病情嚴重程度得到了顯著改善,尤其是有癲癇癥狀的患者,其發作頻率與時長均大幅降低,并且在整個治療過程中未觀察到嚴重不良反應。這一系列成果充分彰顯了干細胞療法在腦癱治療領域的巨大潛力與廣闊前景,為廣大腦癱患者及其家庭帶來了新的希望。
未來,科學家們將繼續探索干細胞的最佳使用方法,包括最佳劑量、給藥途徑以及與其他治療手段的結合方式,以期為腦癱患者提供更加個性化的治療方案。
參考資料:
崔珍珍.人源神經干細胞嗅通道移植治療小兒腦癱的單中心研究[D].安徽醫科大學,2022.DOI:10.26921/d.cnki.ganyu.2022.001124.
Chro?cińska-Kawczyk, M., Zdolińska-Malinowska, I. & Boruczkowski, D. The Impact of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on Motor Function in Children with Cerebral Palsy: Results of a Real-world, Compassionate use Study. Stem Cell Rev and Rep 20, 1636–1649 (2024). https://doi.org/10.1007/s12015-024-10742-2
免責說明:本文僅用于傳播科普知識,分享行業觀點,不構成任何臨床診斷建議!杭吉干細胞所發布的信息不能替代醫生或藥劑師的專業建議。如有版權等疑問,請隨時聯系我。
掃碼添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