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 什么是漸凍癥?
- 漸凍癥的癥狀是什么樣的?
- 患上漸凍癥的原因
- 如何診斷漸凍癥?
- 干細胞治療漸凍癥的原理和機制
- 干細胞治療漸凍癥的植入方式
- 干細胞治療漸凍癥的臨床案例
- 干細胞治療漸凍癥的臨床研究進展
- 治療漸凍癥的輔助療法
- 討論
肌萎縮側索硬化癥(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ALS),俗稱“漸凍人癥”,是一種進行性神經退行性疾病,影響大腦和脊髓中控制肌肉運動的神經元。肌萎縮側索硬化癥導致肌肉逐漸無力、萎縮,最終影響說話、吞咽和呼吸。目前,肌萎縮側索硬化癥的治療主要是緩解癥狀,延長生存期,但尚無根治方法。干細胞治療作為一種創新的醫療手段,為肌萎縮側索硬化癥患者帶來了新的治療希望。
本文詳細介紹了什么是肌萎縮側索硬化癥,肌萎縮側索硬化癥的癥狀類型是什么樣的?以及干細胞療法在肌萎縮側索硬化癥治療中的原理機制和干細胞治療肌萎縮側索硬化癥的臨床案例及治療方法。
什么是漸凍癥?干細胞治療漸凍癥的臨床案例有哪些?

什么是漸凍癥?
肌萎縮側索硬化癥 (ALS) 是一種破壞性的神經系統疾病,會攻擊大腦和脊髓神經細胞。這種疾病也被稱為盧格里格氏癥,以紀念著名的美國足球運動員盧格里格,他患上了肌萎縮側索硬化癥。肌萎縮一詞指的是肌肉逐漸衰弱。這種衰弱是由于神經緩慢而逐漸地被破壞(神經退化)造成的。最終,患者可能無法進食、說話、走動或呼吸。
漸凍癥的癥狀是什么樣的?
- 肌萎縮側索硬化癥的癥狀有助于識別這種疾病,因為患有這種疾病的患者會出現一些特定的早期癥狀。這種疾病早期的癥狀包括鼻音、咀嚼困難、肌肉無力和肌肉僵硬。
- 癥狀取決于患者身體中哪塊肌肉首先受到影響。因此,患者身上會出現這種疾病的癥狀。據觀察,肌萎縮側索硬化癥的癥狀首先開始影響腿部肌肉。
- 患者可能開始難以完成需要肌肉運動的任務,如跑步、走路和寫作。部分患者還會出現言語問題。
- 詳情請瀏覽(肌萎縮側索硬化癥體征和癥狀是什么?及其治療方法)
患上漸凍癥的原因
絕大多數肌萎縮側索硬化癥病例的病因仍不清楚。但人們普遍認為,遺傳因素是導致疾病易感性的原因之一,或許還與發病時間和嚴重程度有關。
其他一些原因包括:
- 由于自身免疫機制缺陷而引發的炎癥反應
- 神經源性生長因子分泌不足,運動神經元退化、老化
- 某些病毒感染可能會劫持腦細胞和肌肉之間的連接,導致急性弛緩性麻痹;例如脊髓灰質炎病毒
- 長期接觸特定化學物質或毒素
- 遺傳傾向
- 腦缺氧、缺血、中風、異常精神或身體壓力、頻繁頭部受傷
- 其他誘因包括特定類型的癌癥和環境雜質。
如何診斷漸凍癥?
有效診斷肌萎縮側索硬化癥對治療至關重要。肌萎縮側索硬化癥的診斷由神經科醫生完成。通過肌電圖 (EMG) 可檢測神經損傷。
醫生還會進行神經傳導研究、MRI測試、血液和尿液測試、脊椎穿刺(腰椎穿刺)和肌肉活檢。如果沒有正確的診斷,就無法開始肌萎縮側索硬化癥治療。
醫生還會檢查患者的病史以進行診斷。在做出最終診斷之前,醫生還會進行體檢以排除其他與肌萎縮側索硬化癥相似的疾病。明確診斷肌萎縮側索硬化癥的癥狀是上運動神經元和下運動神經元的功能。
- 詳情請瀏覽(肌萎縮側索硬化癥的診斷過程是怎樣的?)
干細胞治療漸凍癥的原理和機制
干細胞治療漸凍癥的原理
干細胞,尤其是間充質干細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s),在治療肌萎縮側索硬化癥方面展現出以下潛力:
- 細胞替代:干細胞能夠分化為運動神經元,理論上可以替代肌萎縮側索硬化癥患者中退化的神經元。
- 神經保護:干細胞能夠分泌神經營養因子,如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BDNF)和膠質細胞源性神經營養因子(GDNF),這些因子有助于保護和支持現存的神經元。
- 免疫調節:干細胞具有調節免疫反應的能力,能夠減少炎癥和神經損傷。
- 促進神經再生:干細胞可能促進受損神經的再生和修復,改善神經功能。
干細胞治療漸凍癥的機制
肌萎縮側索硬化癥的干細胞治療包括植入間充質干細胞,幫助修復運動神經元,改善患者的癥狀。干細胞治療沒有副作用,這對肌萎縮側索硬化癥患者來說是一個加分點。干細胞植入采用醫生確定的最佳輸注方法。治療后,醫生會為患者提供適當的后續護理,并分析患者的改善情況。
干細胞治療漸凍癥的植入方式
植入是肌萎縮側索硬化癥治療中最重要的階段。通過干細胞療法,人們發現這種疾病的進展會減緩,并幫助患者緩解肌肉無力。隨著干細胞植入患者體內,運動神經元的退化會減緩。在中樞神經系統中,
- 靜脈給藥
- 解放血管成形術
- 鞘內
- 動脈內
- 皮下
- 中風的外科治療
- 肌肉注射
干細胞治療漸凍癥的臨床案例
2012-2019年干細胞治療漸凍癥臨床案例
柳葉刀旗下雜志《Eclinical Medicine》有一文章,總結了2012-2019年的間充質干細胞臨床隨機試驗,結果證實了間充質干細胞的安全性。

該研究分析了間充質干細胞在隨機臨床試驗中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包括24小時內急性不良反應、感染、血栓以及長期事件(如死亡率和惡性腫瘤)。
結果表明,間充質干細胞治療與無發熱的急性輸注毒性、感染或惡性腫瘤的發展之間沒有任何聯系,也沒有發現間充質干細胞治療與血栓的發展之間的聯系。
2021年干細胞治療漸凍癥臨床案例
2021年日本京都國立醫院相關研究團隊報告了一例接受自體脂肪干細胞(ADSC)治療并隨訪了7年的肌萎縮側索硬化癥(ALS)病例。該患者從發病到接受脂肪間充質干細胞移植和隨訪,總生存期已經超過了10年,期間既沒有進行管飼,也沒有插管,相關研究結果已在《歐洲醫學和藥理學評論》發表。

病例隨訪結果表明自體脂肪間充質干細胞可以安全使用,且對于肌萎縮側索硬化癥患者有作用。
這一則報道,讓人們對漸凍癥的干細胞臨床治療前沿有了更大的期待。干細胞也有望成為攻克漸凍癥的新突破口。
2023年干細胞治療漸凍癥臨床案例
2023年,意大利諾瓦拉東皮埃蒙特大學轉化醫學系神經科肌萎縮側索硬化中心的研究人員在在3月15日的《細胞治療》(CYTOTHERAPY)上公布了間充質干細胞移植對肌萎縮側索硬化患者長期生存的影響。
研究人員在文中分析了間充質干細胞移植對肌萎縮側索硬化患者長期生存的影響。

這項事后分析旨在闡述間充質干細胞在肌萎縮側索硬化癥中的潛在長期作用,分析是基于該研究小組在2002年和2006年對肌萎縮側索硬化癥患者進行的兩項1期臨床試驗的數據。
在這兩次連續的1期前瞻性、開放性、初步臨床試驗中,研究人員共招募了19名肌萎縮側索硬化癥患者。
迄今為止,19名患者中還有4名患者仍然健在。
該研究代表了對肌萎縮側索硬化癥患者的間充質干細胞移植存活率的首次非常長期的分析(最長長達20年),表明間充質干細胞移植會減緩肌萎縮側索硬化癥的進展并提高存活率。
2023年干細胞治療漸凍癥臨床案例
2023年4月12日,Nam等人在《Frontiers》期刊發表了一項隨機、開放標簽II期臨床試驗,采用一種自體BM-MSCs產品(lenzumestrocel,已獲得韓國食品藥品安全部批準用于干預肌萎縮側索硬化癥)移植治療肌萎縮側索硬化癥患者。該研究主要目的是觀察鞘內注射lenzumestrocel對肌萎縮側索硬化癥的長期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

生存期分析:隨訪結果顯示,對照組的平均生存時間為629天(20.68個月),骨髓間充質干細胞移植組的平均生存時間為1,201天(39.48個月),與對照組相比,BM-MSC s移植組的生存概率顯著更高。

輸注次數比較:與對照組相比,單周期注射組和多次注射組的生存概率均高于對照組,而多次注射組的生存概率又高于單周期注射組。

試驗結論:該項研究結果揭示了BM-MSCs移植肌萎縮側索硬化癥,可明顯使患者生存期延長,還發現多次額外注射可能對肌萎縮側索硬化癥患者有更多的生存益處。
干細胞治療漸凍癥的臨床研究進展
截止2024年6月26日,在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的最大臨床試驗注冊庫clinicaltrials.gov網站上注冊的有關干細胞治療肌萎縮側索硬化癥的臨床研究項目有25項。其中已完成的有8項。

截止2024年6月26日,國內中國知網cnki.net網站上已經有41個干細胞治療肌萎縮側索硬化癥的相關文章。

治療漸凍癥的輔助療法
- 職業治療:它有效地幫助孩子們鍛煉身體、運動和認知技能。治療的目標是通過變得更加獨立和積極參與活動來實現對對話技能的控制。它還可以幫助制定干細胞治療后的感官問題策略。
- 感覺統合:這些增強了感官信息的處理技能,例如紋理、聲音、氣味、味道、亮度等。通過了解大腦如何處理數據,可以幫助孩子們更好地理解可用于多種日常任務的信息。
- 飲食調整:據報道,飲食變化在癥狀表現和功能改善方面產生了巨大差異。通過良好的科學調查,專家們認為應該對自閉癥兒童進行某些飲食調整評估,無論是組合還是單獨進行,以評估大腦功能的顯著改善。
- 心理干預:這些療法旨在利用經典和工具性條件作用來塑造行為問題。其設計主要針對與精神問題或心理挑戰相關的核心缺陷。
- 言語治療:它解決了語言和交流方面的挑戰。它幫助自閉癥兒童改善口頭、非口頭和社交交流。目標是幫助兒童以更實際的方式提高溝通技巧。
- 高壓氧治療:這是將氧氣輸送到高于大氣壓的醫療用途。它可在氣壓較高的室內輸送更高濃度的氧氣。這種情況會引發腦部缺氧,從而促進含氧血液流向腦部,間接改善干細胞流向目標。
討論
目前,全球范圍內有多項關于干細胞治療肌萎縮側索硬化癥的臨床研究正在進行。一些初步的臨床試驗結果顯示,干細胞治療能夠改善肌萎縮側索硬化癥患者的神經功能和生活質量。
面臨的挑戰與限制
- 干細胞分化的效率和純度:確保干細胞分化為所需的細胞類型,并確保治療的安全性。
- 治療時機:確定最佳的治療時機,以實現最佳的治療效果。
- 長期效果和安全性:干細胞治療的長期效果和安全性仍需通過大規模的臨床試驗來驗證。
結論
干細胞治療為肌萎縮側索硬化癥提供了一種潛在的新療法。盡管目前仍面臨一些挑戰,但隨著研究的深入和技術的發展,干細胞療法有望成為肌萎縮側索硬化癥治療的重要選擇之一。患者和家屬應與醫療專業人員密切溝通,了解干細胞治療的最新進展和適用性。
免責說明:本文僅用于傳播科普知識,分享行業觀點,不構成任何臨床診斷建議!杭吉干細胞所發布的信息不能替代醫生或藥劑師的專業建議。如有版權等疑問,請隨時聯系我。
掃碼添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