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 讀:間質性膀胱炎(IC)是一種慢性、致殘性疾病,現有有效治療選擇有限。首次人體臨床試驗結果顯示,一種干細胞療法在難治性間質性膀胱炎(IC)患者中展現出良好的安全性和療效,不僅減輕了臨床癥狀,還在Hunner病灶中誘導了結構性改善。這些發現為IC患者提供了一種新的治療策略。

IC是一種慢性泌尿系統疾病,主要特征為盆腔疼痛、尿急、尿頻及夜尿癥等,顯著影響患者生活質量。IC分為Hunner型(特征性膀胱潰瘍)和非Hunner型,前者約占10%,但癥狀更嚴重。
流行病學數據顯示,IC全球患病率約為0.1%-0.5%,男女患病比例差異明顯,女性發病率是男性5-10倍,高發年齡為40-60歲。有研究表明,約30% IC患者對常規治療無反應,其中Hunner型患者預后更差。
IC發病機制尚未完全闡明,目前認為與以下因素相關:
● ?上皮屏障缺陷?:膀胱黏膜層的糖胺聚糖(GAG)缺失導致尿液成分滲透,引發炎癥;
● ?神經源性炎癥?:感覺神經異常激活釋放P物質,加劇疼痛和尿急;
● ?自身免疫反應?:部分患者體內檢測到抗膀胱抗體;
● IC病變類型?:Hunner型病變常伴隨肥大細胞浸潤和纖維化,提示局部組織修復障礙。

在生理層面,IC造成的慢性疼痛會導致睡眠障礙和性功能障礙,長期尿頻還可能引發腎功能損傷;在?心理社會層面,約60%患者合并焦慮或抑郁,社會功能顯著下降;在經濟負擔層面,Hunner型患者因癥狀頑固,更易發展為膀胱攣縮,需手術干預,增加治療費用。
現有IC治療方案(包括口服藥物/膀胱灌注/神經刺激/尿道電灼術等)只能暫時性緩解癥狀,不僅高復發率,患者還會長期受疼痛困擾。亟需開發能針對IC病理機制的新型療法,實現根本性治療。
近年來,干細胞療法成為再生醫學領域一種極具前景的治療途徑,其中間充質干細胞(MSCs)因其免疫調節和再生修復潛力成為了IC治療突破點。臨床前研究表明,MSCs可通過分泌生長因子(如VEGF、IGF-1)促進膀胱血管生成和上皮再生,并抑制Th1/Th17介導的炎癥反應。
近日,《Stem Cells Translational Medicine》期刊報道了一項IC臨床試驗,文獻顯示,12例患者經MR-MC-01(一種來源于人胚胎干細胞的MSCs療法)治療后6個月,夜間排尿頻率顯著下降,8例病變減輕/完全消失(67%),5例(41.67%)整體反應評分顯示中等/顯著改善。

患者篩選:共納入22例受試者(平均年齡>60歲),其中I期6例(5女1男),IIa期16例(11女5男)。IIa期16例受試者中,12例分配至MR-MC-01組,4例分配至安慰劑組,兩組共有6例受試者中途退出,均非因不良反應而退出。
干預方法:通過膀胱鏡引導,然后在Hunner病灶周圍的膀胱壁20個部位進行黏膜下注射MR-MC-01,安慰劑組以相同方式注射等量生理鹽水,每位受試者注射總量為10ml。
I期試驗中,3名受試者接受低劑量細胞(2.0*107)治療,3名受試者接受高劑量細胞(5.0*107)治療。高劑量被確定為最大耐受劑量(MTD),并在IIa期中使用(見圖1),12名受試者中8名接受MR-MC-01治療,4名受試者接受安慰劑治療。

安全性結果:I期研究中,未觀察到劑量限制性毒性(DLTs),最常見不良事件(AEs)為輕度膀胱疼痛及操作不適,均自愈。IIa期研究中,MR-MC-01組報告5例治療相關輕度AEs,無嚴重AEs。
臨床評估結果:6個月隨訪顯示,MR-MC-01組ICQ(間質性膀胱炎問卷)評分降低5.50±6.93分(安慰劑3.00±7.35),PUF(盆腔疼痛及尿急/尿頻)評分降低4.75±5.53分(安慰劑2.25±4.43),兩組差異顯著(圖3A,B),證實其對IC癥狀的改善明顯優于安慰劑。

夜間排尿頻率:3個月和6個月時,MR-MC-01組患者夜間排尿頻率均顯著下降。6個月時,MR-MC-01組夜間排尿次數平均減少0.64 ± 1.20次,而安慰劑組則平均增加1.42 ± 1.10次。夜間尿頻減少表明膀胱功能得到顯著改善,有助于提升患者生活質量(圖3C)。
整體反應評估:6個月時,MR-MC-01組中有41.67%患者報告了中度到顯著改善,對照組僅為25%。這種改善提示MR-MC-01可能為IC患者提供顯著的癥狀緩解益處,特別是對常規治療反應不佳患者(圖3D)。

膀胱鏡檢查結果:6個月時,MR-MC-01組12名患者中有8名Hunner病變減輕/完全消失,而安慰劑組未見顯著變化。這提示MR-MC-01可能促進IC患者膀胱病變的愈合或緩解,顯示出該方案的潛在療效優勢(圖4)。
總 結:上述研究結果表明,MR-MC-01是一種安全且有效的治療手段,對已無其它治療選擇的IC患者具有顯著潛力。本研究突出了其在緩解癥狀和改善生活質量方面的優勢,安全性與療效數據均表現良好。
未來研究應深入探討其作用機制,并開展更大規模、多中心的臨床試驗,以進一步驗證上述發現并優化治療方案。
參考資料:
Yoon Soo Kyung et al.A single-center, phase 1/2a trial of hESC-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MR-MC-01) for safety and efficacy in interstitial cystitis patients.Stem Cells Translational Medicine, 2025, 14, szaf018,10.1093/stcltm/szaf018 Advance access publication 19 May 2025.
掃碼添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