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結果為個性化醫療打開了大門,有可能在第一次精神病發作之前預測精神分裂癥的發作以及癥狀的嚴重程度。
——研究人員首次使用源自人類干細胞的神經元來預測精神疾病的主要特征,這是一項突破,為精神疾病的早期診斷和更好的治療帶來了重大希望,例如精神分裂癥患者的精神病和認知缺陷。
新研究發現干細胞衍生的神經元可以預測精神分裂癥患者的精神病和認知缺陷
利伯大腦發育研究所/馬爾茨研究實驗室 (LIBD) 的科學家今天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上發表的一項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癥患者的臨床癥狀可以通過源自神經元的活動來預測來自患者自身的干細胞。

細胞生理學與妄想、幻覺和認知改變等癥狀之間的這種聯系以前從未出現過。也就是說,沒有其他研究證明源自患者干細胞的神經元模型與同一人的精神疾病的臨床相關特征之間存在強有力的關聯。
領導這項研究的利伯研究所研究員 Brady J. Maher 博士說:“這些令人興奮的結果讓我們對利用患者來源的干細胞治療精神分裂癥的有效性充滿信心。” “它們打開了個性化醫療的大門,讓人們有可能在某人患上精神分裂癥之前預測癥狀的嚴重程度——早在患者第一次精神病發作之前。”
僅在美國,就有大約350萬人患有精神分裂癥,這是一種使人衰弱的大腦疾病。精神分裂癥患者會出現妄想思維和幻覺。認知功能障礙——包括記憶力差和執行功能下降——也是該疾病的核心特征。根據精神分裂癥與精神病行動聯盟最近的一份報告,精神分裂癥是所有精神疾病中代價最高的一種,2020年造成的損失達2816億美元。
馬赫和他的團隊克服了使用干細胞研究大腦疾病的研究人員面臨的基本挑戰。
科學家已經能夠使用干細胞模型來模擬體內許多器官的活動和分子特征。這些模型可以在培養皿中重現這些器官如何患病。例如,對于阿爾茨海默病,細胞可以產生神經原纖維纏結的特征性病理學。細胞還可以吸收異常蛋白質沉積物,稱為路易體,與癡呆和帕金森病有關。
但對于精神分裂癥或抑郁癥等精神疾病,沒有特定的生物學特征可以區分健康的腦細胞和患病的腦細胞。利伯研究所首席執行官兼所長Daniel R. Weinberger醫學博士說:“由于缺乏明顯的異常來識別細胞是否來自精神分裂癥患者,因此沒有明顯的途徑來確認任何異常是否是罪魁禍首。”該研究的共同作者。 “有幾份報告稱,來自精神分裂癥捐獻者的干細胞衍生神經元異常,但我們無法知道這些異常是否導致了疾病的任何方面,或者它們是巧合還是無關。”
因此,LIBD 團隊做了一些獨特的事情,Weinberger 說。他們發現精神分裂癥患者的神經元與神經正常個體的離子通道(調節大腦電活動的蛋白質)功能存在差異。他們觀察到這些通道異常打開和關閉,改變了電活動的時間——這是預測精神分裂癥基本癥狀的證據。
該研究的主要作者 Stephanie Page 解釋說:“我們研究了干細胞來源的神經元的生理特征,并確定哪些神經元可以預測實際患者(細胞的活體捐贈者)的疾病的有意義的臨床特征。我們發現了一種與捐獻者的精神病程度相關的細胞活動模式。我們發現了另一種活動模式,可以幾乎絕對準確地預測捐贈者的認知障礙程度。這些臨床特征、精神病癥狀和認知缺陷是精神分裂癥的主要表現。”
馬赫說:“當我們運行這些數據時,我們真的很驚訝地發現細胞生理學和精神分裂癥癥狀之間的相關性如此之強。” “盡管我們相信干細胞衍生模型的轉化潛力,但我們無法想象培養皿中這些細胞的活動能夠如此忠實地預測捐贈者的復雜行為。”
該研究的參與者主要是年輕的成年志愿者——13名具有精神分裂癥基因組高風險且臨床診斷為該疾病的個體,以及15名具有低風險的神經典型個體。通過獲取醫學、精神病學和神經病學病史、體格檢查、發育史、核磁共振掃描和全基因組基因分型,對受試者進行了廣泛的篩查。
處理臨床和認知功能數據的LIBD高級研究科學家Richard Straub博士表示,有兩件事使這項研究與眾不同。首先,細胞的選擇是基于精神分裂癥總體基因組風險的差異。
這項研究的第二個獨特之處是,研究人員可以獲得的臨床細節幾乎是前所未有的——不僅僅是診斷信息和參與者在認知測試中的表現,還有其他所謂的“深層表型”,比如他們吸煙的數量等細節。吸煙在精神分裂癥患者中很常見),他們服用了哪些藥物以及他們的癥狀模式。其他檢查干細胞的精神分裂癥研究僅擁有有關其樣本的最基本的臨床數據——無論一個人是否患有精神分裂癥。但豐富的數據使 LIBD 研究人員擁有獨特的能力,在進行廣泛而嚴格的臨床表征和認知表現測試后,能夠??清楚地辨別患者的細胞系與癥狀的匹配情況。
溫伯格和他的同事表示,他們樂觀地認為,他們獨一無二的結果可能會為對抗大腦疾病開辟新途徑,這種疾病的治療進展多年來一直停滯不前。雖然用于治療精神分裂癥的現有藥物可以抑制妄想和幻覺,但它們不能解決認知問題或觸及根本原因。
溫伯格說:“從活體受試者身上建立一個基本的實驗室細胞模型,可以預測他們各自的明顯疾病的嚴重程度,這對于尋找新療法的機會來說是一個潛在的巨大變化。”
“目前精神分裂癥的治療只能解決精神病的癥狀,例如幻覺和妄想,”布雷迪說。 “完全缺乏針對認知缺陷的治療方法。我們的研究是開發可以治療這些陰性癥狀的精神分裂癥認知療法的第一步。這將為這些患者及其家人減輕很多痛苦。它還可以幫助精神分裂癥患者過上更富有成效的生活。”
免責說明:本文僅用于傳播科普知識,分享行業觀點,不構成任何臨床診斷建議!杭吉干細胞所發布的信息不能替代醫生或藥劑師的專業建議。如有版權等疑問,請及時跟本公眾號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處理。
版權說明:本文來自杭吉干細胞科技內容團隊,歡迎個人轉發至朋友圈,謝絕媒體或機構未經授權以任何形式轉載至其他平臺,轉載授權請在網站后臺下方留言獲取。
掃碼添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