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本文通過分析總結4項關于干細胞在乙肝中的應用的文獻,從而評估干細胞移植作為乙肝患者的潛在治療方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重點介紹了干細胞治療乙肝的臨床效果。
乙型肝炎,簡稱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引起的一種肝臟炎癥。乙肝可以表現為急性或慢性感染,其中慢性乙肝是全球性的公共衛生問題。乙肝病毒主要通過血液、體液和母嬰傳播途徑傳播。乙肝的臨床癥狀可能包括乏力、食欲減退、黃疸等,但許多感染者可能無明顯癥狀,尤其是兒童和青少年。
- 詳情請瀏覽(乙肝的癥狀和原因是什么?及其治療方法)

乙肝的治療方法
對于乙肝的治療,在藥物輔助治療的基礎上,通常呼吁生活規律,合理飲食,適量活動,動靜結合成為治療乙肝的基本療法。
但傳統的藥物治療,顯示出了特有的矛盾,因為藥物多經過肝臟解毒,用藥過多過雜會增加肝臟負擔,對肝病不利。而一旦到達終末期,患者則更加缺乏有效的藥物治療方式,只能依靠肝移植,但器官移植涉及到供體緊缺、排異反應等,讓移植治療面臨著諸多困境。
近年來隨著再生醫學的興起,免疫細胞做減法,清除體內病毒;干細胞做加法,再生修復肝臟,揭開了治療肝病的新方式。
本文通過分析總結4項干細胞治療乙肝的臨床試驗結果,從而評估干細胞移植作為乙肝患者的潛在治療方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4項研究194例患者證明:干細胞治療乙肝安全有效!
①臨床試驗一:自體骨髓間充質干細胞移植治療乙肝肝衰竭患者效果
2011年5月23日,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在期刊《Hepatology》上發表了一篇關于自體骨髓間充質干細胞移植治療乙肝肝衰竭患者短期和長期結果的臨床研究成果。【1】

招募527例乙肝肝衰竭住院患者,接受同樣的治療方法,其中53例患者接受單次自體骨髓間充質干細胞(MMSCs)移植。對照組105例患者,年齡、性別、生化指標匹配,包括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白蛋白、總膽紅素(TBIL)、凝血酶原時間(PT)、終末期肝病模型(MELD)。
有效性評估
短期治療效果
- 移植后4周,患者自述癥狀較對照組有所改善。
- 兩組中分別有35名和68名患者食欲增加(P=0.874),33名和59名患者腹脹改善(P = 0.465),35名和61名患者疲勞改善(P=0.334)。
- 移植后2周移植組(A組)患者白蛋白(ALB)和總膽紅素(TBIL)明顯優于B組(表2,圖1A、B)。
- 移植后3周移植組(A組)患者凝血酶原時間(PT)及MELD評分均明顯改善于B組(表2,圖1C、D)。


長期治療效果和預后
- 移植后3~24周,A組患者的白蛋白(ALB)水平明顯優于B組,24周后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表4,圖3A)。
- 在移植后4~12周,A組的總膽紅素(TBIL)水平和凝血酶原時間(PT)評分改善程度明顯優于B組(表4,圖3B、C)。
- 在移植后3~36周,A組的MELD評分改善程度明顯優于B組(表4,圖3D)。


安全性評估:53例患者MMSC的采集、分離及輸注均成功,成功率100%,移植后未出現出血、發熱、感染、肝區疼痛等嚴重副作用及并發癥。
綜上所述,自體骨髓間充質干細胞移植治療慢性乙肝肝功能衰竭是安全的,近期療效顯著,但遠期療效沒有近期療效明顯。從幾個參數來看,這種方法對肝硬化患者是比較理想的,有降低其肝癌發生率和死亡率的潛力。
②臨床試驗二:自體骨髓間充質干細胞移植治療乙肝肝硬化
2014年6月19日,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在國際期刊《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上發表了一篇關于自體骨髓間充質干細胞移植治療乙肝肝硬化隨機試驗的臨床研究成果。【2】

本前瞻性研究共納入56例患者,隨機分為移植組和對照組,隨訪24周后,39例患者完成研究(移植組20例,對照組19例),檢測終末期肝病模型評分、肝功能、Treg/Th17細胞變化及相關轉錄因子和血清細胞因子。
有效性
雖然兩組患者接受恩替卡韋治療后肝功能均有明顯改善,但自體骨髓間充質干細胞(ABMSC)移植使患者的肝功能得到進一步改善。
與對照組相比,移植組的Treg細胞明顯增加,而Th17細胞明顯減少,導致Treg/Th17比值升高。
Treg相關轉錄因子(Foxp3)和Th17相關轉錄因子(RORγt)的mRNA水平分別增加和減少;
移植組患者血清轉化生長因子-β水平在移植早期明顯高于對照組,而血清白細胞介素-17、腫瘤壞死因子-α和白細胞介素-6水平低于對照組。
安全性:未發現有關自體骨髓間充質干細胞移植的不良反應以及事件。
綜上所述,ABMSCs移植可有效改善HBV-LC患者的肝功能,這種改善至少部分是通過調節Treg/Th17細胞平衡來實現的。
③臨床試驗三:干細胞改善乙型肝炎失代償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
2018年7月24日,解放軍南京軍區上海肝病研究中心牽頭在《中國組織工程研究》上發表了一篇關于移植人臍帶干細胞改善乙型肝炎失代償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的臨床研究成果。【3】

招募了34名乙肝肝硬化失代償患者,其中間充質干細胞治療組包括17例乙肝肝硬化失代償患者;對照組17例匹配的乙肝失代償患者。
有效性評估
抗病毒治療4周后,MSC治療組和對照組血清中HBV DNA均低于檢測水平,兩組間無顯著差異(P=0.247)。兩組間抗病毒時間長度也相當(P=0.704)。在給予白蛋白和利尿劑后,MSC治療組和對照組腹水逐漸減少,兩組間無顯著差異(P=0.203)。
1.肝功能檢查
治療后48周,間充質干細胞治療組的Alb水平由(28.9±2.8)g/L升至(33.9±5.7)g/L,顯著高于基線值(P<0.05;圖1A)。
間充質干細胞治療患者的PAB由(62.1±32.7)g/L升至(98.7±41.6)g/L,也顯著高于基線值(P<0.05;圖1B)。

治療后48周TB水平為:間充質干細胞治療組,53.9~37.0μmol/L;對照組,(54.6±45.3)~(55.7±47.0) μmol/L(圖2C、D)。各時間點兩組間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

治療后48周,間充質干細胞治療組的LDH和AKP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圖3E、F)。治療后48周,LDH值為:間充質干細胞治療組,(191.4±63.7)U/L;對照組,(272.2±105.3)U/L。

治療后48周AKP值為:間充質干細胞治療組,(87.2±33.7)U/L;對照組為(133.8±58.3)U/L。(圖 4G、H、I)。間充質干細胞組相較于對照組AKP值略微改善。

2.凝血測試評估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簡稱APTT)是一項血液檢測,用于評估血液凝血系統中內源性凝血途徑的功能。APTT的參考范圍大約是21-37秒,APTT延長通常表明存在凝血因子缺乏或功能異常。
我們在治療4周后觀察到MSC治療組的APTT更快,并且干細胞治療患者的APTT持續下降直至治療后48周(圖5B)。治療后48周的APPT值為:MSC治療組,39.9秒(減少7.5 秒);對照組,43.1秒(增加7.5 秒)。

3.腎功能評估
血液中的Cr指的是血肌酐,血肌酐水平是評估腎功能的重要指標。
我們發現間充質干細胞治療患者血液中的Cr水平與對照組患者相比有所下降(圖6C),這表明腎功能有所改善。

4.Child-Pugh評分和MELD評分評估
Child-Pugh評分是一種用于評估肝硬化患者肝臟儲備功能的臨床評分系統。它包括五個臨床指標:總膽紅素、血清白蛋白濃度、凝血酶原時間(或國際標準化比值INR)、腹水的存在和程度以及肝性腦病的有無及其程度。
MELD評分(Model for End-Stage Liver Disease)是另一種用于評估終末期肝病患者預后的評分系統,主要用于預測患者在未來3個月內的死亡風險。MELD評分包括血清膽紅素、肌酐和INR三個指標,并根據這些指標的測量值計算得出。
- 間充質干細胞治療組的Child-Pugh評分從治療前的9.4分顯著下降至治療48周后的7.5分(P<0.05;圖3D),表明預后較好。
- 間充質干細胞治療患者的MELD評分也從15.8分下降至13.3分,而對照組的MELD評分從治療前的15.1分略有上升至治療48周后的15.5分(圖3E)。
這表明與僅接受常規治療的患者相比,接受人臍帶間充質干細胞治療的患者預后較好。

安全性評估:輸注人臍帶間充質干細胞后,患者的生命體征、心電圖結果和腎功能均未發現異常變化。在接受干細胞治療的患者中,隨訪檢查未觀察到腫瘤發展。
綜上所述,間充質干細胞移植患者肝功能有所改善,白蛋白、膽紅素、乳酸脫氫酶及堿性磷酸酶水平有所恢復,且患者Child-Pugh及MELD評分明顯恢復。表明人臍帶間充質干細胞靜脈注射入乙肝肝硬化失代償患者體內可改善肝功能。
④臨床試驗四:干細胞治療乙肝患者肝纖維化、炎癥因子及外周血T細胞的影響
2020年7月10日,廣西中醫藥大學研究生學院聯合廣西國際壯醫醫院在期刊《時珍國醫國藥》上發表了一篇關于壯方柔肝化纖顆粒聯合自體骨髓干細胞治療乙肝患者肝纖維化、炎癥因子及外周血T細胞的影響的臨床研究成果。【4】

本次研究納入2017年4月~2019年4月確診為乙肝肝纖維化患者68例,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每組34例。
有效性
- 治療后兩組相比,治療組臨床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
- 治療組患者肝纖維化指標下降幅度較對照組顯著(P<0.05);
- 治療組患者門靜脈寬度、脾臟厚度較對照組下降顯著(P<0.05);
- 治療組炎癥因子(TNF-α、IL-6、IL-8)水平均明顯低于對照組,IL-10高于對照組(P<0.05);
- 外周血T細胞(CD3+、CD4+、CD4+/CD8+)均升高、CD8+顯著下降(P<0.05)。
安全性:在本試驗過程中未觀察到與治療相關的嚴重不良事件 (SAE)。
綜上所述,壯方柔肝化纖顆粒聯合自體骨髓干細胞在治療乙肝肝纖維化具有顯著的臨床療效,包括改善肝纖維化指標、門靜脈寬度、脾臟厚度、炎癥因子等方面,并且能提高患者機體免疫應答,值得臨床借鑒。
干細胞治療乙肝的臨床研究進展
截止2024年9月23日,在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的最大臨床試驗注冊庫clinicaltrials.gov網站上注冊的有關干細胞治療乙肝的臨床研究項目有17項,其中國內注冊的臨床項目有7項。

國內項目包括:
| 研究標題 | NCT 編號 | 地位 | 狀況 | 干預措施 | 贊助 | 學習類型 | |
|---|---|---|---|---|---|---|---|
| 1 | hUC 間充質干細胞 (19#iSCLife?-LC) 治療失代償性乙型肝炎肝硬化 | NCT03826433 | 招聘 | 乙型肝炎 | 生物:外圍設備 iv | 深圳市世科生物技術有限公司 | 介入 |
| 2 | 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自體間充質干細胞移植后的治療效果 | NCT00956891 | 完全的 | 肝衰竭間充質干細胞 | 中山大學 | 觀察 | |
| 3 | 人臍帶間充質干細胞在乙型肝炎肝硬化(補償期)患者中的應用研究 | NCT05507762 | 未知狀態 | 乙型肝炎導致的肝硬化 | 生物:臍帶間充質干細胞 生物:鹽溶液 | 武漢大學人民醫院 | 介入 |
| 4 | 臍帶間充質干細胞移植治療失代償性乙型肝炎肝硬化 | NCT05106972 | 招聘 | 肝硬化 | 藥品:UC-MSC 輸注 | 亞洲干細胞再生藥業有限公司 | 介入 |
| 5 | 異基因骨髓干細胞移植治療肝衰竭 | NCT01221454 | 未知狀態 | 肝衰竭 | 程序:同種異體骨髓干細胞移植 藥品:保守治療 | 中山大學 | 介入 |
| 6 | 肝硬化患者的異基因骨髓干細胞移植手術 | NCT01223664 | 未知狀態 | 肝硬化 | 程序:同種異體骨髓干細胞移植 藥品:保守治療 | 中山大學 | 介入 |
| 7 | 臍帶間充質干細胞移植結合血漿置換治療肝衰竭患者 | NCT01724398 | 未知狀態 | 肝衰竭 | 其他:傳統療法加UC-MSC療法 其他:常規加PE治療 其他:常規加UC-MSC和PE療法 更多 1 |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 | 介入 |
結論
臨床研究結果顯示干細胞治療乙肝是具有臨床價值的,能夠抑制過度的炎癥反應,減少肝臟的免疫損傷,并且顯著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如乏力、腹脹、食欲不振、腹水等癥狀,并且在實驗室檢查中顯示肝功能和生化指標的改善。
盡管干細胞治療總體上安全,仍存在一些潛在風險,例如,低熱和頭暈和輕微不適反應。因此,患者在接受干細胞治療前需要進行詳細的檢查和評估,并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
隨著研究的深入和技術的成熟,我們期待干細胞治療能夠在乙肝治療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相關閱讀:了解更多關于干細胞治療肝病的新聞資訊!
【1】Autologous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in liver failure patients caused by hepatitis B: Short-term and long-term outcomes?? Liang Peng, Dong-ying Xie, Bing-Liang Lin, Jing Liu, Hai-peng Zhu, Chan Xie, Yu-bao Zheng, Zhi-liang Gao
【2】Randomized trial of autologous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transplantation for hepatitis B virus cirrhosis: Regulation of Treg/Th17 cells Lanman Xu, Yuewen Gong, Benfu Wang, Keqing Shi, Yijun Hou, Liping Wang, Zuo Lin, Yixiang Han, Lu Lu, Dazhi Chen, Xiuli Lin, Qiqiang Zeng, Wenke Feng, Yongping Chen
【3】傅青春,金銀鵬,王曉今,等.移植人臍帶干細胞改善乙型肝炎失代償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英文)[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2018,22(25):3993-4000.
【4】呂艷杭,吳姍姍,王振常.壯方柔肝化纖顆粒聯合自體骨髓干細胞治療乙肝患者肝纖維化、炎癥因子及外周血T細胞的影響[J].時珍國醫國藥,2020,31(04):824-828.
免責說明:本文僅用于傳播科普知識,分享行業觀點,不構成任何臨床診斷建議!杭吉干細胞所發布的信息不能替代醫生或藥劑師的專業建議。如有版權等疑問,請隨時聯系我。
版權說明:本文來自杭吉干細胞科技內容團隊,歡迎個人轉發至朋友圈,謝絕媒體或機構未經授權以任何形式轉載至其他平臺,轉載授權請在網站后臺下方留言獲取。
掃碼添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