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隨著醫學科技的飛速進步,干細胞療法在腦癱治療領域展現出巨大潛力,通過修復受損神經組織,改善運動功能與生活質量。臨床案例證實,干細胞治療有效提升了患兒的運動協調性與認知能力,減輕了家庭與社會的負擔。隨著研究的深入,干細胞治療在腦癱領域的應用前景日益明朗,為腦癱患者家庭帶來了更多樂觀與期待。
腦癱(CP)是兒童期最常見的運動障礙,每1,000個活產嬰兒中就有2至3個患有此病。根據最新的數據和報道,中國目前約有600萬腦癱患者,其中12歲以下的腦癱兒童近200萬人,每年新增病例約為4萬至5萬人。
目前治療腦癱的方法有很多,如物理治療、作業治療、假肢矯形、藥物干預、高壓氧治療、外科手術等,但上述治療措施均存在見效慢,且干預停止后可能出現倒退的缺陷。因此,尋找替代性或補充性的治療措施迫在眉睫。
此外,盡管低溫療法可以明顯降低圍產期缺氧嬰兒的病死率和減輕殘疾,但是在接受低溫治療中,仍然有40%~50%的患兒死亡或者形成嚴重的神經功能障礙。
因此,研究者們開始探索基于干細胞的新的再生醫學方法,以期為腦癱患者提供新的治療選擇。

2019-2024年干細胞治療腦癱的臨床研究進展
近年來,干細胞療法作為多種新生兒疾病的治療手段正在迅速發展,多項動物實驗和臨床研究表明干細胞移植治療腦癱是安全有效,這為腦癱患兒及其家庭帶來了新的曙光。本文主要盤點2019年到2024年期間國內外進行干細胞治療腦癱患者的臨床研究進展有哪些。
2019年干細胞治療腦癱臨床案例
2019年5月2日,波蘭干細胞研究中心在《Stem Cells International》上發表了一篇關于’沃頓果凍間充質干細胞治療可改善腦癱兒童的生活質量和自給自足能力:一項回顧性研究的結果‘的研究成果。【1】

研究表明在54名分析的腦癱患者中,有48名 (88.9%) 的健康狀況有所改善。 48名 (88.9%) 患者的生活質量有所提高,21名 (38.9%) 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有所提高。患者17個方面均有所改善。除一例癲癇惡化導致治療中斷外,其他患者不良事件輕微且短暫。
2020年干細胞治療腦癱臨床案例
2020年2月3日,湖北醫藥學院附屬太和醫院牽頭在行業期刊《干細胞研究與治療》上發表了一篇關于‘臍帶間充質干細胞移植治療腦癱的治療證據:一項隨機對照試驗‘的臨床研究成果。【2】

共入組腦癱患者40例,1例患者撤回知情同意,因此39例患者接受了治療并完成了預定的評估。與對照組相比,hUC-MSC組的ADL、CFA和GMFM均有顯著改善。此外,移植后12個月,hUC-MSC組5例患者中有3 例18F-FDG標準攝取值顯著增加。
臨床數據表明,人臍帶間充質干細胞移植結合康復治療對改善腦癱患兒的粗大運動和綜合功能是安全有效的。腦代謝活動的恢復可能是腦癱患者腦功能改善的關鍵。
2020年7月20日,南方醫科大學附屬東莞市人民醫院在《Stem Cells International》上發表了一篇關于’人類間充質干細胞移植治療腦癱的證據:隨機對照試驗的薈萃分析‘的研究成果。【3】

匯總分析結果顯示,與對照組相比,人間充質干細胞治療顯著提高了CP患兒的粗大運動功能測量和綜合功能評估。亞組分析結果顯示,hMSC治療顯著提高了3、6、12個月的GMFM評分和3、6、12個月的CFA。兩組上呼吸道感染、腹瀉、便秘等不良事件(AE)無統計學差異。
這項薈萃分析綜合了主要結果,表明人間充質干細胞療法在改善CP兒童的GMFM評分和CFA評分方面是有益、有效且安全的。此外,亞組分析顯示,人間充質干細胞療法在3、6和12個月內對CP具有持久的積極益處。
2021年干細胞治療腦癱臨床案例
2021年8月6日,伊朗德黑蘭醫科大學兒童醫學中心在行業期刊《干細胞研究與治療》上發表了一篇關于‘臍帶組織間充質干細胞鞘內注射治療腦癱患者后的臨床和影像學結果:一項隨機雙盲假對照臨床試驗’的臨床試驗結果。【4】

每組有36名腦癱參與者。干預12個月后,臍帶組織間充質干細胞組的平均GMFM-66分數顯著高于基線和對照組,總PEDI分數也有所增加。注射細胞12個月后,MAS評分的平均變化與基線和對照組相比有所降低。關于CP-QoL,朋友和家人、活動參與和溝通等領域的平均變化高于對照組,且效果顯著。 DTI分析顯示,與治療前相比,實驗組平均FA增加,平均變化量顯著高于對照組。
結論,臍帶組織間充質干細胞移植是安全的,并且可以改善臨床和影像結果。
2021年9月,馬庫斯細胞治療中心在行業期刊《干細胞轉化醫學》上發表了一篇關于’臍帶血和臍帶組織間充質干細胞治療腦癱兒童:一項隨機試驗‘的臨床試驗。【5】

研究對90名2-4歲患有高滲性腦性癱瘓的兒童進行了一項2期試驗。
在探索性分析中,調整基線嚴重程度、GMFM-66評分和病因后,hCT-MSC 組 (n = 23) 的平均GMFM-66評分比自然史高1.4分。
結果表明,與自然病史相比,高劑量治療可帶來更大的運動增益。
2022年干細胞治療腦癱臨床案例
2022年3月1日,贛南醫學院干細胞臨床轉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牽頭在國際期刊《美國轉化醫學雜志》上發表了一篇關于’脂肪間充質干細胞移植治療腦癱五例療效觀察:病例報告‘的研究成果。【6】

共5名腦癱患者在常規體格檢查后,每14天靜脈輸注一次脂肪間充質干細胞(ADMSC),3次輸注為1個療程。同時進行常規康復訓練,并隨訪6個月至1年。治療后,兒童粗大運動功能量表(GMFM-88)、腦癱兒童綜合功能評估量表和精細運動功能量表(FMFM)的評分均得到改善。1名既往有結核性胸膜炎病史的受試者在治療期間復發,但經過適當的醫療干預后癥狀消失。其余4名受試者的常規血液參數均正常。
研究表明,靜脈注射ADMSCs后,腦癱兒童的運動功能和言語功能得到改善,尤其是重度腦癱兒童。沒有觀察到明顯的安全性問題。
2022年7月10日,美國北卡羅來納州達勒姆市杜克大學醫學院馬庫斯細胞治療中心在《發育醫學與兒童神經病學》上發表了一篇關于’間充質干細胞治療腦癱后的運動功能和安全性:一項開放標簽、隨機試驗’的臨床試驗。【7】

共納入了91名因缺氧缺血性腦病、中風或腦室周圍白質軟化癥而患有腦性癱瘓的兒童(52名男性、39名女性)。
對GMFM-66探索性結果的事后分析表明,接受臍帶血和干細胞治療的參與者的運動功能改善程度比未接受細胞治療的兒童更大。并且輸注耐受性良好,未發生嚴重不良反應。
2023年干細胞治療腦癱臨床案例
2023年2月9日,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干細胞臨床研究中心在行業期刊《干細胞研究與治療》上發表了一項隨機1/2期對照試驗:Safety and efficacy outcomes after intranasal administration of neural stem cells in cerebral palsy: a randomized phase 1/2 controlled trial(腦癱患者鼻腔內注射神經干細胞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結果)的臨床研究成果。【8】

本次研究共有25名3至12歲的腦癱(CP)患者被隨機分配到治療組 (n=15)進行神經干細胞(NSCs)治療。
研究表明與對照組相比,治療組患者治療24個月后GMFM-88及ADL均有明顯改善;與治療前相比,治療組治療24個月后精細運動功能、社交能力、生活適應能力、表達能力、GMFM-88、ADL量表評分均明顯提高,SDSC評分明顯降低。與治療前相比,治療組患者接受NSCs治療后,FBN分析顯示腦網絡能量明顯降低,VBM分析顯示灰質體積明顯增加。
結果表明,鼻腔內注射NSC對CP患兒耐受性良好且有潛在益處。
2023年12月12日,韓國再生研究中心在行業期刊《干細胞研究治療》上發表了一篇關于’腦癱兒童額外輸注臍帶血后維持臍帶血細胞和促紅細胞生成素聯合治療的協同作用:隨機安慰劑對照試驗的一年開放標簽擴展研究‘的臨床研究成果。【9】

本研究納入了69名兒童腦癱患者(4.29 ± 1.28 歲,男女比例 = 34:35)。與基線評分相比,每組在額外輸注異體臍帶血細胞后12個月的結果測量均有所改善。對于GMFCS水平為IV和V的嚴重功能障礙患者,A組的GMPM評分改善幅度大于D組(安慰劑組),與上次試驗的基線值相比。在這一為期一年的延長研究期間,BSID-II心理量表評分的變化與單位體重輸注的總有核細胞數量呈正相關(r = 0.536,P = 0.001)。
結果提示,使用異體臍帶血細胞治療腦癱患者時,與促紅細胞生成素聯合治療效果更佳,且療效可持續長達2年,尤其對于重度損傷腦癱患者。
2024年干細胞治療腦癱臨床案例
2024年6月15日,波蘭盧布林醫科大學兒童神經病學系在行業期刊《干細胞評論和報告》上發表了一篇關于The Impact of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on Motor Function in Children with Cerebral Palsy: Results of a Real-world, Compassionate use Study(臍帶間充質干細胞對腦癱兒童運動功能的影響)的研究成果。【10】

研究招募了152名腦癱兒童,他們接受了最多兩個療程、每個療程五次的人臍帶間充質干細胞(hUC-MSCs)注射。
所有腦癱患者四次hUC-MSCs注射后,所有評估參數均得到改善。
根據CGI,75.5% (96/151) 的兒童在第一次就診時病情嚴重(VI 級)或嚴重病情(V 級),63.6% (96/151) 的患者在第五次就診時有所改善,23.8% (36/151) 的患者出現改善(II級)或很大改善(I級)。
研究表明,hUC-MSC的應用通常會增強功能表現,但個體反應各不相同。該療法也使殘疾程度較高的兒童受益,但效果不如最初殘疾程度較低的兒童。雖然年齡較小的患者對治療反應更好,但年齡較大的兒童也可以受益。
干細胞治療腦癱的臨床研究進展
截止2024年10月14日,在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的最大臨床試驗注冊庫clinicaltrials.gov網站上注冊的有關干細胞治療腦癱的臨床研究項目有38項,已完成的到達12項。

結論
總而言之,研究表明,干細胞在治療腦癱上前景廣闊,有望成為治療腦癱的醫學發展新途徑,不過未來仍然需要開展更多的研究來克服其中的挑戰,包括干細胞的長期效果等方面。隨著進一步的研究和臨床試驗,我們有望看到干細胞治療在腦癱領域帶來了的更多成果與希望。
相關閱讀:了解更多關于干細胞治療腦癱的新聞資訊!
【1】Wharton’s Jelly Mesenchymal Stem Cell Administration Improves Quality of Life and Self-Sufficiency in Children with Cerebral Palsy: Results from a Retrospective Study Dariusz Boruczkowski, Izabela Zdolińska-Malinowska
【2】Gu, J., Huang, L., Zhang, C. et al. Therapeutic evidence of umbilical cord-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for cerebral palsy: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Stem Cell Res Ther 11, 43 (2020). https://doi.org/10.1186/s13287-019-1545-x
【3】Therapeutic Evidence of Human Mesenchymal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for Cerebral Palsy: A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Baocheng Xie, Minyi Chen, Runkai Hu, Weichao Han, Shaobo Ding
【4】Amanat, M., Majmaa, A., Zarrabi, M. et al. Clinical and imaging outcomes after intrathecal injection of umbilical cord tissue mesenchymal stem cells in cerebral palsy: a randomized double-blind sham-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 Stem Cell Res Ther 12, 439 (2021). https://doi.org/10.1186/s13287-021-02513-4
【5】Jessica Sun, Laura Case, Colleen McLaughlin, Natalie Skergan, Joan Jasien, Mohamad Mikati, Jesse Troy, Joanne Kurtzberg, Umbilical Cord Blood and Umbilical Cord Tissue Mesenchymal Stromal Cells in Children with Cerebral Palsy: A Randomized Trial, Stem Cells Translational Medicine, Volume 10, Issue s1, September 2021, Page S6, https://doi.org/10.1002/sct3.13009
【6】Hu, K., Wang, R. ., Xiao, B. ., Xiao, B. ., Gu, Y. ., Liu, F. ., … Wen, Y. . (2022). Effect of adipose-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in five patients with cerebral palsy: A case report. American Journal of Translational Medicine, 6(1), 33–40. Retrieved from https://journals3.publicknowledgeproject.org/index.php/ajtm/article/view/2253
【7】Motor function and safety after allogeneic cord blood and cord tissue-derived mesenchymal stromal cells in cerebral palsy: An open-label, randomized trial Jessica M. Sun, Laura E. Case, Colleen McLaughlin, Alicia Burgess, Natalie Skergan, Sydney Crane, Joan M. Jasien, Mohamad A. Mikati, Jesse Troy, Joanne Kurtzberg
【8】Lv, Z., Li, Y., Wang, Y. et al. Safety and efficacy outcomes after intranasal administration of neural stem cells in cerebral palsy: a randomized phase 1/2 controlled trial. Stem Cell Res Ther 14, 23 (2023). https://doi.org/10.1186/s13287-022-03234-y
【9】Suh MR, Min K, Cho KH, Kim J, Lim I, Park M, Noh EM, Kim MY. Maintenance of the synergistic effects of cord blood cells and erythropoietin combination therapy after additional cord blood infusion in children with cerebral palsy: 1-year open-label extension study of randomize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 Stem Cell Res Ther. 2023 Dec 12;14(1):362. doi: 10.1186/s13287-023-03600-4. PMID: 38087394; PMCID: PMC10717973.
【10】Chro?cińska-Kawczyk, M., Zdolińska-Malinowska, I. & Boruczkowski, D. The Impact of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on Motor Function in Children with Cerebral Palsy: Results of a Real-world, Compassionate use Study. Stem Cell Rev and Rep 20, 1636–1649 (2024). https://doi.org/10.1007/s12015-024-10742-2
免責說明:本文僅用于傳播科普知識,分享行業觀點,不構成任何臨床診斷建議!杭吉干細胞所發布的信息不能替代醫生或藥劑師的專業建議。
版權說明:本文來自杭吉干細胞科技內容團隊,歡迎個人轉發至朋友圈,謝絕媒體或機構未經授權以任何形式轉載至其他平臺,轉載授權請在網站后臺下方留言獲取。
掃碼添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