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狼瘡腎炎是系統性紅斑狼瘡(又稱狼瘡)患者經常出現的問題。狼瘡是一種人體免疫系統攻擊自身細胞和器官的疾病,稱為自身免疫性疾病。近幾十年來,干細胞療法已用于治療狼瘡性腎炎,并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果。造血干細胞移植、間充質干細胞等已在人體臨床試驗中開發和評估。
什么是狼瘡性腎炎
狼瘡性腎炎)是系統性紅斑狼瘡的一種嚴重并發癥,也是中國最常見的繼發性腎小球腎炎之一。系統性紅斑狼瘡是一種多系統、多器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點是生成自身抗體對抗多種自身抗原。狼瘡性腎炎主要由循環或原位免疫復合物沉積引起腎臟損傷。
近年來,隨著再說醫學的發展,研究人員發現干細胞治療狼瘡性腎炎的未來展望非常樂觀。隨著臨床試驗的深入和技術的不斷進步,這一治療方法有望為狼瘡性腎炎患者帶來新的希望,并最終實現根治的目標。
干細胞治療狼瘡性腎炎的機制
免疫調節作用:間充質干細胞(MSC)具有免疫調節功能,能夠抑制異常增殖及活化的T、B細胞等免疫細胞。這些細胞通過分泌細胞因子影響淋巴細胞表面趨化因子的表達,從而達到免疫調節作用
組織修復作用:間充質干細胞具有向炎癥部位聚集的特點,能夠直接趨化至受損部位發揮組織修復作用。
CXCL12/CXCR4軸的作用:CXCL12及其受體CXCR4在狼瘡腎炎的發病過程中起到一定作用CXCL12/CXCR4軸可能促進了淋巴細胞以及其他炎癥細胞向腎臟的募集浸潤。
近幾十年來,干細胞療法已用于治療狼瘡性腎炎,并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果。本文通過三項臨床案例來評估干細胞治療狼瘡性腎炎的效果以及安全性。
狼瘡性腎炎新突破:干細胞療法3大臨床研究案例深度解析

臨床案例一:《AB0370 CS20AT04在狼瘡性腎炎的 1 期研究中的安全性 》
2020年,韓國首爾漢陽大學風濕病醫院在國際期刊《Annals of the Rheumatic Diseases》上發布了一篇《AB0370 CS20AT04在狼瘡性腎炎的 1 期研究中的安全性》的研究結果。

背景:間充質干細胞具有免疫調節特性,可能對狼瘡性腎炎有治療作用。來自單倍體供體的間充質干細胞是一種有吸引力的細胞來源
目的:評估單倍體同種異體骨髓間充質干細胞CS20AT04在治療狼瘡性腎炎患者中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方法:這是一項針對患有狼瘡性腎炎的成年患者的 CS20AT04 單臂 I 期劑量遞增試驗(NCT03174587)。采用 3 + 3 設計進行劑量遞增。起始劑量為 2.0 x 106 個細胞/kg,如果沒有劑量限制性毒性,則遞增至 3.0 x 106 個細胞/kg。主要目的是確定最大耐受劑量并評估輸注后 28 天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結果:七名患者參加了研究?;颊咄ㄟ^靜脈輸注接受 CS20AT04。前 3 名患者接受的初始劑量為 2.0 x 106個細胞/千克,沒有任何劑量限制性毒性。有 1 名患者由于輸注過程中的技術錯誤而未接受完整的 2.0 x 106 個細胞/千克劑量。該患者沒有表現出劑量限制性毒性,但又招募了 1 名患者,以便有 3 名患者接受完整的 2.0 x 106個 細胞/千克劑量,然后升級到下一劑量。
接下來的 3 名患者接受 3.0 x 106 細胞/千克劑量,沒有任何劑量限制性毒性。報告了 3 起不良事件(1 起腹瀉、1 起牙痛和 1 起關節痛),均為 NCI-CTC I 級事件。
結論
對于狼瘡性腎炎患者,單劑量高達 3.0 x 106 個細胞/kg 的單倍體同種異體骨髓間充質干細胞耐受性良好。
臨床案例二:《骨髓間充質干細胞在狼瘡動物模型中的安全性和耐受性以及人類 I 期臨床試驗》
2022年7月8日,韓國首爾 Corestem Inc 中央研究中心在國際期刊《Sage journals》上發布了一篇《骨髓間充質干細胞在狼瘡動物模型中的安全性和耐受性以及人類 I 期臨床試驗》的研究結果。

目的:已經開展了多項臨床試驗,旨在通過引入間充質干細胞 (MSC) 來治療各種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系統性紅斑狼瘡 (SLE)導致的狼瘡性腎炎。
方法:我們進行了一項非隨機、開放標簽、單臂 I 期臨床試驗,以評估在七名狼瘡性腎炎患者 中單次施用半相合同種異體骨髓間充質干細胞治療的耐受性和安全性。
我們使用經典的3+3設計來找到最佳劑量。起始劑量為 2.0×10 6個細胞/kg, 如果沒有劑量限制性毒性 (DLT), 則增加到 3.0×10 6個細胞/kg。輸注后28天評估安全性和耐受性,并確定最大耐受劑量。
結果:正確培養的骨髓間充質干細胞表現出高增殖和多能性,但未發現染色體變化。在 I 期臨床試驗中,招募了 7 名狼瘡性腎炎患者。參與者通過靜脈輸注接受骨髓間充質干細胞。初始劑量和遞增劑量均未出現 DLT。
結論:我們定義了骨髓間充質干細胞的特征,I期臨床試驗中確定了骨髓間充質干細胞治療狼瘡性腎炎安全性和耐受性。確定狼瘡性腎炎患者的最大耐受劑量為3.0×10 6個細胞/kg。
臨床案例三:《間充質干細胞移植 – 狼瘡性腎炎治療中免疫矯正的新焦點 》
2023年6月14日,哈薩克斯坦阿斯塔納國家科學醫學中心在國際期刊《Kidney disease dialysis transplantation》上發布了一篇《間充質干細胞移植 – 狼瘡性腎炎治療中免疫矯正的新焦點》的研究結果。

目的:評估骨髓間充質干細胞(MSC)移植聯合高劑量免疫抑制療法(HIST)治療狼瘡性腎炎患者的療效和安全性。
方法:總共檢查了 15 名對經典免疫抑制療法有抵抗力的狼瘡性腎炎(ACR 標準)患者。將患者分為 2 組:主要組10名患者接受 HIST 的間充質干細胞移植,而對照組5名患者在傳統免疫抑制療法的背景下觀察而不進行細胞移植。安全性評估包括登記移植過程中及移植后的各種不良事件。
結果:對狼瘡性腎炎患者自體干細胞移植效果的監測顯示,12 個月后,狼瘡性腎炎患者系統性紅斑狼瘡疾病評分活動性顯著下降 2 倍。在對照組中,盡管持續進行免疫抑制治療,但該指標保持不變,為 15.0±0.87 分。
根據腎活檢數據,在接受高劑量免疫抑制療法的間充質干細胞移植后,積極的動態包括腎小球血管環中網狀纖維的數量增加,以及通過對抗體譜的免疫熒光分析發現腎小球血管環中的免疫炎癥過程減少。

接受間充質干細胞移植后,腎臟活檢的免疫熒光顯示腎小球血管環中的免疫炎癥過程減少:IgG、kappa 和 C1q 染色強度降低。
在主要組中的大多數患者中,甲基強的松龍和免疫抑制劑的劑量均減少了。一名患者在移植過程中出現寒顫;沒有發現其他不良反應。
結論:根據臨床和實驗室數據,間充質干細胞移植與高劑量免疫抑制療法相結合對狼瘡性腎炎的療效明顯優于傳統的免疫抑制療法。
總結
綜上所述,干細胞治療狼瘡性腎炎是安全有效的。
隨著近年來不斷有學者將間充質干細胞(MSCs)移植應用于狼瘡性腎炎的治療,其有效性和安全性逐漸得到一定證實和認可,有望作為難治性狼瘡腎炎的誘導緩解治療方法之一,為改善腎間質纖維化、保存腎功能、延緩腎衰竭提供了一種新的治療策略。
參考資料:
Safety of AB0370 CS20AT04 in a Phase 1 Study in Lupus Nephritis.https://ard.bmj.com/content/79/Suppl_1/1485.2.abstract
Safety and tolerability of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in animal models of lupus and a phase I clinical trial in humans.https://journals.sagepub.com/doi/abs/10.1177/09612033221111957
Mesenchymal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 a new focus of immune corre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lupus nephritis.https://academic.oup.com/ndt/article/38/Supplement_1/gfad063b_2733/7195495
免責說明:本文僅用于傳播科普知識,分享行業觀點,不構成任何臨床診斷建議!杭吉干細胞所發布的信息不能替代醫生或藥劑師的專業建議。如有版權等疑問,請隨時聯系我。
版權說明:本文來自杭吉干細胞科技內容團隊,歡迎個人轉發至朋友圈,謝絕媒體或機構未經授權以任何形式轉載至其他平臺,轉載授權請在網站后臺下方留言獲取。
掃碼添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