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干細胞療法在肝硬化治療領域展現出了顯著成效,特別是在促進肝臟再生、改善肝功能以及減輕纖維化等方面表現尤為突出,成為肝病治療研究的重要方向。2024年見證了多項關鍵性研究的發布和臨床試驗的深入推進,這些進展為肝硬化患者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治療希望。隨著2024年的即將落幕,讓我們一起回顧這一年里干細胞治療肝硬化所取得的最新臨床進展,全面了解這一領域的前沿動態。
肝硬化是一種慢性進行性的肝臟疾病,其特征是肝臟組織的結構和功能發生了嚴重的不可逆性變化,常伴隨著纖維組織增生和結締組織沉積,最終導致肝臟功能嚴重受損。肝硬化的危害不僅僅限于肝臟本身,而是涉及到全身各個器官和系統的功能障礙,給患者帶來的痛苦和困擾不可估量。
由于肝臟內部沒有痛覺神經,所以有2成左右的患者在早期都沒有察覺病情,當病情進一步發展,就會引起循環障礙、黃疸、脾臟腫大、腹水,使患者出現身體乏力、食欲下降、腹瀉、異常出血等癥狀。
- 詳情請瀏覽:肝硬化的體征和癥狀是什么?及其治療方法

目前對于肝硬化患者的治療,主要是針對病因的藥物、抗肝纖維化藥物及補充白蛋白、利尿、內鏡硬化或套扎、血液凈化(人工肝)、血管介入等對癥治療。這些治療雖然可以有效延緩患者疾病的進展,但無法完全逆轉所有患者的肝臟功能減退。
肝移植是肝硬化患者的最佳治療方式,但肝臟供體短缺、費用高昂并且術后嚴重并發癥多,肝移植實際應用受到限制。
近年來,研究人員將目光轉向了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能力的干細胞,干細胞能再生組織、器官及免疫調節功能得到了更多的場景應用,也為肝硬化治療提供了新途徑。以下是2024年干細胞治療肝硬化的最新研究進展:
2024年干細胞治療肝硬化的最新前沿研究進展全覽
2024年1月,寧波市第二醫院在期刊《Alternative medicine health》上發布了一篇《自體外周血干細胞移植治療乙肝失代償期肝硬化患者的遠期療效及安全性臨床研究》的研究結果。[1]

本次研究回顧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確診為失代償期乙肝肝硬化患者的84例資料。根據治療方法分為移植組(34例,在藥物治療基礎上行自體外周血干細胞移植)和綜合藥物治療(50例,單純行CMT)組(50例)。
- 隨訪10年,移植組總生存率(OS)明顯高于CMT組。
- 移植組在治療早期4~12周時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時間(PT)、吲哚菁綠15分鐘滯留時間(ICG R15)依次明顯改善,治療48周時聲輻射力脈沖(ARFI)指數和脾臟長度明顯縮短。
- 與CMT組相比,移植組在隨后8年的隨訪中ALB和PT水平持續恢復并穩定在正常或低危水平。
- 移植組10年肝細胞癌(HCC)患病率明顯低于CMT組。
- 此外,自體外周血干細胞移植顯著減少了腹水,并且在自體外周血干細胞移植期間未發生任何重大不良事件。
根據臨床證據,自體外周血干細胞移植是一種安全有效的失代償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治療方法,長期預后良好,無重大不良事件。
2024年1月24日,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在國際期刊雜志《Stem Cell Research&Therapy》上發表了一篇關于《人臍帶間充質干細胞治療乙型肝炎相關失代償性肝硬化的研究》的臨床成果。[2]

本項研究招募了24名受試者,分為3組,通過外周靜脈輸注人臍帶間充質干細胞(hUC-MSCs)3次,進行24周隨訪,包括檢測肝功能、凝血功能、一般狀況、免疫系統等,并記錄不良事件,隨后進行1.5年生存隨訪。
- 低劑量組和高劑量組的血清白蛋白水平(Alb)在第29天和第57天顯著升高,并且在第85天所有3組均升高(圖1A)。但是在第169天,三組的Alb水平均下降。
- 凝血功能測試發現PTTA在第29天至第157天明顯改善,IL-8在整個隨訪過程中呈下降趨勢。
- 1、2級不良反應發生率均超過70%,嚴重不良反應僅發生3次。低、中、高劑量組6個月生存率分別為75%、75%、100%。劑量與療效的相互作用較弱。

綜上所述,人臍帶間充質干細胞在治療與乙型肝炎病毒(HBV)相關的失代償性肝硬化患者方面具有巨大潛力,但需要更大的樣本量,需要通過RCT試驗來確定。
在我們的試驗中,我們證明人臍帶間充質干細胞可以在短時間內改善肝功能,特別是對凝血功能的影響。它對于臨床應用來說也足夠安全,嚴重不良事件和腫瘤發展的風險較低。人臍帶間充質干細胞對免疫系統幾乎沒有影響。它在某些方面改善了患者的全身狀況。
2024年6月,學術期刊《健康與醫學中的替代療法》上發表了一篇關于《干細胞療法治療肝硬化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隨機對照試驗的薈萃分析》的研究成果。[3]

共檢索了1209 篇文章,從中選擇了10項研究用于分析干細胞移植(SCT)與肝硬化臨床結局之間的關聯。
- 研究結果顯示,與傳統治療相比,干細胞移植治療肝硬化患者1個月后MELD評分和INR降低,3個月時Child-Pug評分降低,3個月時血小板計數增加,1個月后ALB水平升高。
- 研究表明,干細胞移植治療可升高ALB水平,緩解MELD評分和INR,短期降低Chile-Pugh評分,增加血小板水平。它可能是肝硬化患者的潛在治療選擇。
2024年10月2日,黑龍江七臺河市人民醫院在期刊《Oncology Treatment Discovery》上發表了一篇關于《自體骨髓間充質干細胞移植治療難治性肝硬化腹水的臨床療效》的臨床研究案例。[4]

選取2022年5月至2024年4月間我院收治的肝硬化腹水(難治性)患者64例。
1.兩組總有效率的比較
觀察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兩組治療指標比較
治療前,兩組臨床指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3個月后觀察組臨床指標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3.兩組肝功能指標的比較
治療前,兩組肝功能指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3個月后,觀察組肝功能指標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3。

4.兩組腎功能指標及尿量比較
治療前,兩組腎功能指標及24小時尿量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治療3個(P>0.05)月后,觀察組腎功能指標低于對照組,24小時尿量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4。

綜上所述,觀察組總有效率高于參照組。治療后觀察組腹水深度等指標優于參照組,肝腎功能指標優于參照組,24h尿量多于參照組。
結論表示,自體BMSC移植治療肝硬化腹水(難治性)患者可提高臨床療效,加速腹水吸收,降低患者體質量及腹圍值,保護肝腎功能,增加排尿量。
2024年10月17日,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在期刊《胃腸病學和肝病學雜志》上發表了一篇關于《改善間充質干細胞移植治療肝硬化療效方法的研究進展》的研究成果。[5]

本項研究篩選了2010年至2024年間發表的文獻,共納入36篇與間充質干細胞治療肝硬化相關的研究進行分析總結。
- 研究表明,優化間充質干細胞的培養條件有助于有效維持細胞活力,并促進其大規模增殖和分化。
- 此外,提高間充質干細胞的歸巢效率可以增加其在肝臟中的定植,從而增強肝硬化的治療效果。
- 通過調控或誘導間充質干細胞相關的外泌體產生,并提高間充質干細胞分泌組中細胞因子的活性,有望更有效地改善肝硬化的病理進程。
這些策略為MSCs在肝硬化治療中的應用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和思路。
干細胞治療肝硬化的作用機制
- 分化再生為肝細胞:干細胞在進入人體內能夠通過歸巢效應,遷徙到受損的肝組織周圍,并分化再生為新的肝細胞,替代原有損傷細胞,緩解肝臟損傷,幫助肝功能修復與再生。
- 分泌多種細胞因子:干細胞具有旁分泌多種細胞因子的作用,這些細胞生長因子能夠在肝損傷的環境中相互影響,表現出抗炎癥反應作用,從而促進肝細胞再生。
- 抗纖維化:間充質干細胞能夠通過高表達基質金屬蛋白酶降解細胞外基質,直接降解肝內過量沉積的細胞外基質,從而減輕肝纖維化。
- 免疫調節:干細胞具有免疫調節的功能,它能夠通過抑制免疫細胞來進行肝臟內部環境的微調節,可減輕炎癥反應所帶來的肝臟組織損傷。
- 改善肝功能:干細胞治療可以減輕肝素的氨基轉移,明顯改善肝臟功能,如血清白蛋白、凝血酶原活性、膽堿酯酶和總膽紅素水平。
- 提高生存率:通過Landmark分析,在13個月至75個月的隨訪期間,臍帶干細胞治療組的總生存率明顯高于普通治療組。
結論
2024年是干細胞治療肝硬化領域充滿希望的一年,多項關鍵性研究和臨床試驗的推進為肝硬化患者帶來了新的治療希望。隨著技術的不斷成熟和標準流程的建立,干細胞療法有望在未來成為肝硬化治療的主流方法之一。我們期待著更多創新性的研究成果,為肝病患者帶來更高效、更個性化的治療選擇。
參考資料:
[1]Zhang X, Zheng D, He L, Li W, Zhou W, Pang Z, Huang J, Deng Q. A Clinic Study on Long-term Efficacy and Safety of Autologous Peripheral Blood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in Patients with Decompensated Hepatitis B Cirrhosis. Altern Ther Health Med. 2024 Jan;30(1):160-166. PMID: 37773668.
[2]Xian Qin, Jing Chen, Li Du et al. The research of 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therapy in decompensated liver cirrhosis associated with hepatitis virus B: a long-term follow up analysis of a single-center, on-limits and stepped research., 24 January 2024, PREPRINT (Version 1) available at Research Square
[3]Zhang X, Zheng D, He L, Li W, Zhou W, Pang Z, Deng Q. Effectiveness and Safety of Stem Cell Therapy in Liver Cirrhosis: A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Altern Ther Health Med. 2024 Jun;30(6):246-253. PMID: 37944965.
[4]Clinical Efficacy of Autologous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Refractory Cirrhotic Ascites Lianqing Li, Haibo Chen*, Hongfei Zhao, Jiping Zhu, Shaofeng Li Qitaihe People’s Hospital, Qitaihe 154600, Heilongjiang Province, China Oncology Treatment Discovery, 2024, Volume 2, Issue 3[5]熊芷玉,江應安.改善間充質干細胞移植治療肝硬化療效方法的研究進展[J].胃腸病學和肝病學雜志,2024,33(10):1401-1404.
免責說明:本文僅用于傳播科普知識,分享行業觀點,不構成任何臨床診斷建議!杭吉干細胞所發布的信息不能替代醫生或藥劑師的專業建議。
版權說明:本文來自杭吉干細胞科技內容團隊,歡迎個人轉發至朋友圈,謝絕媒體或機構未經授權以任何形式轉載至其他平臺,轉載授權請在網站后臺下方留言獲取。
掃碼添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