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患者的免疫系統錯誤地攻擊自己的身體時,就會診斷出自身免疫性疾病。我們的免疫系統通常會保護我們免受細菌、病毒和疏螺旋體細菌的侵害。當免疫系統感知到這些外來入侵者時,需要大量細胞來攻擊威脅。在正常情況下,我們的免疫系統可以區分危險的外來細胞和我們身體產生的細胞。
什么是自身免疫性疾病?
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我們的免疫系統會誤認敵友,并釋放攻擊體內正常健康細胞(如皮膚細胞、器官或關節)的自身抗體。有超過100 種已知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每種都會對身體的不同部位造成損害。例如,1 型糖尿病患者的胰腺會受到自身免疫性損傷,而系統性紅斑狼瘡和纖維肌痛等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會影響整個身體。[1]當免疫系統攻擊脊髓或大腦中的健康神經細胞和組織并導致炎癥時,就會診斷出自身免疫性腦病。炎癥反應是導致認知和神經功能受損的原因。
為什么免疫系統會攻擊我們自己的身體?
醫學研究人員不知道是什么引發了免疫系統失靈,但有些人比其他人更容易患上自身免疫性疾病。最近的一項研究發現,與男性相比,女性被診斷出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比例為2比1。對于女性來說,自身免疫性疾病一般在15至45歲之間開始,這是女性的生育年齡。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在某些種族群體中也更為常見。例如,狼瘡影響的非洲裔和西班牙裔人口多于白種人。有些病例可能是遺傳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并在家族中遺傳。雖然它不會影響家庭中的每個人,但它確實會增加患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風險。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危險因素
在過去的40年里,再生醫學研究人員還注意到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急劇上升,這可能與暴露于環境中的溶劑和化學品有關。其他可能導致自身免疫性疾病和關節炎的危險因素包括高脂肪食物、人造糖和加工食品。據信,一些加工食品會導致全身性炎癥,從而引發免疫反應。其他可能增加自身免疫性疾病風險的已知因素包括年齡、遺傳、性別、病毒和細菌感染。[2]
2023年的10種常見自身免疫性疾病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清單相當大,有100多種已知類型的自身免疫性炎癥性疾病,但其中10種最常見的疾病包括:
1.?1型糖尿病 (TD1)
以前稱為青少年糖尿病或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是一種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我們的胰腺產生的胰島素很少或根本不產生。我們的胰腺負責產生激素胰島素,它可以調節我們的血糖水平。他們的免疫系統攻擊1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島素生成細胞,這會慢慢破壞胰腺功能。
隨著時間的推移,較高的血糖水平會損害血管和周圍器官,如腎臟、眼睛、周圍神經,并可能導致心力衰竭。
是一種常見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風濕病和慢性炎癥性疾病,影響身體各關節,但也可影響其他部位。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診斷可導致紅細胞計數低、心臟和肺部周圍發炎。
RA通常會導致手腕和手部疼痛腫脹的關節。RA患者通常會在休息后出現疼痛和僵硬。與隨著年齡增長而影響老年人的骨關節炎 (OA)不同,自身免疫性類風濕性關節炎可以在30歲出頭或有時更早開始。
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會攻擊和損害髓鞘(中樞神經系統)和脊髓。髓鞘是神經細胞和運動神經元周圍的保護層。髓磷脂主要由脂肪物質和蛋白質組成。髓鞘有助于電脈沖和神經遞質快速發送和接收旁分泌信號并有效地沿著中樞神經系統。髓鞘受損會導致大腦和脊髓之間的信息傳遞速度減慢。
隨著時間的推移,損傷會導致其他癥狀,如神經病變、視覺障礙、麻木、刺痛(針刺感)、平衡問題、虛弱、思考、記憶問題和行走困難。有幾種類型的神經系統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多發性硬化癥,它們可以以不同的速度發展。統計數據顯示,多發性硬化癥t細胞減少對女性的影響比男性更常見,通常開始于18至40歲之間。
是另一種常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在SLE中,免疫系統錯誤地攻擊全身的健康組織。在19世紀,狼瘡被認為是一種皮膚病,因為它會產生典型的皮疹和tnf誘發的牛皮癬。最常見的狼瘡類型是系統性狼瘡,通常會影響腎臟、大腦和心臟等器官,但也會導致嚴重的關節痛、慢性疲勞和心血管問題和身體皮疹。
紅斑狼瘡的根本原因仍然未知,但醫生認為這可能是由于遺傳原因、細菌或病毒感染、對藥物的反應或長時間暴露在紫外線下所致。狼瘡會影響所有年齡段的患者(包括兒童)。然而,它最常在育齡婦女中被診斷出來。女性受狼瘡的影響遠大于男性。了解狼瘡的干細胞療法。
5.炎癥性腸病 (IBD)
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會導致腸壁內壁發生慢性炎癥。IBD有兩種主要類型,包括克羅恩病和潰瘍性結腸炎。IBD的癥狀以胃腸道 (GI) 炎癥為特征,但胃腸道區域取決于患者被診斷出的IBD類型。克羅恩病患者胃腸道的任何部位都可能發生炎癥,從口腔內部一直到肛門。另一方面,潰瘍性結腸炎主要影響直腸和大腸(結腸)的內壁。[3]IBD的常見癥狀包括:
6.橋本氏甲狀腺炎 (HT)?
–也稱為慢性淋巴細胞性甲狀腺炎,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系統攻擊并損害患者的甲狀腺,導致其產生的甲狀腺激素減少,甲狀腺功能低下。HT可能是一種危及生命的疾病,在長期甲狀腺功能減退癥后發展,通常是由于未經治療的橋本病所致。HT的體征和癥狀包括:
- 睡意
- 嗜睡和慢性疲勞
- 肌肉疼痛
- 脫發
- 便秘
- 面部腫脹
- 體重增加
- 僵硬和疼痛的關節
- 對寒冷敏感
橋本氏病的病因通常包括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該病對女性的影響多于男性。
7.IgA腎病和腎小球腎炎
是與腎臟疾病相關的自身免疫。當IgA蛋白(白蛋白)通常幫助我們的身體抵抗感染并進入腎臟而不是通過時,IgA腎病就被診斷出來了。
隨著時間的推移,IgA沉積物會導致腎臟開始滲漏血液和尿液中的蛋白質(蛋白尿)。當過多的蛋白質泄漏到我們的尿液中時,一個人的手腳就會開始腫脹。IgA腎病是一種慢性疾病,隨著時間的推移,大約30% 的患者會出現腎功能衰竭。IgA腎病可以發生在任何年齡,但只有不到10%的兒童病例會導致完全腎衰竭。慢性腎功能衰竭的癥狀包括手腳水腫(腫脹)、疲勞、頭痛、惡心和睡眠障礙。終末期腎功能衰竭患者需要血液透析,并且經常被列入腎移植等候名單,對于自身免疫性IgA腎病,男性比女性更容易被診斷出來。除了糖尿病腎病、PKD和高血壓(高血壓)、IgA腎病是最常見的腎臟疾病之一。
腎小球腎炎
是另一種自身免疫性腎病,它會攻擊腎臟的廢物過濾功能。當腎小球受損導致蛋白質和血液隨尿液流失時,可診斷為腎小球腎炎。該病通常發展迅速,腎功能可在數周內喪失(快速進展性腎小球腎炎)。大約 25%的慢性腎小球腎炎患者沒有腎病家族史。
患者的病因通常是未知的,但以下一些原因可能會增加患病的風險:
- 淀粉樣變性
- 膿腫
- IgA腎病
- 好牧草綜合癥
- 接觸環境毒素或碳氫化合物溶劑
- 對處方藥的反應
- 大量使用/濫用止痛藥,包括非甾體抗炎藥
- 血液或淋巴系統疾病
- 既往癌癥史
- 病毒或細菌感染
- 心臟感染、既往心臟病發作或心臟病
- 膜增生性腎小球腎炎
- 抗腎小球基底膜抗體病
- 過敏性紫癜
- 狼瘡性腎炎
常見癥狀包括深棕色或鐵銹色尿液、泡沫狀尿液和/或面部、腳踝、眼睛、腳部、腹部或腿部腫脹。
8. 強直性脊柱炎 (AS)
也稱為 Bechterews 病或脊柱關節炎,是一種脊柱自身免疫性疾病。AS 會導致脊椎骨內部以及骨盆和脊柱之間的關節腫脹。強直性脊柱炎更常在男性中被診斷出來,并且通常可能是人DNA中的HLA-B27變異。強直性脊柱炎的癥狀包括嚴重的背痛和慢性僵硬。AS 的這些癥狀通常出現在成年早期,如果不及時治療,強直性脊柱炎會融合脊椎骨,從而限制運動。強直性脊柱炎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會攻擊肌肉,還會導致其他關節(如臀部、肩部、肋骨、手、膝蓋)疼痛、發炎和僵硬和腳。雖然罕見,但AS有時會影響眼睛(虹膜炎和葡萄膜炎)、肺和心臟功能。
9. 軸突和神經元神經病 (AMAN)
有時稱為吉蘭-巴利綜合征,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征是麻痹和反射喪失,但沒有感覺喪失。AMAN 綜合征表現為進行性對稱性麻痹,導致肌肉功能喪失和正常神經反射(膝跳反應)缺失。當抗體攻擊運動神經元的外層但未引起炎癥時,就會發生軸突和神經元神經病。這些攻擊不會影響感覺神經元,因此患者的感覺仍然存在,但沒有運動。
AMAN是多發性自身免疫綜合征 (MAS) 的一部分,因此患有軸突和神經元神經病的患者在被診斷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 的患者和呼吸衰竭病例中發現。一種類似類型的神經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是慢性炎癥性脫髓鞘性多發性神經病 (CIDP)。當免疫系統攻擊神經根并破壞髓鞘導致患者的手臂和腿部運動功能癱瘓和/或受損時,就會發生這種罕見的疾病。
CIDP患者還報告感覺喪失、麻木、燒灼感和刺痛感。慢性炎癥性脫髓鞘性多發性神經病可以影響任何年齡組,并且可以在生命中的任何時候開始。
10. 纖維肌痛 (FMS)
是一種慢性疾病,其特征是廣泛的全身疼痛、壓痛和慢性疲勞。雖然纖維肌痛不被認為是一種典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但它會伴隨其他類似的自身免疫性風濕病和內分泌疾病。纖維肌痛患者通常會出現晨僵、睡眠障礙、焦慮、抑郁和腸易激綜合征。往往也伴隨著。FMS 很難診斷,因為許多癥狀與其他疾病相似。要了解有關如何應對自身免疫性疲勞的更多信息,請訪問此處。
盡管有多種類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但癥狀往往重疊,因此很難診斷。疾病可能表現為輕微但令人痛苦的癥狀,影響某些患者的生活質量。盡管如此,對于其他人來說,由于嚴重的組織損傷,它有時可能是致命的。
干細胞療法治療自身免疫性疾病
在許多情況下,傳統的管理策略包括服用藥物、改變一個人的飲食以及改變其他生活方式以減輕癥狀。自身免疫性疾病最常使用免疫抑制劑進行治療,這些藥物可以提供暫時的改善,但會帶來許多長期的副作用,需要永久性的終生治療。
最新突破表明,增強型間充質干細胞 (MSC+)、祖細胞和SVF細胞可有效地用于促進許多常見(非遺傳)類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干燥綜合征)在細胞水平上的愈合。[4]對于遺傳疾病,目前正在進行多項臨床試驗,以使用基因療法治療遺傳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除了能夠治愈受損組織外,使用干細胞治療自身免疫性疾病還可以幫助調節免疫系統(免疫調節特性)[5]關閉不需要的病理反應,同時保持免疫系統抵抗疾病的能力。
分離和擴增的間充質干細胞和組織特異性生長因子可用于靶向發炎組織的特定區域,并幫助身體重新開始產生抗炎劑、巨噬細胞、T細胞、中性粒細胞和單核細胞。這些細胞介質不會抑制專利免疫反應,同時增加B細胞、NK 細胞、樹突細胞、祖細胞和T調節細胞的產生,T調節細胞是一種免疫細胞,可以保護我們的身體免受免疫自我攻擊并使細胞正常化細胞凋亡,促進血管新生和神經新生。
MSCs+干細胞移植并非對所有疾病都有效或適用,但可推薦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因為它們具有免疫抑制和免疫調節作用。
干細胞療法可以幫助更新淋巴系統,重新啟動有缺陷的免疫系統,減少疾病活動,并導致長期緩解。由于增強型間充質 (MSCs+) 干細胞的免疫調節特性,干細胞還可以有益于對常規治療有抵抗力的患者、手術失敗的患者或對常規治療變得敏感的患者。
參考資料;
- [1] ^ FH Abouali、DS Sheha、HM Elsayed、NA Ibrahim、ST Kamal、YS Sharawy、1 型糖尿病患者的 IgA 缺陷,QJM:國際醫學雜志,第 113 卷,增刊 1,2020 年 3 月,hcaa052。 055, https://doi.org/10.1093/qjmed/hcaa052.055
- [2] ^ YW Song、EH Kang,類風濕性關節炎中的自身抗體:類風濕因子和抗瓜氨酸蛋白抗體,QJM:國際醫學雜志,第 103 卷,第 3 期,2010 年 3 月,第 139-146 頁,https://doi 。組織/10.1093/qjmed/hcp165
- [3] ^ JA SNOOK、HJ de SILVA、DP JEWELL,自身免疫性疾病與炎癥性腸病的關聯,QJM:國際醫學雜志,第 72 卷,第 3 期,1989 年 9 月,第 835-840 頁,https: // doi.org/10.1093/oxfordjournals.qjmed.a068372
- [4] ^ JJ El-Jawhari、YM El-Sherbiny、EA Jones、D. McGonagle,間充質干細胞、自身免疫和類風濕性關節炎,QJM:國際醫學雜志,第 107 卷,第 7 期,2014 年 7 月,第 505 頁– 514, https://doi.org/10.1093/qjmed/hcu033
- [5] ^ Bulati Matteo、Miceli Vitale、Gallo Alessia EC。人羊膜來源的間充質基質/干細胞的免疫調節特性由活化的淋巴單核細胞產生的 INF-γ 誘導,并由細胞間接觸和可溶性因子介導 DOI=10.3389/fimmu.2020.00054 https://www . frontiersin.org/article/10.3389/fimmu.2020.00054
提示:本文內容來自網絡用戶投稿,僅供參考,不做為診斷依據,任何關于疾病的建議都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面對面診斷。最終以醫生診斷為準,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說法,請謹慎參閱,本站不承擔由此引起的任何法律責任。
掃碼添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