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心臟病、骨關節炎到糖尿病和各種退行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干細胞治療的蓬勃發展受益于不斷增長的科學研究和臨床試驗。

《專家共識》凝聚了國內專家的集體智慧,代表了醫學界在該領域的共識和指導原則,為確保治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以及更好地理解和利用干細胞進行研究,開展深入干細胞治療有著重要意義。
或許你還對干細胞的應用價值還有疑慮?這里為大家整理了與干細胞領域相關12個專家共識,幫助你深入洞悉干細胞在當前醫學領域的地位與價值。
最新!12部干細胞治療相關專家共識(涵蓋延緩衰老、心衰、肝硬化等)
干細胞與抗衰老相關的專家共識
人口老齡化是世界各國亟待解決的問題。中國作為人口大國,人口老齡化問題尤為嚴重。因此,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踐行”健康中國行動”,既是國家的目標,也是廣大科技工作者責無旁貸的使命。
干細胞技術作為生命科學領域的新質生產力,在衰老研究方向也有著巨大的發展潛力。
01《延緩衰老藥物干預研究中國老年醫學臨床專家共識2024》
2024年2月,《中華老年醫學雜志》發布了《延緩衰老藥物干預研究中國老年醫學臨床專家共識2024》(下稱《專家共識(2024)》)[1],這是由中華醫學會老年醫學分會發起,我國老年醫學專家中從事延緩衰老藥物干預研究相關專家、學者共同完成。

在《專家共識(2024)》的正文部分,專家們特地獨辟一章介紹干細胞治療:
干細胞治療被認為是一種補充再生細胞的有效方法。臨床試驗結果顯示,老年衰弱患者注射干細胞后,某些癥狀得到改善,炎癥標志物水平有所下降。通過間充質干細胞(MSCs)輸注治療衰老的衰弱患者研究顯示,在衰老的衰弱患者中移植骨髓來源的MSCs后存在有益效果,能改善衰老的衰弱患者6min步行距離、認知狀態和身體功能等[1]。
基于干細胞及其衍生物的技術,在延緩衰老和治療衰老相關疾病等領域展現出了巨大的臨床應用前景,為解決衰老相關疾病的臨床困境提供了新思路[1]。
02《中國衰老與抗衰老專家共識(2019年)》
2019年,我國《老年醫學與保健》雜志上發布的《中國衰老與抗衰老專家共識(2019年)》[3]。


其中提到:抗衰老是衰老基礎研究的應用出口,實現健康老齡化的重要策略。
抗衰老的策略包括:清除衰老細胞、服用藥物、限制飲食、干預腸道菌群(腸道微生物)、補充干細胞和活性因子等方面[2]。
人體衰老與組織中的干細胞衰老密切相關。通過輸注細胞或活性因子,有可能減輕衰老的危害,改善中老年健康,是一類科學抗衰老的策略[2]。
03《干細胞抗衰老技術規范化指南》
中國整形美容協會抗衰老分會于2016年在《中華老年病研究電子雜志》發布了《干細胞抗衰老技術規范化指南》(下稱《指南》)[3]。

《指南》中提到,干細胞是維持人體動態平衡的種子細胞。機體通過干細胞增殖和分化,實現細胞更新。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中各個組織器官的干細胞數量逐漸減少,干細胞的增殖分化能力下降,使受損的組織和器官得不到及時的修復和再生,直接導致人體,衰老和疾病的發生[3]。
《指南》所涵蓋的干細胞抗衰老技術,是指應用人自體來源(脂肪、皮膚、骨髓等)或異體來源(臍帶、胎盤等)的干細胞,經體外處理后局部注射到人體特定部位或者靜脈輸注到人體,通過其增殖、多向分化、組織修復和免疫調節的特性,用于改善皮膚質地,維持皮膚年輕化 (局部應用),或者改善精神狀態、提高自體組織器官的修復能力,減緩衰老進程(全身應用),從而達到抗衰老目的[3]。
04《干細胞在整形修復美容領域研究和臨床試驗的專家共識》
2021年《中國美容整形外科雜志》刊發《干細胞在整形修復美容領域研究和臨床試驗的專家共識》[4],以期溝通和提高我國整形修復美容領域從事干細胞基礎和臨床研究工作者的認知,以更好地推動干細胞的臨床轉化應用研究。

共識提到,干細胞及其衍生物的治療是具有重要臨床應用前景的再生醫學手段。在整形修復美容外科領域經過了多年的基礎與臨床研究證明其在促進皮膚再生與修復、組織血管化、軟組織再生、骨與軟骨修復、多組織年輕化及毛囊再生等多方面均有較好的治療效果[4]。
干細胞與疾病相關的專家共識
05自體干細胞移植治療心力衰竭中國專家共識(2022)
心力衰竭(HF)是多種原因導致心臟結構和(或)功能的異常改變,使心室收縮和(或)舒張功能發生障礙引起的一組復雜臨床綜合征。HF是各種心血管疾病的終末階段和最常見的死因,具有高患病率和病死率的特點。龐大的HF患者群體以及極差的預后特征使其成為嚴重威脅我國人民健康的頭號疾病。

《中華醫學雜志》2023年第18期發表了中華醫學會組織修復與再生分會組織專家撰寫的《自體干細胞移植治療心力衰竭中國專家共識(2022)》[5],重點對自體干細胞移植過程中的相關關鍵技術問題進行了闡述,并對自體干細胞移植治療心血管病的未來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議,以期規范和促進干細胞的臨床研究及應用。
06異體間充質干細胞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專家共識
系統性紅斑狼瘡(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種主要累及育齡女性的慢性、多器官受累的常見自身免疫性疾病。在過去40年中,SLE病患率上升了2-3倍。我國SLE患病率約70/10萬,女性113/10萬,已經成為我國人群高發自身免疫性疾病[6]。

2022年1月在《中華風濕病學》雜志第26卷第1期上發表的《異體間充質干細胞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專家共識》[7]明確表示:多項臨床研究已證實間充質干細胞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安全且有效。目前全世界約有1500多例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接受了間充質干細胞治療。
間充質干細胞治療重癥難治性系統性紅斑狼瘡有效率達60%,使重癥難治性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5年病死率從原來的35%~45%下降至16%,且迄今為止未觀察到移植相關的嚴重不良反應。
間充質干細胞治療大大提高了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的療效,改善了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的生存質量和預后。
07自體干細胞移植規范化治療下肢慢性缺血性疾病專家共識
下肢慢性缺血性疾病是由于下肢動脈閉塞性病變導致的下肢遠端組織缺血缺氧的一組癥候群,是一種常見血管疾病,主要臨床表現為下肢涼、麻木、無力、間歇性跛行、靜息痛和肢體缺血性潰瘍、壞疽等,具有發病率高,致殘率高和治愈率低的特點,預后極差。

2021年10月在《中華細胞與干細胞雜志(電子版)》(第11卷第5期)上發表的《自體干細胞移植規范化治療下肢慢性缺血性疾病專家共識(2021) 》,其中提到[8],自體干細胞移植對下肢慢性缺血性疾病治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已成為學界公認。該方法可以在下肢缺血的治療中,表現出誘導血管新生、改善缺血、緩解癥狀、促進潰瘍愈合、避免截肢、改善總體預后的良好效果,具有非常廣闊的臨床應用前景方法,值得在條件具備的醫療機構,按國家法規推廣和應用。
08干細胞移植規范化治療肝硬化失代償的專家共識(2021)
肝硬化失代償期是指各種慢性肝臟損害所導致的肝病晚期階段,以門靜脈高壓和肝功能嚴重損傷為特征,患者常因并發腹水、原發性腹膜炎、消化道出血、肝性腦病、肝腎綜合征及膿毒癥等導致多臟器功能衰竭而死亡。

2021年8月6日,臨床肝膽病雜志發布了《干細胞移植規范化治療肝硬化失代償的專家共識(2021)》[9]。由中華醫學會醫學工程學分會干細胞工程學組組織有關專家對干細胞移植規范化治療失代償期肝硬化進行論證,更新共識,以期對今后的干細胞移植治療失代償肝硬化的臨床工作提供參考和指導。
09間充質干細胞治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專家共識(2021年)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暴發期間,我國率先開展了干細胞治療新冠肺炎的臨床研究,隨后全球多個團隊也相繼開展并完成了多項相關研究。

2021年,《傳染病信息)》雜志發表了我國首個《間充質干細胞治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專家共識》[10],對間充質干細胞治COVID-19提出了建議,包括了患者的選擇、細胞輸注的準備、細胞輸注的監測和不良反應處理、療效評價指標等。
綜合當前研究結果,間充質干細胞(MSC)治療COVID-19安全性良好,在縮短病程、減輕肺部損傷、降低炎癥因子水平等方面顯示出一定的臨床療效,有望為治療重型、危重型新冠肺炎提供新的手段。
10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診斷與治療中國專家共識
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是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后,受者在重建供者免疫的過程中,來源于供者的淋巴細胞攻擊受者組織產生的一類多器官綜合征,表現為主要累及皮膚、胃腸道、肝、肺和黏膜表面的組織炎癥和/或纖維化。

2021年,《中華血液學雜志》發表了《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診斷與治療中國專家共識(2021年版)》[11],此次專家共識中,針對cGVHD的預防主要有移植物來源選擇、免疫抑制藥物以及間充質干細胞。
MSC是一群具有自我更新和多系分化的多功能細胞,獨特的免疫調節作用使其在移植免疫方面有廣泛應用前景。研究表明,MSC可通過促進調節性T細胞(Treg細胞)增殖活化,調控Th1/Th2比例發揮免疫調節作用;也可通過上調CD27+記憶B細胞數量、降低血清B細胞激活因子(BAFF)水平和促進B細胞表面BAFF受體表達而誘導免疫耐受。研究發現,經MSC治療的aGVHD患者后期cGVHD發生率降低。MSC輸注的最佳劑量、最佳時間、最佳療程仍需臨床探索。有報道顯示,在造血重建穩定后給予MSC輸注(1×106/kg每月1次,共4次)可有效預防單倍型移植cGVHD的發生[11]。
11克羅恩病肛瘺診斷與治療的專家共識意見
克羅恩病是一種原因不明的腸道炎癥性疾病,臨床表現為腹痛、腹瀉、腸梗阻,伴有發熱、營養障礙等腸外表現。病程多遷延,反復發作,不易根治,只能控制,而且致殘性高 (比如導致腸梗阻、腸穿孔、瘺管),被認為是世界疑難病例。

2018年我國《炎癥性腸病診斷與治療的共識意見 》的展望中,認為MSC移植將來也是符合成本—效益的臨床治療方案。《中華炎性腸病雜志》2019年發表的《克羅恩病肛瘺診斷與治療的專家共識意見》中[12]則明確推薦MSC是治療克羅恩病肛瘺的有效方法。
12骨關節炎臨床藥物治療專家共識
骨關節炎(osteoarthritis,OA)是由多種因素引起的以關節軟骨磨損、皸裂、潰瘍、脫失,關節軟骨下骨及周圍骨反應、滑膜炎性反應、關節周圍肌肉萎縮,關節疼痛、關節功能下降的退行性關節病,易發生于中老年人群,發病率高,65歲以上膝痛人群有超過50%為OA患者,75歲以上膝痛人群中的OA患病率超過80%。

2021年,《中國醫學前沿雜志(電子版)》發表了《骨關節炎臨床藥物治療專家共識》[13],在生物制劑一欄提到了間充質干細胞。間充質干細胞廣泛存在于各類組織中,經誘導后可分化為成骨細胞或軟骨細胞,可用于修復受損的骨或軟骨,在OA的治療中已有應用,但其臨床療效和安全性尚需大量隨機對照試驗驗證。
進入21世紀,科技發展日新月異。隨著基因編輯、合成生物學等顛覆性生物技術不斷突破,干細胞研究不斷與人工智能等新技術交叉融合,革命性地改變了再生醫學的研究范式,并將帶來生命健康領域的產業變革。
參考文獻:
[1] 《延緩衰老藥物干預研究中國老年醫學臨床專家共識2024》,中華老年醫學雜志,2024,43(2):148-161.
[2] 何琪楊,劉光慧,保志軍,等.中國衰老與抗衰老專家共識(2019年)[J].老年醫學與保健,2019,25(05):551-553.
[3] 叢秀麗,王學軍.干細胞抗衰老技術規范化指南[J].中華老年病研究電子雜志,2016,3(02):3-4.
[4]劉宏偉,郭澍,程飚,等.干細胞在整形修復美容領域研究和臨床試驗的專家共識[J].中國美容整形外科雜志,2021,32(01):6-12.
[5]中華醫學會組織修復與再生分會心臟再生學組. 自體干細胞移植治療心力衰竭中國專家共識(2022) [J] . 中華醫學雜志, 2023, 103(18) : 1376-1385.
[6] 楊旭燕.系統性紅斑狼瘡的“早期診斷”與“達標治療”[J].浙江醫學,2019,41(06):510-512.
[7] Sun L, Akiyama K, Zha ng H, et al. Me s e nc hymal stem cell tra ns pla ntation re ve rs e s multiorga n d ys function in s ystemic lup us e rythematos us mice a nd huma ns [J ]. Stem Cells, 2009, 27 (6): 1421- 1432. d oi: 10.1002/stem.68.
[8]谷涌泉,郭建明,董智慧.自體干細胞移植規范化治療下肢慢性缺血性疾病專家共識(2021)[J].中華細胞與干細胞雜志(電子版),2021,11(05):257-261.
[9]韓英,郭長存,時永全.干細胞移植規范化治療肝硬化失代償的專家共識(2021)[J].臨床肝膽病雜志,2021,37(07):1540-1544.
[10].間充質干細胞治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專家共識(2021年,北京)[J].傳染病信息,2021,34(02):99-106.
[11]中華醫學會血液分會造血干細胞應用學組,中國抗癌協會血液病轉化委員會.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診斷與治療中國專家共識(2021年版)[J].中華血液學雜志, 2021,42(4) : 265-275.
[12]曹倩,陳焰,丁召等.克羅恩病肛瘺診斷與治療的專家共識意見[J].中華炎性腸病雜志(中英文),2019,3(2):105-110.
[13]陳世益,胡寧,賈巖波等.骨關節炎臨床藥物治療專家共識[J].中國醫學前沿雜志(電子版),2021,13(07):32-43.
免責說明:本文僅用于傳播科普知識,分享行業觀點,不構成任何臨床診斷建議!杭吉干細胞所發布的信息不能替代醫生或藥劑師的專業建議。如有版權等疑問,請隨時聯系我。
掃碼添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