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代醫學的版圖中,神經系統疾病如同一片陰霾,籠罩著無數患者及其家庭。近日,《柳葉刀·神經病學》雜志發布的一項新研究顯示,2021年全球超過三分之一人口,即超過30億人受到神經系統疾病影響。像阿爾茨海默病、帕金森病、脊髓損傷等,這些病癥不僅嚴重侵蝕患者的生活質量,更給社會醫療體系帶來了沉重負擔。
長久以來,傳統治療手段在應對這些復雜病癥時,常常面臨療效有限、副作用明顯等困境。然而,干細胞治療技術的出現,宛如一道曙光,為神經系統疾病的治療開辟了全新的路徑。截至目前,干細胞治療神經系統疾病的3期臨床試驗數量已攀升至14項,這一數字背后,是無數科研人員的心血,更是眾多患者翹首以盼的希望之光。

第1項:干細胞治療神經系統疾病(急性缺血性中風)的3期臨床試驗
臨床試驗編號:NCT06129175

研究的疾病類型:急性缺血性中風
簡稱:UCMSCs用于治療急性缺血性中風患者 (Stroke Neuroncell-EX)Cytopeutics?II-III期雙盲隨機對照研究,評估臍帶間充質干細胞 (Neuroncell-EX) 移植對急性缺血性中風患者的療效
簡要概述: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根據Barthel指數 (BI) 和改良Rankin量表 (mRS) 評估功能恢復情況,次要目標是評估生存率和再入院率,并在亞臨床研究中調查急性缺血性中風患者在Neuroncell-EX輸注后1年內的炎癥反應。
研究結果:ClinicalTrials.gov上未發布此研究的研究結果

臨床研究狀態:招募患者當中
第2項:干細胞治療神經系統疾病(急性缺血性中風)的3期臨床試驗
臨床試驗編號:NCT03545607

研究的疾病類型:急性缺血性中風
簡稱:MultiStem?管理用于中風治療和增強康復研究 (MASTERS-2)
簡要概述:第3階段研究旨在檢驗同種異體成體干細胞研究產品MultiStem對過去18-36小時內患有急性缺血性中風的成年人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最后已知狀態為:招聘中
第3項:干細胞治療神經系統疾病(缺血性中風)的3期臨床試驗
臨床試驗編號:NCT01716481

研究疾病類型:缺血性中風
簡稱:靜脈注射自體血清培養的自體間充質干細胞治療缺血性中風:一項單中心、隨機、開放標簽、前瞻性、3期研究。
簡要概述:本研究的目的是檢驗以下假設:患有中度至重度持續性神經功能缺損的缺血性中風患者,通過靜脈移植用中風急性期獲得的自體血清擴增的自體間充質干細胞 (MSCs) 將比接受標準治療的患者獲得更好的結果。
最后已知狀態為:招聘中
第4項:干細胞治療神經系統疾病(脊髓損傷)的3期臨床試驗
臨床試驗編號:NCT01873547

簡稱:中國脊髓損傷患者康復治療與干細胞移植療效差異(SCI-III)
簡要概述:在我國,脊髓損傷的發病率逐年上升,對于脊髓損傷后遺癥期患者的治療方法較差,雖然傳統的康復治療是脊髓損傷后遺癥期患者的常規治療手段,旨在改善患者的感覺障礙、運動障礙、自體血壓調節、排尿、排便、排汗功能障礙等神經功能障礙,但遺憾的是康復治療的效果并不理想。
康復治療可以延緩肌肉萎縮和關節僵硬的進程,但無法修復受損的神經功能。研究表明,間充質干細胞移植可以明顯改善動物脊髓損傷的神經功能,且無嚴重副作用。
這項研究將把300名患者分成三組,研究人員將使用臍帶間充質干細胞治療100名脊髓損傷患者,并跟蹤100名只接受康復治療的患者和另外100名既不接受干細胞治療也不接受康復治療的患者,以此比較兩種治療的療效。
研究完成狀態:已完成
第5項:干細胞治療神經系統疾病(脊髓損傷)的3期臨床試驗
臨床試驗編號:NCT01676441

簡稱:自體間充質干細胞治療慢性脊髓損傷的安全性和有效
簡要概述:該II/III期臨床試驗旨在評估直接移植到受損脊髓的自體間充質干細胞 (MSC) 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詳細描述:首席研究員已對頸椎脊髓損傷患者進行了自體MSCs臨床試驗。結果顯示自體MSC是安全的。這項II、III期單中心試驗旨在評估通過椎板切除術將骨髓間充質干細胞直接移植到受傷脊髓部位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手術后恢復,受試者接受4周的物理和職業治療。
招聘狀態:已終止
第6項:干細胞治療神經系統疾病(脊髓損傷)的3期臨床試驗
臨床試驗編號:NCT03935724

簡稱:一項多中心、雙盲、隨機、安慰劑對照、延遲啟動的 II/III 期研究,旨在評估神經細胞對(亞)急性脊髓損傷患者的療效和安全性。
簡要概述:這是一項多中心、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延遲啟動的II/III期臨床研究。
詳細描述:研究的第二階段重點是確定首次在人體中施用神經細胞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在第三階段,將進一步研究有效性和安全性。一旦所有患者都已入組并在第二階段接受治療,研究的第三階段招募將自動開始。第二階段和第三階段的招募期估計分別為6個月。
第二階段從招募16名可評估患者開始,隨機分為兩組,每組8名可評估患者。經過中期干預分析后,第二階段研究將擴展為第三階段研究,需要招募54名額外的可評估患者。為第三階段招募的患者將隨機分為兩組,每組27名可評估患者。
該試驗的II期和III期部分的設置相似,包括篩選期(1-2天)、隨機分組、1或2天的治療期以及1年的總隨訪期。
所有患者都將接受神經細胞治療,并在治療后至少完成6個月的隨訪。患者招募、隨機化和盲法以及主要和次要目標在II期和III期研究中是相同的。當最后一名患者完成最后一次就診時,即入組后約一年,研究即告完成。
臨床狀態:活躍,不招募。
第7項:干細胞治療神經系統疾病(帕金森病)的3期臨床試驗
臨床試驗編號:NCT03128450

簡稱:一項單組開放標簽試點研究,旨在評估人類神經干細胞鼻腔注射(ANGE-S003)對帕金森病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研究概述
簡要概述:這項試點研究將通過鼻腔給藥(一種新的給藥方式)評估研究性細胞移植療法h-NSC對帕金森病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所有患者都將接受由人類神經干細胞組成的治療。
詳細描述:h-NSC是一種由人類胎兒神經干細胞(h-NSC)組成的細胞治療劑。對于帕金森病(PD)患者,h-NSC注射將通過鼻腔方式進行。
本研究將招募12名中度至重度帕金森病患者,以相同劑量進行細胞注射治療。總療程為四周,每周注射一次。治療結束后24周內進行兩次隨訪。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評估這種新給藥方式的細胞移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總體狀況:未知狀態[最后已知狀態:受邀報名]
第8項:干細胞治療神經系統疾病(帕金森病)的3期臨床試驗
臨床試驗編號:NCT04146519

簡稱:開發并實施利用細胞技術治療帕金森病的方法。
簡要概述:使用間充質干細胞治療帕金森病患者是一種影響疾病發病機制的有前景的方法。同時,這是一個復雜且尚未充分探索的過程。自體間充質干細胞將被移植到 30名帕金森病患者身上。將評估間充質干細胞聯合和靜脈注射途徑對這些患者的運動和非運動癥狀的有效性結果,并與接受安慰劑治療的對照組的結果進行比較。
研究狀態:未知狀態
第9項:干細胞治療神經系統疾病(漸凍癥)的3期臨床試驗
臨床試驗編號:NCT01933321

簡稱:鞘內注射造血干細胞對肌萎縮側索硬化癥 (ALS) 患者的影響。
研究概述
簡要概述:ALS患者的自體細胞治療可以刺激神經可塑性,改變神經退行性過程并阻止疾病的臨床進展。
詳細描述:沒有更多詳細信息
研究狀態:已完成
第10項:干細胞治療神經系統疾病(漸凍癥)的3期臨床試驗
臨床試驗編號:NCT03280056

簡稱:一項3期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多中心研究,旨在評估NurOwn?(分泌神經營養因子的自體間充質干細胞)對ALS患者重復給藥的療效和安全性。
研究概述
簡要概述:這項研究將評估重復施用 NurOwn?(MSC-NTF 細胞)療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該療法基于自體骨髓間充質基質細胞 (MSC) 的移植,這些細胞是從患者自身骨髓中富集的,在體外增殖并誘導分泌神經營養因子 (NTF)。
自體NurOwn?(MSC-NTF 細胞)通過標準腰椎穿刺術移植回患者體內,預計神經元和神經膠質細胞將吸收移植細胞分泌的神經營養因子。
詳細描述:神經營養因子 (NTF) 是胚胎、新生兒和成人神經元的強效存活因子,被認為是ALS的潛在治療候選藥物。將多種NTF輸送到ALS患者患病神經元的直接環境中,有望提高其存活率,從而減緩疾病進展并緩解癥狀。分泌NTF的間充質基質細胞 (MSC-NTF細胞) 是一種新型細胞治療方法,旨在有效地將NTF直接輸送到ALS患者的損傷部位。
符合納入和排除標準的參與者將被隨機分組并接受骨髓抽吸。隨機分配到治療組的參與者的MSC將被誘導成MSC-NTF細胞。參與者將每兩個月接受三次NurOwn?(MSC-NTF 細胞)或匹配安慰劑的鞘內 (IT) 移植。
臨床研究狀態:已完成。
研究結果表明:NurOwn是一種基于分化方法開發的自體成體干細胞療法,該方法將骨髓間充質干細胞 (MSC) 重新編程為高度專業化的神經元支持細胞。
盡管III期試驗沒有達到主要終點,但也有一些積極因素,包括神經絲輕鏈明顯減少。
第11項:干細胞治療神經系統疾病(漸凍癥)的3期臨床試驗
臨床試驗編號:NCT04745299

簡稱:一項雙盲、隨機、多中心、安慰劑對照、平行、III期臨床試驗,評估 Lenzumestrocel(Neuronata-R?注射液)對肌萎縮側索硬化癥患者的療效和安全性。
研究概述
簡要概述:ALSUMMIT是一項雙盲、隨機、安慰劑對照、多中心、平行的III期臨床試驗,旨在評估和確認重復Lenzumestrocel(Neuronata-R?注射液)治療的療效和長期安全性。
詳細描述:肌萎縮側索硬化癥(ALS)是一種神經退行性疾病,特征為選擇性和進行性運動神經元損失。病情惡化會導致患者在2-4年內死亡,但目前尚無明確的治療方法。
根據I/II期臨床試驗(NCT01363401),兩次鞘內自體骨髓間充質干細胞(Lenzumestrocel)注射對ALS患者顯示出顯著的治療效果,且治療效果可持續至少六個月,并且是安全的。
此外,從促炎狀態到抗炎狀態的轉變,從對治療反應良好的患者注射 Lenzumestrocel后TGF-β1和MCP-1水平之間的負相關性可以看出,被認為是一種合理的有益作用機制。
本研究旨在調查以下內容。
首先,為了再次確認和評估Lenzumestrocel兩次注射(單周期)的長期療效,第1組將接受間隔26天的單周期注射。
其次,為了評估Lenzumestrocel重復注射的長期安全性和有效性,第2組將每隔26 天進行一次單周期注射,然后每三個月進行三次注射。
第3組將接受比較注射。
招聘狀態:活躍,不招募
最近,細胞療法取得了一些科學進展,可能轉化為ALS的新治療策略。在我們的I期和II期試驗之前,Lenzumestrocel和BM-MSC已被證明可行且對ALS功能衰退具有臨床益處。然而,目前尚無確鑿證據表明干細胞療法對ALS患者病程有影響。
第12項:干細胞治療神經系統疾病(多發性硬化癥)的3期臨床試驗
臨床試驗編號:NCT04047628

簡稱:最佳可用療法與自體造血干細胞移植治療難治性復發性多發性硬化癥的多中心隨機對照試驗 (ITN077AI)
研究概述
簡要概述:這是一項多中心前瞻性盲法隨機對照試驗,共有156名參與者參加,比較自體造血干細胞移植 (AHSCT) 治療策略與治療難治性復發性多發性硬化癥 (MS) 的最佳可用療法 (BAT) 治療策略。參與者將按1比1 (1:1) 的比例隨機分配。
所有參與者將在隨機分組后 (第0天,第0次訪問) 接受72個月的隨訪。
詳細描述:這項為期六年的研究招募的參與者重點關注盡管接受治療但仍處于活躍狀態的多發性硬化癥 (MS)。本研究將比較高劑量免疫抑制后進行自體造血干細胞移植 (AHSCT) 與最佳可用療法 (BAT) 在治療復發性MS方面的效果。
臨床研究狀態:招聘患者中
第13項:干細胞治療神經系統疾病(亨廷頓舞蹈癥)的3期臨床試驗
臨床試驗編號:NCT06097780

簡稱:NestaCell?治療中度亨廷頓氏病的III期療效和安全性
研究概述
簡要概述:亨廷頓氏病 (HD) 是一種罕見的神經退行性疾病,由第4號染色體上的 HTT基因中CAG三核苷酸重復增加引起。全球患病率估計為每100,000人中有2.71例。
布坦坦研究所與Cellavita合作研究了人類牙髓干細胞 (hDPSC) 在治療亨廷頓氏病方面的應用。NestaCell?就是基于這些細胞開發的產品,這些細胞表達高水平的 BDNF,這是神經元存活的重要神經營養因子。
臨床前測試表明,NestaCell?分布到包括中樞神經系統在內的多個器官,并且在大鼠毒理學測試中耐受性良好。
在I期 (SAVE) 和II期 (ADORE) 臨床試驗中,NestaCell?被用于治療亨廷頓氏病患者。結果表明,與安慰劑相比,運動評分和功能能力顯著改善,顯示出臨床顯著的益處。
NestaCell?還表現出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與產品相關的不良事件很少。結果支持以下結論:在測試劑量范圍內,NestaCell?對HD患者是安全且耐受性良好的。
臨床研究狀態:尚未招募
第14項:干細胞治療神經系統疾病(亨廷頓舞蹈癥)的3期臨床試驗
臨床試驗編號:NCT04219241

簡稱:針對亨廷頓病患者使用Cellavita-HD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評估的臨床擴展研究。(ADORE-EXT)
簡要概述:Cellavita-HD是一種治療亨廷頓氏病的干細胞療法。這是一項開放標簽、單一治療、延伸研究,旨在評估Cellavita-HD靜脈注射對參與ADORE-DH試驗的亨廷頓氏病患者的長期安全性和有效性。
詳細描述:這項延伸研究將包括參與第二階段研究的受試者,以評估Cellavita-HD靜脈注射對亨廷頓氏病患者的劑量反應(最多35名受試者)。
由于這是一項開放式場景的延伸研究,受試者將接受上一次臨床試驗(ADORE-DH)中測試的最大劑量,相當于計劃的每個治療周期6×10^6細胞/體重范圍。在24個月內,受試者將接受計劃的總劑量,分為每個周期三次給藥(2×10^6細胞/體重范圍),每30天一次。
通過將第24個月研究結束時的UHDRS總分與基線分數進行比較,將驗證Cellavita-HD產品靜脈注射對亨廷頓氏病臨床進展的有效性。將通過UHDRS量表的功能狀態、總功能能力、功能獨立性、精神癥狀和認知數據來評估療效的次要證據。
此外,還將評估臨床惡化、體重指數(BMI)變化、自殺企圖風險和神經系統影像改善的相關數據。安全性評估將包括受試者在研究期間經歷的不良事件的發生率和分類。
臨床研究狀態:未知狀態。
寫在最后:回顧干細胞治療神經系統疾病的發展歷程,從最初的理論設想,到如今14項3期臨床試驗的穩步推進,這無疑是醫學領域的偉大跨越。它不僅體現了人類對生命科學的不懈探索,更彰顯了醫學科技造福人類的無限可能。干細胞治療正以其獨特優勢,為神經系統疾病治療注入新活力。我們堅信,在科學的指引下,干細胞治療必將成為守護人類神經健康的堅固防線,為全球醫療事業發展書寫輝煌篇章 。
主要參考資料來源網站:https://clinicaltrials.gov/
免責說明:本文僅用于傳播科普知識,分享行業觀點,不構成任何臨床診斷建議!杭吉干細胞所發布的信息不能替代醫生或藥劑師的專業建議。如有版權等疑問,請隨時聯系我。
掃碼添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