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胞療法的新紀元已經到來,尤其是干細胞移植技術,憑借其卓越的再生能力和顯著的臨床效果,成為了無數患者心中的“希望之光”。近期,北京將干細胞治療正式納入醫保體系,為干細胞產業的蓬勃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推動,為這一前沿醫療技術注入了新的活力。
北京醫保新政:干細胞移植為12種重疾保駕護航
2024年11月6日,北京醫療保障局正式發布了《關于調整完善本市基本醫療保險造血干細胞移植醫療費用報銷政策的通知》(京醫保發[2024]16號)。這一新政將造血干細胞移植技術適用的12種重大疾病,包括急性白血病、慢性白血病、淋巴瘤、多發性骨髓瘤以及重型地中海貧血、再生障礙性貧血等罕見病,正式納入醫保報銷范疇。
- [主題分類]衛生、體育/醫藥管理
- [發文字號]京醫保發[2024]16號
- [有效性]現行有效
- [發布日期]2024-11-06
- [廢止日期]
- [成文日期]2024-11-06
- [實施日期]2024-11-06
- [發文機構]北京市醫療保障局

造血干細胞移植醫保報銷范圍擴大,涵蓋12類適應證
造血干細胞移植是治療多種重大疾病的有效手段,費用昂貴,但可能對患者的生命產生決定性影響。此次政策調整擴大了適應癥的范圍,涵蓋了包括急性白血病、慢性白血病在內的12類重大疾病,使更多患者的造血干細胞移植費用能夠得到醫保的支持。這些適應證包括:
1.急性白血病
2.慢性白血病
3.淋巴瘤
4.多發性骨髓瘤
5.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
6.再生障礙性貧血
7.嗜血細胞綜合征/噬血細胞綜合征
8.陣發性睡眠性血紅蛋白病/陣發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癥
9.重型地中海貧血
10.重度骨髓型放射病
11.其他某些惡性腫瘤(骨髓增殖性腫瘤、神經母細胞瘤、髓母細胞瘤、腎母細胞瘤、橫紋肌肉瘤)
12.部分遺傳病、先天性疾病及代謝性疾病(先天性骨髓衰竭綜合征、原發性免疫缺陷病、先天性造血異常、先天性遺傳代謝病、慢性活動性EB病毒感染、EB病毒相關淋巴增殖性疾病、異常血紅蛋白病)

這12類疾病覆蓋了多種嚴重且難治的血液、免疫、代謝類疾病。通過納入醫保報銷,更多患者將獲得基本醫療保障的支持,有效減輕其經濟負擔。
這一政策的出臺,不僅是對干細胞移植技術的極大肯定,更是無數患者家庭的福音。干細胞移植,特別是造血干細胞移植,對于上述疾病的治療具有關鍵作用,甚至被譽為“最后的救命稻草”。據統計,接受造血干細胞移植的患者5年生存率顯著提高,生活質量得到極大改善。而此次納入醫保,將極大地減輕患者家庭的經濟負擔,讓更多人能夠享受到這一先進醫療技術的福祉。
更重要的是,北京醫保局的這一舉措,勢必將推動全國其他省市醫保單位跟進,將干細胞移植納入醫保報銷范疇,形成全國性的示范效應。這不僅是醫療政策的進步,更是醫療公平的體現,讓更多人能夠享受到科技進步帶來的健康紅利。

上海科委發力:四大舉措推動干細胞產業全面發展
與此同時,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也宣布將采納政協提案建議,投入更多資源,推動干細胞產業全面發展。這一決定在政策、技術、科普、監管四大領域制定了詳盡的措施,為干細胞治療的未來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在政策方面,上海市科委制定了《上海市促進細胞治療科技創新與產業發展行動方案(2022—2024年)》,將干細胞和組織功能修復列入基礎前沿領域,并給予大量資金支持。預計2024年對干細胞領域的資助金額將超過5000萬元,用于支持創新項目和技術研發。
在技術研究方面,上海市科委將資源投入到體外人工器官支持系統、干細胞移植全程示蹤、干細胞衰老過程表觀遺傳機制等關鍵領域,為干細胞治療的未來發展提供“硬核”技術支撐。同時,市科委還重點支持了“胰島組織重建”等項目,為干細胞在糖尿病等代謝類疾病的治療中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
在科普推廣方面,上海市科委通過一系列高質量的科普視頻、線下活動以及多平臺新媒體的傳播,讓干細胞技術走進大眾視野。數據顯示,市科委支持制作的干細胞科普視頻已覆蓋數十萬人次,線下活動參與人數超過16萬。這種“潤物細無聲”的科普推廣,為干細胞行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民眾基礎。

在監管方面,上海市科委與市藥品監管局緊密合作,制定了一系列適用于干細胞治療的標準和規范,確保產品質量和生產工藝的安全可控。同時,市科委還采用“全程服務”模式,對干細胞產品的申請人提供一站式支持,極大地提升了審批效率。
細胞療法的未來:更多疾病有望納入醫保范疇
隨著干細胞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政策的持續推動,未來將有更多疾病納入干細胞療法醫保報銷范疇。干細胞療法以其對多種疾病的“跨界”療效而被廣泛關注,不僅在血液疾病中取得了顯著成效,還在糖尿病、心肌梗死、關節炎等慢性病治療中展現了巨大的潛力。
根據《干細胞研究與治療》期刊的數據顯示,干細胞療法在一些慢性病領域的臨床研究已經展現出令人驚訝的效果。預計未來5-10年內,干細胞有望成為部分慢性病治療的主流手段。這一趨勢令人期待,更多患者將因此受益。
同時,細胞療法中的免疫細胞療法,如CAR-T等,也在血液疾病和其他領域取得了顯著療效。這些新興醫療技術的不斷涌現,為患者提供了更多治療選擇,也為醫療行業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結語:科技的力量,為健康護航
北京和上海兩地政府的這一系列舉措,無疑為細胞治療的發展注入了強勁的動力。從政策扶持到基礎研究,從全民科普到嚴格監管,每一步都在為細胞治療的推廣與落地鋪平道路。未來,細胞治療或許不僅是生命醫學的前沿,更將成為每個人生活中的“健康伙伴”。
我們有理由相信,隨著科技的進步和政策的推動,細胞治療將逐步走入尋常百姓家,為更多受者帶來希望和信心。這不僅是科技的勝利,更是人類健康的福音。
免責說明:本文僅用于傳播科普知識,分享行業觀點,不構成任何臨床診斷建議!杭吉干細胞所發布的信息不能替代醫生或藥劑師的專業建議。如有版權等疑問,請隨時聯系我。?
掃碼添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