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關于“干細胞可以治好糖尿病”的消息在網絡上頻頻出現,甚至有一些機構打著“根治1型糖尿病”的旗號收取高額費用,讓不少患者心動又疑惑:究竟是醫學突破還是精心設計的騙局?
其實要搞清楚這個問題,不妨先回到疾病本身:1型糖尿病治療到底難在哪?目前干細胞療法的真實進展又到了哪一步?
本文將從科學原理、真實案例、臨床挑戰到監管現狀,系統拆解干細胞治療1型糖尿病的真相,幫助患者理性判斷:在追逐“治愈希望”的路上,如何避免踩中虛假宣傳的陷阱,真正抓住科學進步的曙光。

干細胞治療1型糖尿病是騙局嗎?一文看清現狀與真相
1型糖尿病的治療現狀:終身依賴胰島素的困境
1型糖尿病(T1D)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 ——說白了,就是人體免疫系統“認錯了人”,把胰腺里分泌胰島素的β細胞當成敵人攻擊,導致胰島素徹底 “斷供”。全球4.2億糖尿病患者中,約5%-10%是1型糖尿病,我國患者超過100萬。
這類患者從確診那天起,就必須每天注射胰島素或佩戴設備,否則會面臨酮癥酸中毒等致命風險。但就算天天打針、測血糖,現有治療也有兩大硬傷:
一是胰島素注射或泵治療只能“模擬”胰腺功能,做不到完全精準(比如餐后血糖容易飆高,半夜可能低血糖);
二是無法阻止自身免疫對殘存β細胞的持續破壞,30%以上的患者在患病10年后會出現視網膜病變、腎衰竭等并發癥。
相關閱讀:干細胞療法vs胰島素泵|1型糖尿病的未來治療方向對比
干細胞療法治療1型糖尿病的原理
干細胞療法的思路其實很直觀:既然患者的胰島β細胞被免疫系統摧毀了,那就通過干細胞再造一批新的來替代。這種方法正好瞄準了1型糖尿病的兩大核心問題——一是胰島細胞的大量丟失,二是免疫系統的持續攻擊。
在細胞替代路線方面,研究人員嘗試把多能干細胞一步步分化成能分泌胰島素的β細胞,再移植到患者體內,重建類似天然胰腺的功能,就像裝上一個“生物胰島素泵”。
在免疫調節路徑方面,像間充質干細胞這類細胞就派上了用場,干細胞可以通過分泌信號分子或直接作用,幫助抑制異常的免疫反應,給新舊β細胞提供一個更安全的生存環境,避免再遭免疫系統攻擊。
詳情請瀏覽:重磅解讀:干細胞如何修復1型糖尿病?3大核心作用機制全解析
最新研究進展:希望正在出現
案例1:zimislecel干細胞療法突破:83%重癥糖尿病患者完全停用胰島素
2025年6月20日,福泰制藥(Vertex)在美國糖尿病協會(ADA)科學年會上震撼發布FORWARD-101臨床試驗的1/2/3期的最新研究結果,并更新了1/2期試驗的最新臨床數據,相關結果發表在國際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志》上。[1]
該研究聚焦于zimislecel(原名VX-880),一種基于干細胞的完全分化胰島細胞療法,旨在治療伴有低血糖意識障礙和嚴重低血糖事件(SHE)的1型糖尿病(T1D)患者。

在FORWARD-101最新臨床試驗中,12名接受單次全劑量Zimislecel輸注的患者接受了至少1年的隨訪,結果顯示:
所有12名參與者均表現出內源性胰島素分泌(通過C肽評估)的恢復,嚴重低血糖事件的消失,以及血糖控制達標(HbA1c<7%,TIR>70%)。
該療法顯著減少了所有患者的外源胰島素的使用量,平均每位患者都減少了92%,并且在83%(10例)患者中完全消除了外源胰島素的使用需求。
與VX-880使用相關的不良事件與典型的胰島輸注和現有免疫抑制藥物方案一致,未在任何受試者中觀察到額外的不良癥狀。
試驗結果表明,Zimislecel在1型糖尿病治療中展現出革命性潛力:不僅在1年內顯著減少甚至停用外源胰島素(平均減少92%),同時血糖穩定、低血糖風險消失。10人完全擺脫胰島素注射,安全性良好,不良反應與常規治療相當。這一突破為糖尿病患者提供了“擺脫每日注射”的新希望,未來或成為治療的重要選擇。
詳情請瀏覽:突破性干細胞療法Zimislecel:83%重癥糖尿病患者停用胰島素超一年
案例2:全球首例!干細胞療法讓1型糖尿病患者擺脫胰島素依賴長達1年
2025年7月26日,知名醫學期刊雜志《世界干細胞雜志》上發表了一篇名為《首個干細胞療法使1型糖尿病患者恢復胰島素依賴性:醫學里程碑》的文獻綜述。[2]

重點介紹了南開大學醫學院天津第一中心醫院器官移植中心移植醫學研究所的王樹森等人發表的全球首例使用自體誘導多能干細胞衍生的胰島樣細胞實現擺脫胰島素依賴的病例。
患者是一名25歲的1型糖尿病 (T1D) 女性,在接受自體iPSC衍生的胰島樣細胞后,三個月內實現了胰島素依賴。在往后的長期隨訪表明,在接受重編程自體干細胞移植后兩個半月內,她開始產生足夠的胰島素,無需額外胰島素即可生存。她的血糖水平在一天中超過98%的時間里穩定在目標范圍內,并且已經維持了一年多。
綜上所述,2025年無論是Vertex的Zimislecel,還是中國團隊的自體iPSC臨床突破,都從不同路徑證明了干細胞療法在1型糖尿病中的巨大潛力。它們讓人們看到了“擺脫每日胰島素注射”的真實希望,相信不久的未來,干細胞療法能為糖尿病患者帶來新的治療希望。
相關閱讀:2025年干細胞治療1型糖尿病最新臨床進展,治愈已觸手可及(截至8月)
干細胞治療的現實問題與局限
盡管干細胞治療1型糖尿病的研究取得了顯著的進展,但干細胞治療糖尿病仍面臨諸多挑戰:
1. ?技術門檻高,風險尚未完全解決?:干細胞來源、培養和移植方法還沒統一標準,分化成胰島細胞過程復雜,且需長期用免疫藥防排斥,可能增加感染風險。
2.治療費用高昂?:目前干細胞治療屬于自費項目,價格較高:單次治療費用約3萬-10萬元,完整療程(3次)需要10萬-30萬元,醫保不覆蓋,所有費用需患者自行承擔。
3.個體差異:干細胞治療的效果因人而異,主要取決于糖尿病類型、病程長短、胰島功能殘留情況以及是否已有并發癥,因此并不是所有人打干細胞都是有效果的。
辨別真偽,識別科學探索與商業騙局
那么,干細胞治療是不是騙局?答案是:干細胞療法本身不是騙局,但市面上很多打著干細胞旗號的治療可能是騙局。

1. 虛假宣傳的常見手法
警惕“包治愈”“一針見效”等絕對化宣傳。干細胞不是神藥,效果因人而異,實際上干細胞治療并非打一針就痊愈,而是一個漸進的過程,通常需要2-3次輸注,效果更穩定。
警惕費用過高或過低。過高(如十幾萬一針)或過低(幾千塊一針)都要警惕,大概率有問題。
高價 “私人定制” 陷阱:一些中介機構打著 “國外先進技術” 旗號,收取數十萬費用進行所謂 “干細胞移植”,實則可能注射的是生理鹽水或未經處理的細胞。
2.如何識別正規的機構
查詢注冊信息:正規臨床試驗會在ClinicalTrials.gov等平臺注冊,有明確編號、研究方案和倫理審查批號。
機構資質:選擇有資質、能說清細胞來源的機構,細胞應經過嚴格篩查和質量控制。
查看價格是否合理:對于那些收費極高又承諾效果的“臨床試驗”,需要保持警惕,正規的臨床研究通常不會向參與者收取高額費用。
咨詢專業醫生:在接受任何新療法之前,先咨詢內分泌科專業醫生的意見。
未來展望,科學價值與臨床轉化
干細胞療法的探索絕不是空談,它已經在臨床研究中展現了改變1型糖尿病治療模式的可能性。但目前,它更像是“科研前沿”,而不是“隨時可以買的成熟療法”。
未來,如果能解決免疫排斥、降低成本,并在更大規模人群中驗證安全性,干細胞療法或許真的能讓患者擺脫針管,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功能性治愈”。
結語
干細胞治療1型糖尿病,不是騙局,但距離“全民可用的治愈手段”還有不短的距離。患者需要警惕虛假宣傳,避免花錢買希望;同時也可以保持謹慎的樂觀,關注正在進行的臨床研究。科學的腳步或許比廣告慢,但一旦跨越瓶頸,才是真正能改變命運的力量。
參考資料:
[1]https://www.nejm.org/doi/10.1056/NEJMoa2506549
[2]Kumar D, Tanwar R, Gupta V. First-ever stem cell therapy restores insulin independence in type 1 diabetes: A medical milestone. World J Stem Cells. 2025 Jul 26;17(7):106856. doi: 10.4252/wjsc.v17.i7.106856. PMID: 40740535; PMCID: PMC12305139.
免責說明:本文僅用于傳播科普知識,分享行業觀點,不構成任何臨床診斷建議!杭吉干細胞所發布的信息不能替代醫生或藥劑師的專業建議。如有版權等疑問,請隨時聯系我。
掃碼添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