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有數億人受干眼癥困擾,傳統治療方法效果有限,干細胞療法為中重度患者帶來了新希望。
干眼癥(DED)是一種常見的眼表疾病,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特別是繼發于干燥綜合征(SS)的干眼癥,通常更為嚴重且治療更具挑戰性。
干細胞治療干眼癥:療效與安全性分析|隨機臨床試驗結果
近期,M?ller-Hansen等研究團隊在《ELSEVIER》期刊發表了一項重要臨床試驗,評估了同種異體間充質干細胞(MSCs)治療繼發于干燥綜合征的干眼癥患者的臨床療效與安全性。

01 研究設計與方法
這項隨機臨床試驗共納入了54名繼發于干燥綜合征的嚴重干眼癥患者,并將其分為三組:
- 干預組(n=20):在接受單眼淚腺(LG)注射同種異體間充質干細胞
- 載體組(n=20):接受活性比較劑(Cryostor? CS10)注射
- 觀察組(n=14):僅接受潤滑滴眼液治療
研究采用多種評估指標,包括眼表疾病指數(OSDI)、無創角膜曲率儀淚膜破裂時間(NIKBUT)、席爾默測試和淚液滲透壓測量,全面評估治療效果。

02 主要療效指標結果
眼表疾病指數(OSDI)改善
OSDI是評估干眼癥狀及其對視力相關生活質量影響的重要工具:
干預組:基線OSDI評分為39.8分,治療后1周顯著下降16.6分,且在12個月隨訪期間保持穩定
載體組:基線OSDI評分為49.0分,治療后1周下降21.2分,同樣在12個月內保持穩定
觀察組:OSDI評分在12個月隨訪期內無顯著變化(圖3)。

淚膜穩定性顯著提高
無創角膜曲率儀淚膜破裂時間(NIKBUT)測量顯示:
- 干預組:首次NIKBUT和平均NIKBUT均顯著增加,4周時達到峰值(首次NIKBUT平均增加6.48秒,平均NIKBUT增加6.54秒)
- 12個月時仍保持良好效果(首次NIKBUT平均增加5.51秒,平均NIKBUT增加4.13秒)
- 載體組和觀察組:未發現顯著改善,觀察組甚至出現NIKBUT值下降(圖4)。

淚液分泌量增加
席爾默測試評估淚液分泌量:
- 基線時所有組平均席爾默測試評分均為3mm
- 治療后4個月,干預組顯著增加至3.55mm,載體組增加至3.8mm
- 效果在12個月隨訪期間保持穩定(圖5)。

淚液滲透壓降低
淚液滲透壓是衡量干眼嚴重程度的重要客觀指標:
- 基線時所有組平均淚液滲透壓為314 mosm/l
- 治療后12個月,干預組平均下降12.38 mosm/l
- 載體組僅略有下降,觀察組無顯著變化
03 安全性表現良好
在隨訪期間,未觀察到任何嚴重不良反應(SAR)。
部分患者報告了輕微癥狀,包括眼眶周圍水腫、注射部位疼痛和暫時性視力模糊,這些癥狀均通過常規處理迅速緩解,未影響治療進程。
04 作用機制探討
間充質干細胞治療干眼癥可能通過多種機制發揮作用:
- 免疫調節作用:調節眼表炎癥反應,減少免疫細胞浸潤
- 促進組織修復:分化為角膜上皮細胞或促進 endogenous 細胞增殖
- 神經保護作用:改善角膜神經支配,促進淚液分泌反射
- 旁分泌效應:分泌多種生長因子和細胞因子,促進眼表環境穩定
05 臨床意義與前景
該項研究為干細胞治療干眼癥提供了等級較高的臨床證據(隨機對照試驗),表明淚腺內注射同種異體MSCs可顯著改善繼發于干燥綜合征的嚴重干眼癥患者的多項指標。
值得注意的是,載體組(Cryostor? CS10)也在某些指標上顯示出改善效果,提示注射操作本身或載體溶液可能具有一定的治療效應,這需要在未來研究中進一步探討。
06 研究局限性與發展方向
本研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樣本量相對較小,隨訪時間有限(12個月),缺乏不同劑量組的比較。
未來研究應當探索:最佳細胞劑量、多次注射是否增效、治療時機選擇以及與其他治療方法聯合應用的策略。
總 結:與觀察組相比,在患者淚腺注射MSCs和Cryostor? CS10后,干預組和載體組均觀察到DED的主觀和客觀體征以及癥狀的改善。此外,還觀察到注射MSCs促進了淚膜穩定性的增加。
?參考資料:
Michael M?ller-Hansen, Ann-Cathrine Larsen, Anne K. Wiencke, Lene Terslev, Volkert Siersma, Tobias T. Andersen, Adam E. Hansen, Helle Bruunsgaard, Mandana Haack-S?rensen, Annette Ekblond, Jens Kastrup, Tor P. Utheim,
Steffen Heegaard. Allogeneic mesenchymal stem cell therapy for dry eye disease in patients with Sj¨ogren’s syndrome: 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https://doi.org/10.1016/j.jtos.2023.11.007.
免責說明:本文僅用于傳播科普知識,分享行業觀點,不構成任何臨床診斷建議!杭吉干細胞所發布的信息不能替代醫生或藥劑師的專業建議。如有版權等疑問,請隨時聯系我。
掃碼添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