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臟是人體最大的內臟器官。它有很多作用,包括清除血液中的毒素、幫助消化食物和抵抗感染。它是人體中唯一可以在受損后自行再生的器官。

在肝臟中發揮作用的細胞稱為肝細胞。平均而言,每個肝細胞的壽命約為200至300天。在健康的肝臟中,肝細胞可以分裂以復制自身。這意味著它們可以替換死亡的細胞,甚至可以修復某些類型的損傷。
如果肝臟嚴重受損,另一種類型的肝細胞可能會出手相救:這些細胞稱為肝祖細胞 (HPC)。HPC被認為是肝臟的常駐干細胞,具有制造新肝細胞的潛力。然而,科學家們仍在研究究竟什么是HPC、它們如何工作以及我們如何才能讓它們更有效地產生肝細胞。

一塊包含肝細胞和卵圓細胞的小鼠肝臟。卵圓細胞被認為是肝臟的干細胞。它們似乎只在某些情況下才會變得活躍,例如當肝細胞無法修復損傷時。
慢性肝病出了什么問題
在慢性肝病中,大量的肝損傷會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發生。正常修復過程受損,肝臟形成疤痕(也稱為肝硬化)。肝硬化患者目前唯一可用的治療方法是肝移植。然而,移植很昂貴,這個過程需要終生免疫抑制,而且沒有足夠的器官捐獻者來治療所有患者。因此,必須為肝硬化患者尋找替代療法。

一塊病鼠肝;紅色染色表明有疤痕
由此我們知道了什么?
肝臟是人體中唯一能夠在受損后自行再生的內臟器官。
在慢性肝病中,肝臟長期受損會導致疤痕組織積聚,從而限制肝臟發揮功能和自我修復的能力。目前唯一可用的治療方法是肝移植。研究人員已經在實驗室成功地使用干細胞制造了新的肝細胞,未來可能用于治療肝病。肝臟疾病的干細胞療法
除了肝移植,目前還沒有批準用于臨床的慢性肝病的常規療法或干細胞療法。然而,從長遠來看,干細胞可能會提供開發新治療方法的能力:
初步臨床試驗已經在將新肝細胞移植到患者肝臟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功。然而,這種方法有幾個很大的障礙。這些新細胞附著(或植入)到肝臟中的幾率通常很低。此外,移植細胞容易受到免疫系統的攻擊/排斥(移植排斥)。這種治療的最大問題是該過程需要大量新細胞用于移植,而這些細胞不容易獲得。
關于最后一個問題,干細胞,例如誘導多能干細胞 (iPSCs),與新的培養技術相結合,可以為創造足夠的用于移植的新肝細胞提供重要幫助。使用iPSC來創建新的肝細胞也可能有助于避免免疫系統的攻擊,因為iPSC可以由取自患者的細胞制成,例如他們的皮膚細胞。
研究人員正在努力更準確地識別肝干細胞 ,并了解如何將它們用于治療患者。研究人員目前正致力于建立新技術,以從供體組織中識別、分離和擴增肝干細胞以進行移植。

干細胞如何治療肝病?
了解疾病:正在進行研究以更好地了解健康的肝臟。研究人員想了解肝臟中的干細胞如何能夠再生肝組織。有可能開發出利用肝臟干細胞再生肝臟的天然能力的治療方法。
開發新藥:科學家們還在開發更有效的方法,在實驗室中從干細胞中培養出大量肝細胞(肝細胞)。這樣的研究不僅對潛在的新療法有用。在短期內,實驗室培養的肝細胞可能在新藥開發和人工肝支持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更換丟失的細胞:正在研究使用干細胞產生用于移植到肝臟的新肝細胞的治療方法。必須做更多的工作來確保產生的肝細胞安全可靠。

2005年,德國學者首次將干細胞用于肝病治療,證實干細胞可以促進肝臟再生。隨后,國內外學者進行了大量干細胞移植治療肝臟疾病的臨床探索研究。
2014年,中華醫學會醫學工程學分會干細胞工程學組發布了我國第1個干細胞移植規范化治療失代償期肝硬化的專家共識。共識發布以來,干細胞移植治療失代償期肝硬化的臨床證據不斷積累。
2021年8月6日,臨床肝膽病雜志發布了《干細胞移植規范化治療肝硬化失代償的專家共識(2021)》。由中華醫學會醫學工程學分會干細胞工程學組組織有關專家對干細胞移植規范化治療失代償期肝硬化進行論證,更新共識,以期對今后的干細胞移植治療失代償肝硬化的臨床工作提供參考和指導。

為了進一步規范化、科學化和標準化我國干細胞移植治療失代償期肝硬化的臨床研究,中華醫學會醫學工程學分會干細胞工程學組組織有關專家對干細胞移植規范化治療失代償期肝硬化進行論證,更新共識,以期對今后的干細胞移植治療失代償肝硬化的臨床工作提供參考和指導。
該共識囊括了干細胞移植治療肝硬化失代償期的臨床應用規范以及干細胞移植治療肝硬化失代償期的研究重點。
截止目前,國內已經有8個與肝臟疾病相關的干細胞臨床研究項目通過備案。
| 序號 | 備案項目 | 承擔單位 |
| 1 | 人臍帶MSC治療失代償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臨床研究 |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 |
| 2 | 人臍帶MSC治療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失代償期的臨床研究 | 武漢大學中南醫院 |
| 3 | 人臍帶源MSC治療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代償期)隨機雙盲對照臨床研究 | 武漢大學人民醫院 |
| 4 | 臍帶MSC對乙肝肝硬化失代償期患者肝再生作用的臨床研究 | 蘭州大學第一醫院 |
| 5 | 宮血干細胞治療肝功能衰竭的臨床研究 |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 |
| 6 | 宮血干細胞治療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償期的臨床研究 | 樹蘭(杭州)醫院 |
| 7 | 宮血干細胞治療酒精性肝硬化失代償期的臨床研究 | 海南省人民醫院 |
| 8 | 臍帶間充質干細胞移植治療乙肝后終末期肝硬化的單中心、前瞻性臨床研究 | 四川省人民醫院 |
干細胞治療肝病的挑戰是什么?
進行肝移植時,將供體肝臟放入受體體內。身體可能無法識別移植的肝臟并將細胞視為潛在有害的風險。這可能會觸發患者的免疫系統攻擊移植的細胞——這一過程被稱為“移植排斥”。肝移植需要患者服用抑制免疫系統的藥物,這樣身體才不會排斥移植。
在此期間,由于免疫系統功能不佳,患者的身體更容易受到其他感染或感冒的影響。研究人員正在尋找使各種移植物更能抵抗免疫排斥反應的新方法。?
許多干細胞治療可能會避免免疫排斥問題;然而,仍需開展大量工作以確保干細胞治療能夠產生可靠且可預測的肝細胞,這些肝細胞對于足夠大的移植而言是安全的。
說明:本文僅用于傳播科普知識,分享行業觀點,不構成任何臨床診斷建議,如有版權等疑問,請隨時聯系我。
本資料單最初由Caroline Pope創建 。
2010年由David Hay、 David Tosh 和 Clare Blackburn審閱 。
David Hay于2015年審查和更新。
2018年由Ryan Lewis編輯。
由Philip Starkey Lewis和Benjamin Dwyer于2019年審查和更新。
掃碼添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