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 什么是ALS?
- 漸凍癥如何影響身體
- 漸凍癥預期壽命
- 治療
- 并發癥
- 提高生活質量
肌萎縮側索硬化癥(ALS) 的預期壽命各不相同,但被診斷患有漸凍癥的人預計可以存活2至5年。不過,有些 漸凍癥患者確實可以存活更久。約10%的患者可以存活10年,5%的患者可以存活20年或更久。
漸凍癥無法治愈,但有些治療方法可以減緩身體機能的喪失,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
本文簡要介紹了漸凍癥診斷的含義,以及漸凍癥進展和并發癥的預期情況。
漸凍癥預期壽命:預后和治療方案

什么是ALS?
漸凍癥是一種影響大腦、脊髓和肌肉活動的神經退行性疾病。它也被稱為盧格里格氏癥,以1941年死于漸凍癥的一名棒球運動員的名字命名。
神經退行性疾病有不同的分類,其中漸凍癥被定義為轉錄激活反應DNA結合蛋白43(TDP-43)蛋白病。描述蛋白質功能異常,導致肌肉無力和萎縮等癥狀。
漸凍癥還具有其他亞型,具體取決于其在體內的演??變方式以及最初影響的位置。例如,延髓性漸凍癥與頭部和頸部無力以及不太積極的預后有關(預期壽命可能為兩年或更短)。
脊髓疾病的影響始于四肢,一些不斷發展的證據表明,在治療上,它們可能被視為兩種不同的疾病。
兩種類型的漸凍癥源自不同的遺傳途徑,但遺傳因素只是漸凍癥形成的一個因素。需要進行更多研究才能完全了解漸凍癥的病因。
漸凍癥如何影響身體
早期癥狀包括:
除了最初的癥狀外,漸凍癥還會繼續發展。患者通常難以舉起東西或用手完成任務。他們的平衡和步態會發生變化,絆倒和摔倒的風險增加。工作、學校、家庭和愛好都成為挑戰。隨著時間的推移,漸凍癥的影響包括:
- 站立和行走困難
- 無法起床
- 飲食和營養問題
- 語言和演講方面的挑戰
漸凍癥患者通常因呼吸肌肉癱瘓而導致呼吸衰竭,從而導致死亡。無創和有創通氣均可緩解呼吸困難,但 漸凍癥病情仍會持續惡化。
患有漸凍癥的人也常常會感到焦慮和抑郁,因為他們仍然意識到自己的病情。患有漸凍癥的人很少出現類似癡呆癥的癥狀。
有些人既不完全屬于脊髓亞型,也不完全屬于延髓亞型,而是會出現其他癥狀。約5%的人患有漸凍癥,會出現呼吸困難、晨間頭痛、情緒變化和睡眠中斷等癥狀。
漸凍癥預期壽命
漸凍癥的預后很差。漸凍癥是一種漸進性疾病,80%的患者會在五年內死亡。
影響預期壽命的因素
漸凍癥可以被認為是家族性(遺傳影響)或散發性,這意味著沒有已知原因。研究表明,與散發性漸凍癥病例相關的環境因素包括:
- 接觸有毒物質
- 感染因子
- 病毒
- 身體創傷
- 不良的飲食習慣
- 吸煙
研究人員越來越多地發現特定基因與特定類型的漸凍癥有關的證據,其中C9orf72基因是最常見的罪魁禍首,在家族中高達40%的病例中存在這種基因。它還與6%的散發病例有關。其他因素包括:
- 年齡:患者多在40至70歲之間確診,平均年齡為55歲。
- 性別:出生時被指定為男性的人面臨的風險更大,但隨著年齡的增長,差異會減小。
- 種族:白人被診斷患有漸凍癥的幾率比黑人高。
這些因素中的任何一個都可能對特定的漸凍癥診斷產生影響,并影響預期壽命。另一個因素是獲得準確診斷所需的時間,平均在出現第一個癥狀后11個月。早期診斷會影響治療和預后。
漸凍癥預期壽命的變化
天體物理學家斯蒂芬·霍金患漸凍癥的時間比任何其他已知患者都要長。他于1963年被診斷出患有漸凍癥,并存活了55年。根據漸凍癥協會的數據,患有漸凍癥的人的平均預期壽命為3年。然而,每個人的預期壽命差異很大:
- 20%存活5年或更長時間
- 10%存活10年或更長時間
- 5%可存活20年或更久
治療
雖然漸凍癥無法治愈,也無法完全阻止病情進展,但有些治療方法可以延長壽命并提高生活質量。
藥物
用于治療漸凍癥的藥物包括:
- Rilutek(利魯唑)自1995年開始使用,隨機雙盲臨床試驗表明,它可以延長預期壽命約兩到三個月,但并不能緩解癥狀。這種藥物在液體形式時也被稱為Tiglutek,在用作口腔薄膜時被稱為Exservan,這兩種藥物都更適合吞咽困難的人服用。
- Radicava(依達拉奉)是一種自由基清除劑,于2017年獲批。在獲得許可的3期試驗中,該藥物使研究中一組非常特殊的人群的身體機能下降減少了33%。然而,研究人員警告說,這些結果可能并不適用于所有漸凍癥患者。
- Nuedexta(氫溴酸右美沙芬硫酸奎尼丁)可能有助于改善延髓運動功能(對言語和吞咽很重要)。特別是,它可能有助于更好地控制言語,減少停頓,但還需要更多的研究。
- Qalsody??(tofersen) 于2023年獲批用于治療超氧化物歧化酶1(SOD1) 基因突變的漸凍癥成人患者。在一項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試驗中,接受Qalsody治療的患者神經損傷和神經退化程度低于接受安慰劑治療的患者。Qalsody已通過加速審批途徑獲批,并將進行持續臨床試驗以確認其臨床益處。
干細胞治療
干細胞治療漸凍癥(ALS)的原理主要基于以下幾個方面:
- 細胞替代:干細胞具有分化為多種細胞類型的能力,包括運動神經元。在漸凍癥中,由于運動神經元的喪失導致肌肉逐漸無力和萎縮,干細胞分化為新的神經元可以理論上替代退化的神經元,恢復神經功能。
- 神經保護:干細胞能夠分泌多種神經營養因子,如膠質細胞源性神經營養因子(GDNF)、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BDNF)等,這些因子可以支持現存神經元的生存,減緩疾病進展。
- 免疫調節:干細胞具有調節免疫系統的能力,可以降低炎癥反應,減少對運動神經元的進一步損害。通過調節免疫反應,干細胞有助于創造一個更健康的微環境,保護神經細胞。
- 促進神經再生:干細胞可能促進受損神經的再生和修復,通過提供必要的細胞外基質和生長因子,支持神經軸突的再生和突觸的形成。
- 改善細胞代謝:干細胞可能通過提供線粒體和其他細胞器,改善受損神經元的代謝狀態,增強其生存能力。
- 基因療法結合:在某些情況下,干細胞治療與基因療法相結合,通過改造干細胞以表達特定的神經營養因子,如GDNF,直接在患者體內提供持續的神經保護。
- 微環境改善:干細胞通過分泌抗炎和免疫調節因子,改善漸凍癥患者大腦和脊髓的微環境,減少神經膠質細胞的異常活化,從而降低對運動神經元的毒性
無創通氣
無創通氣(NIV)的使用是漸凍癥治療的基石。NIV的主要模式是正壓通氣,基本上是通過一個覆蓋在口鼻上的面罩進行呼吸。
最終,可能需要 通過喉嚨處的呼吸管或頸部前方的孔(氣管切開術)進行更具侵入性的通氣。
膈肌起搏
FDA已批準 NeuRx隔膜起搏系統,利用植入的電極使橫膈膜收縮并產生呼吸。
美國國家神經疾病和中風研究所。肌萎縮側索硬化癥信息頁面。
這種裝置也用于脊髓損傷患者。如果尚未發生嚴重呼吸衰竭,這種裝置可使患者每天無需呼吸機呼吸長達四小時。
盡管FDA已批準使用,但一些醫療保健提供者仍質疑其對漸凍癥的有效性。有些專家認為它可能有害。
經皮內鏡胃鏡檢查 (PEG)
將喂食管放入胃中,通過腹壁引出體外。盡管研究未能證明對生存時間有一致的影響,但對于胃腸系統功能正常的患者來說,這被認為是一種安全的營養方案。
由于PEG管繞過口腔和咽喉,窒息和將食物和藥物吸入肺部的風險被降至最低。液體管飼、藥物和水都可以通過PEG管提供。
并發癥
并發癥可能由疾病過程或治療過程中的神經損傷引起:
- 吞咽障礙導致窒息
- 由于呼吸肌萎縮導致呼吸短促
- 由于肌肉無力和萎縮,有跌倒的風險
- 由于進食困難導致營養不良
- 呼吸機、喂食管和導尿管等醫療設備引起的感染
- 與不可預測的絕癥有關的焦慮和抑郁
- 不適當的情緒爆發,與大腦該部分的損傷有關
隨著漸凍癥的進展,還會出現認知變化和癡呆癥。
提高生活質量
患有漸凍癥的人可能會受益于幾種類型的治療。這些可以包括:
- 物理治療師可以幫助漸凍癥患者進行體育鍛煉和伸展運動,以增強功能性肌肉,減少痙攣,并且不會讓肌肉過度勞累。目標是保持他們仍具有的力量和靈活性。
- 職業治療師可以幫助提供輔助設備來改善功能并提高獨立性,例如坡道、支架、助行器和輪椅。
- 語言治療師可以幫助教授適應性策略,使說話更響亮、更清晰。隨著語言能力的下降,可以使用適應性設備,例如使用眼動追蹤技術的基于計算機的語音合成器,甚至可以使用腦機接口僅通過大腦活動來控制輪椅等設備。
結論
漸凍癥的預期壽命仍然相對較低,大多數人在確診后只能活幾年。然而,許多因素,包括漸凍癥的類型(遺傳性或散發性)以及其他因素和影響(環境暴露、年齡、服兵役)都會影響預后。
近年來,漸凍癥的支持和治療取得了進展。研究人員在了解漸凍癥的發病過程方面也取得了進展,有望帶來新的治療方法。生活質量干預對漸凍癥患者也很重要。
與您的醫療保健提供者討論您可以做些什么來更舒適地與漸凍癥共存并照顧那些面臨挑戰的人。請注意,支持團體和其他資源可以幫助您應對這種困難的疾病。
- Nowicka N, Juranek J, Juranek JK, Wojtkiewicz J. Risk factors and emerging therapies in 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Int J Mol Sci. 2019;20(11). doi: 10.3390/ijms20112616
- ALS Association. Stages of ALS.
- Dugger BN, Dickson DW. Pathology of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Cold Spring Harb Perspect Biol. 2017 Jul 5;9(7):a028035. doi:10.1101/cshperspect.a028035.
- Kim HS, Son J, Lee D, Tsai J, Wang D, Chocron ES, et al. Gut- and oral-dysbiosis differentially impact spinal- and bulbar-onset ALS, predicting ALS severity and potentially determining the location of disease onset. BMC Neurol. 2022 Feb 21;22(1):62. doi:10.1186/s12883-022-02586-5.
- National Institute of Neurological Disorders and Stroke. 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ALS) fact sheet.
- Zarei S, Carr K, Reiley L, Diaz K, Guerra O, Altamirano PF, Pagani W, Lodin D, Orozco G, Chinea A.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Surg Neurol Int. 2015 Nov 16;6:171. doi:10.4103/2152-7806.169561
- Niedermeyer S, Murn M, Choi PJ. Respiratory failure in 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Chest. 2019;155(2):401-408. doi:10.1016/j.chest.2018.06.035
- Target ALS. The stages of ALS: Framing the progression of a nonlinear disease.
-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National 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ALS) Registry: Impact, challenges, and future directions.
- Cucovici A, Fontana A, Ivashynka A, et al. The impact of lifetime alcohol and cigarette smoking loads on 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progression: a cross-sectional study. Life (Basel). 2021;11(4):352. doi:10.3390/life11040352
- Daneshvar DH, Mez J, Alosco ML, et al. Incidence of and mortality from 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in National Football League athletes. JAMA Netw Open. 2021;4(12):e2138801. doi:10.1001/jamanetworkopen.2021.38801
- ALS Association. The genetics of ALS.
-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Prevalence of 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 ALS Association. Who gets ALS?
- Wilkins HM, Dimachkie MM, Agbas A. Blood-based Biomarkers for 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In: Araki T, editor. 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Internet]. Brisbane (AU): Exon Publications; 2021 Jul 25. Chapter 6. PMID: 34473438.
- National Institute of Neurological Disorders and Stroke. 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information page.
- Oskarsson B, Gendron TF, Staff NP. 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An update for 2018. Mayo Clinic Proceedings. 2018;93(11):1617-1628. doi: 10.1016/j.mayocp.2018.04.007
- Green JR, Allison KM, Cordella C, et al. Additional evidence for a therapeutic effect of dextromethorphan/quinidine on bulbar motor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A quantitative speech analysis. Br J Clin Pharmacol. 2018;84(12):2849-2856. doi: 10.1111/bcp.13745
- Food and Drug Association. FDA approves treatment of 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associated with a mutation in the SOD1 gene.
- Shoesmith C, Abrahao A, Benstead T, et al. Canadian best practice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management of 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CMAJ. 2020;192(46):E1453-E1468. doi: 10.1503/cmaj.191721
- FDA Humanitarian Device Exemption. NeuRx diaphragm pacing system.
- Rusina R, Vandenberghe R, Bruffaerts R. Cognitive and behavioral manifestations in ALS: beyond motor system involvement. Diagnostics (Basel). 2021;11(4). doi: 10.3390/diagnostics11040624
- Meyer R, Spittel S, Steinfurth L, et al. Patient-reported outcome of physical therapy in 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observational online study. JMIR Rehabil Assist Technol. 2018;5(2):e10099. doi:10.2196/10099
免責說明:本文僅用于傳播科普知識,分享行業觀點,不構成任何臨床診斷建議!杭吉干細胞所發布的信息不能替代醫生或藥劑師的專業建議。如有版權等疑問,請隨時聯系我。
掃碼添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