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閉癥譜系障礙 (ASD) 是一類復雜的障礙,其特征是兩種典型的異常:社交溝通和互動的缺陷、興趣受限以及重復和刻板的言語和非言語行為。
ASD的特點是社會交往障礙、語言和非語言交流障礙,以及童年時期的刻板行為和興趣。父母通常擔心孩子在18個月左右時語言發育遲緩,并且注意到同齡人之間的發育差異。一些智力和自救功能較好的孩子,可能要到學齡后才能確診。
間充質干細胞治療自閉癥譜系障礙的兩個案例研究

ASD是一種由于神經生物學原因引起的大腦發育障礙引起的疾病。表現為由于大腦發育問題導致的社會性、語言、認知、情緒控制、感覺統合等方面的綜合性障礙。ASD的癥狀包括眼神接觸、面部表情的使用以及不當或缺乏。行為和興趣是有限的和重復的。他們高度關注具有刻板印象的有限興趣,并且沉迷于非功能性工作或使用手勢作為社交互動障礙。由于溝通障礙習俗導致的口語發展延遲,他們常常難以發起或維持對話。它們還表現出運動的刻板和反動方面。
ASD沒有最終的治療方法;所以,因此,從根本上治療疾病,干細胞療法受到重視。它使受損組織再生并增加和抑制各種細胞因子。研究人員研究了使用干細胞治療神經精神疾病。
間充質干細胞(MSCs)存在于人體的各種組織中,尤其是結締組織中。它首先在人類骨髓中被發現,并在血液、脂肪、肌肉、骨骼、胎盤、臍帶沃頓氏膠和臍帶血中被發現。由于間充質干細胞可分化為特定細胞、調控細胞因子、具有免疫調控能力,其應用于多種疾病的臨床研究正在取得進展。特別,已經進行了許多嘗試,試圖將間充質干細胞的神經源性特性和免疫調節作用應用于治療神經系統疾病。最近,使用源自自體骨髓干細胞的間充質干細胞治療帕金森病和阿爾茨海默病等神經系統疾病的臨床研究和疾病模型研究。

我們的目標是觀察將臍帶來源的間充質干細胞 (UC-MSCs) 注入自閉癥患者后發育水平的改善,并最終治療自閉癥。
主題、材料和方法
病人
納入標準
入組年齡在3至7歲之間并確診為ASD的患者。ASD的診斷依據《精神障礙診斷與統計手冊》中的ASD診斷標準。本研究招募了所有患有嚴重 ASD(兒童自閉癥評定量表 [CARS] 評分>60)的醫院兒童。
排除標準
排除具有顯著血液學、內分泌、腦血管、心血管、冠狀動脈、肺、腎臟、胃腸道、免疫妥協或神經系統疾?。òòd癇癥)的證據或病史的患者。
方法
2019年11月至2020年1月進行臨床治療,選擇兒童自閉癥評定量表(CARS)評分>60分的兒童2例。從臍帶中分離出間充質干細胞。注射用細胞數為1×106/kg。該程序每周重復4~6次。
結果
案例一
患者是一名5歲男孩,體重15公斤,身高98厘米。
18個月大時,呼喚反應、眼神接觸、專注力明顯落后于同齡兒童。他在18個月大時在大學醫院兒科精神病學系被診斷出患有 ASD。在加入我們的計劃之前,他曾在精神病房、東方診所和特殊教育中心接受治療。使用標記物鑒定源自臍帶的未培養的 UC-MSC,并進行細菌測試以確保它們未被污染。我們用CD73、CD 90、CD105、CD34 和 CD 45 MSC 標記物確認了UC-MSC表征。捐贈臍帶的Hbs Ag、Hbs Ab、Hcv Ag、Hcv Ab、HIV、梅毒(RPR)和HTLV-I/II Ab檢測均為陰性,UC-MSC的細菌、真菌和巨細胞病毒檢測均為陰性。
2019年11月22日至2020年1月8日共進行了6次UC-MSCs靜脈注射。在UC-MSC移植前,病例1患者不能進行社交接觸,不能進行眼神接觸,也不能表現出眼神交流對父母的感情。治療后,通過與同齡人交往增加了社交能力,身體能力和情緒反應得到改善。言語和非言語交流能力有所提高,患者能夠像同齡兒童一樣積極地行事?;颊弑磉_語言增加(表1)。
| 范圍 | 移植前 | 第一次移植后1周 | 第二次移植后1周 | 第三次移植后1周 | 第四次移植后1周 | 第五次移植后1周 | 第六次移植后2個月 | 第七次移植后2個月 |
| 社交聯系 | ||||||||
| 與人的關系 | 4 | 3.5 | 3.5 | 3.5 | 3 | 3 | 3 | 2 |
| 情緒行為 | ||||||||
| 恐懼或緊張 | 4 | 4 | 3.5 | 3 | 3 | 3 | 2.5 | 2 |
| 回應 | 3 | 3 | 3 | 3 | 3 | 3 | 3 | 2 |
| 總體印象 | 4 | 4 | 4 | 4 | 4 | 4 | 4 | 4 |
| 表達語言 | ||||||||
| 非口頭交流 | 2.5 | 2.5 | 2.5 | 2.5 | 2.5 | 2.5 | 2.5 | 2個 |
| 口頭交流 | 3.5 | 3 | 3 | 3 | 3 | 3 | 3 | 2.5 |
觀察到沒有改善重復行為的異常行為,并且沒有發生模仿和適應變化(表2)。
| 范圍 | 移植前 | 第一次移植后1周 | 第二次移植后1周 | 第三次移植后1周 | 第四次移植后1周 | 第五次移植后1周 | 第六次移植后2個月 | 第七次移植后2個月 |
| 行為 | ||||||||
| 有行為活動 | 2個 | 2.5 | 2.5 | 2.5 | 2,5 | 2.5 | 2.5 | 2.5 |
| 交互行為 | ||||||||
| 模仿 | 1.5 | 1.5 | 1.5 | 1.5 | 1.5 | 1.5 | 1.5 | 1.5 |
| 適應變化 | 2.5 | 2個 | 2個 | 2個 | 2個 | 2個 | 2個 | 2個 |
UC-MSCs移植后患者的感覺異常得到改善(表3)。
| 范圍 | 移植前 | 第一次移植后一周 | 第二次移植后1周 | 第三次移植后1周 | 第四次移植后1周 | 第五次移植1周 | 第六次移植后2個月 | 第七次移植后2個月 |
| 回復 | ||||||||
| 視覺的 | 2.5 | 2個 | 2個 | 2個 | 2個 | 2個 | 2個 | 1.5 |
| 聽力 | 3個 | 2個 | 2個 | 2個 | 2個 | 2個 | 2個 | 2個 |
| 味覺、嗅覺和觸覺 | 2.5 | 2個 | 2個 | 2個 | 2個 | 2個 | 2個 | 1.5 |
| 智力一致性水平 | 3個 | 2.5 | 2.5 | 2個 | 1.5 | 1.5 | 1.5 | 1.5 |
| 利用 | ||||||||
| 身體 | 3個 | 3個 | 3個 | 3個 | 3個 | 3個 | 3個 | 2.5 |
| 目的 | 2個 | 3個 | 2.5 | 2.5 | 2.5 | 2.5 | 2.5 | 2個 |
根據自閉癥譜商測試的結果,隨著自閉癥癥狀的改善,隨著治療的進行,分數逐漸下降(圖1)。

結果表明臍帶間充質干細胞在治療自閉癥方面具有積極作用,因為發育水平有所提高。在這種情況下,移植給患者的UC-MSCs在治療后觀察癥狀時沒有出現任何不良反應、免疫排斥反應或任何可疑的副作用。
案例二
患者是一名6歲男孩,體重17公斤,身高120厘米。
在2歲時,患者無法掌握語言,并且與同齡人相比認知能力較差。他經常尖叫并且失去控制。父母在他3歲時就開始詢問他的病情。他直到 5 歲才能夠正常排便或排尿,6歲時在大學??醫院精神病科被診斷出患有自閉癥?;颊哒诮邮苷Z言治療和特殊教育中心的行為矯正療法;但是,他有發育障礙,發育比同齡孩子慢很多。
使用高于 95% 的標記物確認未培養的UC-MSC的純度,并使用細菌測試確認無污染。2019年9月19日至2019年11月28日共進行4次UC-MSCs1x106/kg靜脈注射。治療后,人際關系、情緒反應、身體反應明顯改善,患者能模仿別人,比如跟唱?;颊叩难凵窠佑|得到改善,能夠與他人順利交流,語言和非語言交流能力得到改善,從而增加了語言表達能力(表4)。
| 范圍 | 移植前 | 第一次移植后1周 | 第二次移植后1周 | 第三次移植后1周 | 第四次移植后9個月 |
| 社交聯系 | |||||
| 與人的關系 | 3 | 2.5 | 2 | 1.5 | 1.5 |
| 情緒行為 | |||||
| 恐懼或緊張 | 3 | 2.5 | 2.5 | 2.5 | 2.5 |
| 回應 | 3.5 | 2 | 2.5 | 2.5 | 2.5 |
| 總體印象 | 3.5 | 3.5 | 3.5 | 3 | 3 |
| 表達語言 | |||||
| 非口頭交流 | 3 | 2.5 | 2.5 | 2 | 2 |
| 口頭交流 | 3.5 | 3.5 | 3.5 | 3 | 2.5 |
觀察到異常行為可以改善模仿和適應變化(表5)。
| 范圍 | 移植前 | 第一移植后1周 | 第二次移植后1周 | 第三次移植后1周 | 第四次移植后9個月 |
| 刻板/重復行為 | |||||
| 有重復行為 | 2.5 | 2.5 | 2.5 | 2.5 | 2.5 |
| 交互行為 | |||||
| 模仿 | 3.5 | 3 | 2.5 | 2.5 | 2.5 |
| 適應變化 | 3 | 3 | 2.5 | 2 | 2 |
UC-MSC移植后患者的感覺異常得到改善(表6)。
| 范圍 | 移植前 | 第一次移植后1周 | 第二次移植后1 周 | 第三次移植后 1 周 | 第四次移植后9個月 |
| 回復 | |||||
| 視覺的 | 3.5 | 3.5 | 3個 | 2.5 | 2.5 |
| 聽力 | 2個 | 1.5 | 1.5 | 1.5 | 1.5 |
| 味覺、嗅覺和觸覺 | 2個 | 2個 | 1.5 | 1.5 | 1.5 |
| 智力一致性水平 | 2個 | 2個 | 1.5 | 1.5 | 1.5 |
| 利用 | |||||
| 身體 | 2.5 | 2.5 | 2.5 | 2.5 | 2.5 |
| 目的 | 2.5 | 2.5 | 2個 | 2個 | 2個 |
根據自閉癥譜商測試的結果,隨著自閉癥癥狀的顯著改善,分數迅速下降并保持在一定水平(圖2)。

結果顯示,UC-MSCs導致ASD癥狀大幅改善,社交能力和語言能力發展得到顯著改善。在這種情況下,移植給患者的UC-MSCs在治療后觀察癥狀時沒有出現任何不良反應、免疫排斥反應或引起任何可疑的副作用。
討論
在這項研究中,這兩名患者在被診斷出患有ASD后一直在進行康復治療。在臍帶間充質干細胞治療之前,這兩名患者在自閉癥譜商測試中得分為43.25分,表現出相似的ASD量表。然而,在治療后測量時,自閉癥譜系的平均得分下降到31.25,這顯示了臍帶間充質干細胞的治療效果。在臍帶間充質干細胞處理后,他們的身體運動,包括不安、搖擺、拍手和跳躍,顯著減少。我們的目標是提高患者的社會參與和口頭交流能力。不僅對環境和行為動作的反應逐漸改善,而且與他人建立關系和語言交流以形成關系的能力也在短時間內顯著提高。
此外,治療前對歌曲無動于衷的患者在手術后表現出更大的興趣并跟著唱歌。因此,我們預計患者會隨著時間的推移進一步提高他們的語言能力和社會關系形成。
然而,聽覺、嗅覺和觸覺反應沒有改善,認知水平發展不足。再生神經元細胞并在神經元細胞之間正確形成網絡將需要更長的時間。該研究顯示了使用源自臍帶的未培養臍帶間充質干細胞治療自閉癥譜系障礙的潛力。
干細胞治療ASD與特殊的ASD教育相結合將產生協同效應。
目前,關于干細胞治療疾病的療效存在爭議;然而,當干細胞與其他治療方法一起使用時,預計會產生相當大的有益反應。未來的研究應該進行大規模的隊列臨床試驗,并與對照組進行比較。盡管已有許多研究宣告了間充質干細胞在人體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但仍缺乏臨床研究論文。該研究是首例利用同種異體UC-MSCs治療ASD的病例,有望成為未來大規模臨床試驗的基石。
結論
使用源自臍帶的未培養的臍帶間充質干細胞治療自閉癥譜系障礙改善了自閉癥的癥狀。特別是,自閉癥患者增加了社會參與、建立關系和與他人建立關系的口頭交流能力。該研究表明未培養的臍帶間充質干細胞具有治療自閉癥的潛力。
參考資料:Sang Yeon Lee, Hyunjun Ahn, Won-ju Jung, Jihye Ahn, Kye Ho Lee (2020) A Case Study on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Treatment Using Allogenic Mesenchymal Stem Cells Derived from the Human Umbilical Cord. Case Reports: Open Access 5: 1-7.
免責說明:本文僅用于傳播科普知識,分享行業觀點,不構成任何臨床診斷建議!杭吉干細胞所發布的信息不能替代醫生或藥劑師的專業建議。如有版權等疑問,請隨時聯系我。
版權說明:本文來自杭吉干細胞科技內容團隊,歡迎個人轉發至朋友圈,謝絕媒體或機構未經授權以任何形式轉載至其他平臺,轉載授權請在網站后臺下方留言獲取。
掃碼添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