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 居家中風評估
- 實驗室和測試
- 影像學
- 鑒別診斷
中風,也稱為腦卒中或腦血管意外,是一種急性腦血管疾病。其主要特征是由于腦部血管突然破裂或阻塞導致血液供應中斷,從而引起腦組織損傷。
中風診斷需要仔細、快速的醫學檢查,通常需要借助醫療技術。如果您接受過中風評估,您的檢查將包括神經系統檢查、計算機斷層掃描 (CT) 掃描和其他影像學檢查。
中風的3種診斷方法,你都清楚嗎?

居家中風評估
如果您懷疑某人患有中風,那么一種稱為辛辛那提院前中風量表(CPSS)的簡單三步測試可以幫助您判斷。
如果患者可以做到以下所有事情,那么他們不太可能患上中風:
- “讓我看看你的牙齒”:這被稱為微笑測試,用于檢查單側面部無力,這是典型的中風癥狀。?
- “閉上眼睛,舉起雙臂”:用于檢查手臂是否無力,中風患者通常無法將雙臂抬到相同的高度。??
- “跟我重復”:用于檢查言語不清,要求受試者說一個簡單的句子,例如“老狗學不會新把戲”。?
《急救、創傷和休克雜志》上發表的一項2018年研究發現,CPSS在確定某人是否患有中風方面準確率為 81% 。
實驗室和測試
如果您的醫療保健提供者懷疑您是中風,則第一項檢查是神經系統檢查,以發現大腦功能是否存在問題,從而可以證實該人確實患有中風。
神經系統檢查的每個部分測試大腦的不同區域,包括:
- 意識和覺悟
- 言語、語言和記憶功能
- 視覺和眼球運動
- 面部、手臂和腿部的感覺和運動
- 反射
- 行走與平衡感
心電圖
這項檢查也稱為心電圖或心電圖,可幫助醫護人員識別心臟電傳導問題。正常情況下,心臟以規律、有節奏的方式跳動,從而促進血液平穩流向大腦和其他器官。但當心臟的電傳導出現缺陷時,它可能會以不規則的節奏跳動。這稱為心律失常或心律不齊。
血液檢查
大多數情況下,血液檢查可幫助醫療保健提供者尋找已知會增加中風風險的疾病,包括:
- 高膽固醇
- 糖尿病
- 血液凝固障礙
影像學
有幾種成像測試可用于診斷和確定中風的程度。
計算機斷層掃描 (CT)
這項檢查在急診室進行,用于檢測出血性中風。CT掃描是此目的的良好檢查,不僅因為它們可以輕松檢測出腦內出血,還因為它們可以快速完成。
CT掃描也可以發現缺血性中風,但要等到中風發作后6至12小時才能發現。
磁共振成像(MRI)
這是診斷中風最有用的測試之一,因為它可以在中風發作后幾分鐘內檢測出來。大腦的MRI圖像質量也優于CT圖像。一種特殊的MRI稱為磁共振血管造影 (MRA),可以讓醫療保健提供者看到大腦血管變窄或堵塞的情況。
經胸超聲心動圖 (TTE)
這項檢查也稱為“超聲心動圖”,利用聲波尋找心臟內的血栓或其他栓塞源,以及可能導致心腔內血栓形成的心臟功能異常。
TTE還用于檢查腿部血栓是否能夠穿過心臟到達大腦。
經顱多普勒 (TCD)
該測試使用聲波測量腦部主要血管的血流量。血管內狹窄區域的血流速度與正常區域不同。醫療保健提供者可以使用這些信息來跟蹤部分阻塞血管的進展。
TCD的另一個重要用途是評估出血性中風區域血管的血流情況,因為這些血管容易發生血管痙攣——血管突然危險變窄,從而阻礙血流。
腦血管造影
中風醫生使用這項測試來觀察頸部和大腦的血管。一種特殊的染料(可使用X射線看到)被注入頸動脈,頸動脈負責將血液輸送到大腦。如果一個人的其中一條血管部分或完全阻塞,染料的圖案就會反映出來。
中風的一個常見原因是頸動脈變窄,即頸動脈狹窄,這通常是由于膽固醇沉積在血管壁上造成的。這種疾病也可以通過一種稱為頸動脈雙工的測試來診斷,該測試使用聲波來評估通過這些血管的血流。
根據狹窄程度和癥狀,可能需要進行手術來去除受影響動脈的斑塊。
腦血管造影還可以幫助醫療保健提供者診斷已知與出血性中風相關的以下常見疾病:
- 動脈瘤
- 動靜脈畸形
中風診斷后,有時需要進行一系列新檢查以找出中風的原因。
腿部超聲波
醫護人員通常會對被診斷為卵圓孔未閉(PFO) 的中風患者進行這項檢查。該檢查使用聲波來尋找腿部深靜脈中的血栓,也稱為深靜脈血栓 (DVT)。
DVT經過長途跋涉最終到達大腦,從而導致中風。首先,DVT的一小塊碎片脫落,通過靜脈循環到達心臟。一旦進入心臟,血凝塊就會通過PFO從心臟右側穿過到左側,然后通過主動脈和頸動脈向大腦推進,從而導致中風。
鑒別診斷
在做出診斷的過程中,醫療保健提供者還會考慮這些其他潛在的診斷,這些診斷與中風的表現相似(盡管它們無關)。
神經病變?
神經病是一種神經疾病,有時可能會與中風混淆。這種常見疾病的癥狀與中風的癥狀一樣令人煩惱且常常令人不安。然而,神經病的癥狀是逐漸出現的,主要表現為疼痛,并且通常影響身體的兩側。相比之下,感覺性中風的癥狀影響身體的一側,其特點是突然發作、麻木和感覺喪失。
失智?
癡呆癥有多種類型,它們的共同點是認知和行為障礙逐漸加重。
一般來說,中風引起的認知和行為問題來得更突然。然而,反復中風有時會產生類似于漸進性癡呆的癥狀,使兩者的區別變得令人困惑。
血管性癡呆是一種由反復中風引起的癡呆癥,很容易與其他類型的癡呆癥(如阿爾茨海默病)混淆。
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的癥狀主要包括運動異常,如震顫和僵硬。一般而言,帕金森病的癥狀是漸進性的,并且會影響身體的兩側,而中風的癥狀則是單側且突然發生的。
- 詳情請瀏覽(帕金森病的體征和癥狀是什么?及其治療方法)
偏頭痛?
偏頭痛是一種頭痛,其特征不僅僅是頭部疼痛。偏頭痛通常伴有頭暈、畏光(對光敏感)和畏聲(對噪音敏感)。然而,有時偏頭痛也會引起視力變化或虛弱等癥狀,有時伴有或不伴有疼痛性頭痛。這些發作通常被稱為有先兆的偏頭痛,通常非常令人擔憂。
與神經功能障礙相關的偏頭痛幾乎總是會好轉。然而,無法確定與偏頭痛相關的神經癥狀是否是即將發生中風的征兆。患有此類偏頭痛的人中風的風險略有增加。因此,如果您被診斷患有先兆偏頭痛,建議您接受醫療保健提供者的護理。
重癥肌無力?
重癥肌無力是一種罕見疾病,發病時以眼瞼下垂為特征。隨著病情的發展,它會導致全身無力,并會影響呼吸肌。
重癥肌無力是一種神經肌肉疾病,會影響神經與它們控制的肌肉之間的溝通,這與中風不同,中風是血管中斷導致的腦損傷。重癥肌無力通常在身體兩側的發病率也相同,其癥狀可以通過藥物治療。
多發性硬化癥?
多發性硬化癥 (MS) 是一種相對常見的疾病,會影響大腦、脊柱和眼睛的視神經。與中風一樣,MS 通常會產生虛弱、視力變化和感覺障礙等癥狀,但這些癥狀不會像中風那樣突然發生。
多發性硬化癥癥狀和中風癥狀之間的另一個區別是,與中風相關的癥狀與由相同血管供給的大腦區域相對應,而多發性硬化癥的癥狀并不符合這種血管分布。
多發性硬化癥 (MS) 是一種以病情加重和緩解為特征的終身疾病。
短暫性腦缺血發作
另一種類似中風的發作稱為短暫性腦缺血發作 (TIA),是指腦內血管暫時中斷,在造成永久性損傷之前會得到解決。
如果您的中風癥狀自行好轉,那么這可能是 TIA。但 TIA 并非可以忽略的疾病。大多數 TIA 患者如果不開始服用藥物預防,就會中風——而且沒有人能夠預測 TIA 是否意味著中風會在一小時內發生,還是在幾個月內發生。
免責說明:本文僅用于傳播科普知識,分享行業觀點,不構成任何臨床診斷建議!杭吉干細胞所發布的信息不能替代醫生或藥劑師的專業建議。如有版權等疑問,請隨時聯系我。
- Maddali A, Razack FA, Cattamanchi S, Ramakrishnan TV. Validation of the Cincinnati Prehospital Stroke Scale. J Emerg Trauma Shock. 2018 Apr-Jun;11(2):111-114. doi: 10.4103/JETS.JETS_8_17.
- Powers WJ, Rabinstein AA, Ackerson T, et al;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Stroke Council. 2018 guidelines for the early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acute ischemic stroke: A guideline for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merican Stroke Association. Stroke. 2018 Mar;49(3):e46-e110. doi: 10.1161/STR.0000000000000158.
-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Stroke facts.
-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Stroke signs and symptoms.
版權說明:本文來自杭吉干細胞科技內容團隊,歡迎個人轉發至朋友圈,謝絕媒體或機構未經授權以任何形式轉載至其他平臺,轉載授權請在網站后臺下方留言獲取。
掃碼添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