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細胞療法作為細胞治療的一條重要分支,近年來已成為當今生物醫藥領域最熱門的賽道之一,被業界譽為繼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之后的第三次醫學革命。
干細胞是一種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多向分化潛能和高度增殖能力等多種生物學特性的細胞,在一定條件下可分化成多種功能的細胞和組織器官,廣泛存在于機體各組織器官中,如骨髓、外周血、早期胚胎以及成年組織中。主流的分類方法根據來源不同將干細胞分為胚胎干細胞、成體干細胞及IPS細胞,另根據不同的分化潛能亦可分為全能干細胞、多能干細胞以及單能干細胞。

其實,自1868年“干細胞”概念產生以來,干細胞科技已經走過了154年的漫長發展歷程。作為可能顛覆常規治療手段,干細胞在治療多種重大疾病方面有著極大潛能,其科學價值與臨床價值不斷在研究中被證實,近十幾年來已經進入跨越式發展的快車道,并成為舉世公認的“再生醫學”。
就國內而言,在當下世界各國你追我趕的激烈競爭中,國內干細胞已經從過去的跟跑、并跑,迅速進入領跑世界再生醫學的國際第一方陣。尤其是在近兩年來,國內干細胞再生醫學技術已經進入高度成熟期和市場井噴期。
從臨床進展上看,自2018年重啟通道以來,干細胞療法就喜訊頻出,在應對各個適應癥上,皆有不俗的研發進展。據CDE官網顯示,截至2022年12月31日,國內共有57款干細胞藥物臨床試驗申請獲CDE受理(搜索關鍵詞“干細胞、iPSCs”),其中僅在2021~2022兩年時間里就占據了30項;43款獲得臨床試驗默示許可,已經進入或即將進入臨床試驗階段,同樣在2021~2022年共有29項,以間充質干細胞產品為主,涉及的適應癥主要包括肝臟疾病(如肝硬化和肝衰竭等)、退行性疾病(如膝骨關節炎等)以及自身免疫病(如狼瘡腎炎)等領域。這也預示著隨著干細胞新藥研發進展與監管路徑的逐漸明晰,干細胞臨床轉化已經迎來發展的“黃金期”。

此外,國內備案的干細胞臨床研究項目也在不斷增多,目前干細胞臨床研究備案機構已增至133家,備案項目達100個。
從市場前景看,近幾年一直呈上升趨勢,據Precedence Research數據,2021年全球干細胞治療市場規模為98.7億美元,預計到2030年將達到314.1億美元左右,并有望在2022年至2030年的預測期內以13.73%的復合年增長率(CAGR)增長。在國內,據QYR最新調研,2021年中國干細胞市場銷售收入達到了966.4百萬美元,預計2028年可以達到3030百萬美元,2022-2028期間年復合增長率(CAGR)為17.92%。但國內干細胞市場遠未打開,市場規模及增長主要由產業鏈上游臍帶血的收集和存儲業務帶動。

總體上而言,在新興市場消費的推動下,全球干細胞療法研究市場正在出現強勁增長的趨勢,與過去5年相比,未來5年或將出現更多的增長機會。
迎來“全新”藍海
國內干細胞治療行業發展淺析
根據以上統計數據,無論是臨床申報進展,從過去幾年的寥寥數款到近兩年的“井噴式”增長,還是從逐年上升的市場規模看,都顯現出國內干細胞發展持續向好的優越前景。而這一趨勢或與我國獨具優勢的產業鏈、相關技術突破以及國家持續加碼的政策紅利等因素密不可分。
? 產業鏈體系已初具規模
經過多年發展,中國干細胞醫療行業具備了一定的產業基礎。從上游的干細胞存儲,中游的藥物研發到下游的臨床治療,目前已形成了相對完整的干細胞產業鏈。其中上游是最成熟的一環,中下游仍有待進一步拓展。相關業務主要集中在上游,而中下游業務目前大多處于臨床實驗階段或市場實驗階段。
上游:以干細胞采集與存儲企業為主。細胞儲存通過一定的方法將細胞中的成體多能干細胞(APSC)保存一定的期限,保證細胞的功能和活性不受明顯的影響,是干細胞醫療行業最基礎、最前端的業務,也是資本聚集最多的地方。
主要代表公司包括:中源協和的天津市臍帶血造血干細胞庫、金衛醫療的中國臍帶血庫、上海市干細胞技術公司的上海臍帶血造血干細胞庫、江蘇省的博雅干細胞間充質干細胞庫、廣東省臍帶血造血干細胞庫以及山東省人類臍帶間充質干細胞庫等。
中游:干細胞產業核心環節,主要集中于干細胞增殖與藥物研發企業和科研機構,以技術研發為主,囊括干細胞增殖、干細胞藥物研發、實驗室處理配套產品(如檢測試劑)等。中源協和、博雅控股、九州集團、中航生物、邁健生物等企業均有涉及此方面業務。
下游:主要由三甲醫院為主開展干細胞醫療的機構組成。目前,干細胞治療可用于對組織細胞損傷修復、代替損傷細胞功能等領域的疾病治療;用體外培養、擴增的干細胞培育人體組織器官進行器官移植以及對自身免疫性疾病進行生物修復。此外,在消費級應用領域,干細胞還能用于醫學美容,延緩細胞衰老。
整體上,目前國內從上游的干細胞存儲、中游的干細胞藥物開發到下游的干細胞治療,圍繞干細胞的產業鏈體系已初具規模。
? 干細胞關鍵技術迎來突破
此前,受限于臨床技術的不足,干細胞藥物產品領域尚的突破較少,且由于技術壁壘較高,中國在臨床試驗領域也尚未有較大突破,仍屬于新興產業。但在近幾年,干細胞相關研究呈現爆發式增長。除上文中提到了近兩年臨床申報猛增現象,據統計,截至2022年11月,干細胞研究領域已經發表了42萬篇PubMed收錄的論文,其中近10年就發表了23萬篇,中國發表的研究論文數量占34.1%,居第一位。
毋庸置疑的是,在持續的發文量大、高質量論文多的沖擊下,國內干細胞領域已經有了質的飛躍,如在干細胞制備技術等關鍵瓶頸問題上取得不少新的突破。
2022年4月13日,北京大學鄧宏魁研究團隊在國際學術期刊Nature上發表的一項題為“Chemical reprogramming of human somatic cells to pluripotent stem cells”的研究論文被央視新聞客戶端、新華社等各大主流媒體刷屏報道,該項研究首次在國際上報道了利用化學小分子誘導技術完整逆轉人成體細胞“發育時鐘”這一革命性的技術研究成果。

這項由我國自主研發的新一代干細胞制備技術,突破了國內再生醫學和干細胞領域的關鍵瓶頸問題,建立了全新底層技術的同時,也為我國開展基于人多能干細胞的細胞替代治療掃除了種子細胞層面的專利限制。未來,該技術可用于包括糖尿病、重癥肝病、惡性腫瘤在內的重大疾病的治療。
? 政策、資本雙加持
縱觀中國干細胞醫療過去十余年的發展,從模糊、混亂逐步走向規范化、產業化、明確化,在這一整個過程中,可以看到政府支持力度正在逐步加強,監管路徑也越來越清晰化。
尤其自2015年至今,從國家到各省、市地方政府都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支持干細胞技術研發與轉化的政策及技術指導文件,支持行業發展,也為干細胞藥物的轉化落地帶來了新的機遇。此外,自2016年起國家重點研發專項“干細胞及轉化研究”啟動后,干細胞醫療研究已連續5年獲得國家財政撥款扶持,涉及資金投入累計已有20多億元人民幣,從這些政策舉措也直觀反映了我國對干細胞行業發展的高度重視。

同時,最近兩年,資本市場對干細胞藥物創新企業的投資動作開始頻繁。尤其是2021年較為集中。據統計,2021年干細胞療法領域融資超25億美元,而截至2022年9月,國內干細胞療法賽道累計融資金額也已超11億元人民幣。
可以看到,隨著近年國家政策、監管制度日趨完善,以及新技術的不斷突破,當下我國干細胞療法相較過去幾十年中已經取得了巨大進步。但與此同時,由于干細胞相關產品在細胞來源、類型、制備工藝等方面差異較大,其治療機制和體內活性等相較傳統藥物更加復雜,所以干細胞在成藥上也仍然面臨一些挑戰,包括干細胞的安全性、誘導效率、臨床轉化工藝探索、研發成本高等,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干細胞治療的發展。
安全性問題:干細胞主要存在的著致瘤性、免疫原性和異質性。比如胚胎干細胞,大量研究證實,注射入動物體內的胚胎干細胞會形成腫瘤(畸胎瘤)。而用于治療的造血干細胞,移植入患者體內后通常會引發嚴重的排斥反應,發生移植物抗宿主病等。
制造問題:盡管目前在制備技術上已取得一些突破,但干細胞在制備技術方面也需要高的水平,有些制備水平低的干細胞公司,所制備的干細胞活性不達標,甚至制備流程不嚴格,細胞保存液中內毒素超標,引起不良反應。
遺傳不穩定性:多能干細胞本身存在著潛在的遺傳不穩定性,在長期的體外培養或分化過程中可能發生染色體異常或基因突變。
藥理問題:植入前必須考慮干細胞的藥代動力學反應,因為干細胞可能會與低分子量藥物或其他生物藥物發生反應。
結語
目前,干細胞技術已在干細胞移植、干細胞新藥、干細胞組織器官修復等眾多領域的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其所針對的適應癥也在逐年增加。而圍繞干細胞的研究除了細胞治療、組織器官移植修復、基因治療之外,也正朝著藥物研發、毒性評估工具、發育生物學模型等領域轉變。
相較于國外,盡管國內的干細胞研究起步較晚,但隨著我國政府對科研經費投入力度的不斷加大以及相關政策法規的進一步建立完善,近幾年我國的干細胞研究發展十分迅速,時至今日,我國干細胞的基礎研究已走在了全球前列。尤其自疫情爆發至今,我國的干細胞臨床研究可以說被推到了一個空前的新境界。
未來可預期的是,隨著干細胞新技術的迭代,干細胞必將沖破傳統治療方法的局限性,成為解決眾多臨床未盡之需的重要主力軍,為人類的醫療及其他行業帶來跨時代的變革。
參考來源:
1.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jM5NTY5Nzc4MQ==&mid=2655696285&idx=1&sn=78647180342de64df460c00240d0cb61&chksm=bd4a90878a3d1991e5fbfa29466cba2b6796950f9d1371e849c4efcf5c9f22df7ae99de1cfa5&mpshare=1&scene=1&srcid=0106aVzs3VVBYmT6Dkm5hC6Z&sharer_sharetime=1672975736883&sharer_shareid=7b6ccb0dc4e247ce1c8dd4e8d8238ae6&version=4.0.20.6020&platform=win#rd
掃碼添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