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接受間充質干細胞治療的人數正在急劇增加。
雖然大部分臨床研究都證明了同種異體間充質干細胞的臨床安全性。譬如我們曾經發過的文章(55項臨床隨機研究 ?2696例病人 ?證明靜脈輸注間充質干細胞的安全性)。
但因為在體外研究中,間充質干細胞具有抗腫瘤和促腫瘤的兩個矛盾作用效果,因此關于同種異體間充質干細胞是否會導致癌前病變(一般認為,從正常細胞發展到腫瘤細胞,都要經過一個這樣的過程,即正常-增生-非典型增生-原位癌-浸潤癌,而非典型增生則是從良性改變到惡性改變的中間站,因此又將非典型增生稱之為癌前病變)向腫瘤方向發展,依然是一個未知的答案,以至于引發眾多專家甚至臨床工作者在此問題上長期爭議。
重大爭議有答案!全身用同種異體間充質干細胞不會加重癌前病變發展

在本論文中,研究人員評估了全身施用同種異體MSCs是否改變癌前病變的自然進展,以及分析該進展是否依賴于癌癥分期和/或細胞劑量。

研究人員利用敘利亞金黃地鼠中誘導口腔鱗狀細胞癌(OSCC)產生,在整個腫瘤的增生期、非典型增生期和乳頭狀瘤階段,分別給予了0.7 × 10^6、7 × 10^6和21 × 10^6個/千克三種不同劑量的同種異體間充質干細胞。
最后根據紅斑和白斑的存在、炎癥和血管形成的程度以及腫瘤的外觀、體積和分期來評估口腔鱗狀細胞癌的進展,同時也研究了供體細胞的歸巢。
該研究結果顯示:
1 全身注射同種異體間充質干細胞不會加速癌前病變的進展

在腫瘤增生期,全身注射同種異體間充質干細胞不會加速癌前病變的進展。

在非典型增生期,全身注射同種異體間充質干細胞不會加速癌前病變的進展。

在乳頭狀瘤階段,全身注射同種異體間充質干細胞不會加速癌前病變的進展。
2 全身施用同種異體間充質干細胞不會增加腫瘤惡性程度

在增生期,全身注射同種異體間充質干細胞不會增加腫瘤的惡性程度。

在非典型增生期,全身注射同種異體間充質干細胞不會增加腫瘤的惡性程度。

在乳頭狀瘤階段,全身注射同種異體間充質干細胞不會增加腫瘤的惡性程度。
3 低劑量全身施用同種異體間充質干細胞預防腫瘤生長

低劑量全身施用同種異體間充質干細胞預防OSCC腫瘤生長,低劑量更接近我們平常臨床的使用量,即100萬/千克體重。
4 全身注射同種異體間充質干細胞很少進入癌前病變

給藥后一天,在增生期沒有,而在非典型增生期或乳頭狀瘤階段的口腔粘膜中也很少發現用CMTPX標記的MSCs,數量極少,證明全身注射同種異體間充質干細胞很少進入癌前病變。
這項研究中提供了證據證明:全身注射同種異體MSCs既不加速癌前病變的進展,也不增加其惡性程度。
更進一步表明,根據癌前病變的階段和細胞的劑量,全身施用同種異體MSCs可阻止腫瘤進展和腫瘤生長。
研究人員觀察到當在非典型增生期和乳頭狀瘤階段注射細胞而不是在增生階段注射細胞時,OSCC進展被抑制。原因可能是晚期的癌前病變才呈現慢性炎癥,因此只有在晚期,間充質干細胞才可能發揮其免疫調節作用,削弱癌癥的發展。
在非典型增生期,間充質干細胞阻止肥大細胞浸潤并減少組織血管形成,而在乳頭狀瘤階段,可增加腫瘤細胞凋亡,并減少上皮去分化。
作者認為進行間充質干細胞療法的候選患者不排除有攜帶癌前病變的可能,這往往是通過體檢也難以發現的。研究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經驗證據,證實這不會成為間充質干細胞治療的健康風險。
盡管該研究工作僅僅在一種類型癌癥的動物模型中獲得的,但這項研究代表了基于MSC的細胞治療新的生物安全見解,也可以讓我們更好更放心的開展臨床工作。
參考資料:Bruna F, Plaza A, Arango M, Espinoza I, Conget P. Systemically administered allogeneic mesenchymal stem cells do not aggravate the progression of precancerous lesions: a new biosafety insight. Stem Cell Res Ther. 2018;9(1):137. Published 2018 May 11. doi:10.1186/s13287-018-0878-1
免責說明:本文來源于細胞plus,僅用于傳播科普知識,分享行業觀點,不構成任何臨床診斷建議!如有版權等疑問,請隨時聯系我。
掃碼添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