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臟作為人體的重要解毒器官,負責清除體內的代謝廢物和多余水分。當腎功能受損時,這些代謝產物如肌酐和尿素氮會在血液中積累,導致血清肌酐水平上升,這是衡量腎功能的一項重要指標。近年來,干細胞療法作為一種潛在的治療手段,被研究用于改善腎功能,包括降低肌酐水平。
本文將探討干細胞是否能夠有效降低腎病患者的肌酐水平,并介紹相關的臨床案例。

探索干細胞療法:能否成為降低腎病患者肌酐水平的新希望?
案例一:干細胞療法對急性腎衰竭患者肌酐水平改善效果
2022年,巴拿馬干細胞研究所在國際期刊《美國轉化研究雜志》上發表了一篇關于《病例報告:臍帶間充質干細胞治療急性腎衰竭后免疫球蛋白A腎病》的臨床研究成果。

在本病例報告中,一名50歲的急性腎衰竭男性被診斷患有IgA腎病,他于2020年1月在美國就醫。實驗室分析顯示肌酐水平升高(6.2 mg/dL)、C 反應蛋白升高(74 mg/L)和鉀升高(6.4 mmol/L)。。
患者在3天內接受了總計1.2億個人臍帶間充質干細胞(hUC-MSCs)靜脈注射。
- 在第1個月的隨訪中觀察到他的肌酐水平已降至1.03 mg/dL(見圖1)。
- 在第6個月的隨訪中,患者的血壓讀數正常(120/80 mmHg)。肌酐水平保持在1.0mg/dL。患者報告說,由于血壓改善,他不再服用硝苯地平。
并且在第1個月的隨訪中,患者的血壓降至130/80 mmHg。他報告感覺“好多了”。在第2個月的隨訪中,血液檢查顯示血紅蛋白為15.3g/dL,HCT為44.4%。

綜上所述,干細胞療法在治療急性腎損傷方面顯示出一定的潛力。在接受干細胞治療后的6個月隨訪期間,觀察到患者血清肌酐水平有所改善,并趨向于正常范圍。
案例二:干細胞對狼瘡性腎炎患者血清肌酐水平的遠期預后分析
2023年,南京三甲醫院在《實用臨床醫藥雜志》雜志上發表了一篇關于《臍帶間充質干細胞移植治療難治性狼瘡性腎炎的遠期預后分析》的臨床研究成果。

本次研究納入2012年1月-2019年3月接受臍帶間充質干細胞(UC-MSC)治療的難治性狼瘡性腎炎(LN)患者92例為研究對象。
治療后39例血清肌酐(SCr)>106 μmol/L的患者經治療3、6、12、24、36個月后SCr水平低于治療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9例SCr>106wmol/L 患者治療前SCr水平為(254+129)wmol/L,
- 治療后3個月后為(228±133)wmol/L;
- 治療6個月后為(224±134)wmol/L;
- 治療12個月后為(219±136)mmol/L;
- 治療24個月后為(214±138)wmol/L;
- 治療36個月后為(208+140)μmol/L。見圖2D

綜上所述,92例難治性LN患者隨訪3年,共45例患者獲得持續腎臟緩解,有效組患者基線血肌酐(SCr)得到極大的改善。
案例三:干細胞移植對糖尿病腎病患者血清肌酐的影響
2024年,江西贛南醫科大學研究人員在國際期刊《medRxiv》上發表一篇有關《干細胞治療糖尿病腎病的療效和安全性:系統評價與薈萃分析》的綜述,該綜述總結了江西贛南醫科大學研究人員整合的3,528項研究,并且在3528項研究篩選了4項高質量研究,并對這四項高質量研究進行了系統評價與薈萃分析。

干細胞移植對血清肌酐(SCr)的影響:
- 3項研究報道了SCr水平,其相關的I2值為0%,因此本研究采用固定效應模型。
- 森林圖分析結果(圖3)顯示,SCT治療與SCr水平的顯著變化相關,以干細胞注射為干預措施的試驗組糖尿病患者的SCr水平顯著降低。

小結
干細胞治療為降低腎病患者肌酐水平帶來了新的希望和曙光。它從根本上修復受損的腎臟組織,改善腎功能,為腎病患者提供了一種全新的、極具潛力的治療方案。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和研究的深入開展,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干細胞治療將成為腎病治療的重要手段,幫助更多的腎病患者降低肌酐水平,重獲健康生活。
相關閱讀:想要了解更多關于干細胞治療腎病的新聞資訊請點擊這里!
信息來源:
Riordan NH, Ambrozic RA, Paz-Rodríguez J. Case report: effect of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on immunoglobulin A nephropathy after acute renal failure. Am J Transl Res. 2022 Jul 15;14(7):4855-4859. PMID: 35958462; PMCID: PMC9360881.
鮑星蘭,王丹丹,靳子義,等.臍帶間充質干細胞移植治療難治性狼瘡性腎炎的遠期預后分析[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23,27(10):1-5+20.免責說明:本文僅用于傳播科普知識,分享行業觀點,不構成任何臨床診斷建議!杭吉干細胞所發布的信息不能替代醫生或藥劑師的專業建議。
doi:https://doi.org/10.1101/2024.11.07.24316903
版權說明:本文來自杭吉干細胞科技內容團隊,歡迎個人轉發至朋友圈,謝絕媒體或機構未經授權以任何形式轉載至其他平臺,轉載授權請在網站后臺下方留言獲取。
掃碼添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