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自閉癥
自閉癥是一個重要研究和討論的話題,是一種影響全世界大量兒童的神經發育障礙。本節旨在提供對自閉癥譜系障礙 (ASD) 及其在美國的患病率和診斷的基本了解。
本文了解兒童如何患上自閉癥,探索其起源、早期癥狀和最新研究進展。
孩子是如何患上自閉癥的?
定義自閉癥譜系障礙
自閉癥譜系障礙 (ASD) 是一種發育障礙,通常出現在3歲以下的兒童時期。其特點是社交互動障礙、言語異常和行為模式刻板。自閉癥是一種遺傳與環境相互作用復雜的疾病,遺傳率估計在40%到80%之間。遺傳學發揮著重要作用,數百個基因與自閉癥相關,包括那些涉及突觸形成和轉錄調控的基因。然而,環境因素也會導致自閉癥風險,了解它們與遺傳傾向的相互作用仍然是一個正在進行的研究領域。

自閉癥的患病率和診斷
在過去的幾十年里,自閉癥的患病率顯著增加。在20世紀80年代,據報道每10,000名兒童中有4-5例患有自閉癥。2012年,這一數字增至每1000名兒童11.3名。最近的報告表明,美國每68名兒童中就有1名患有自閉癥譜系障礙 (ASD),而且確診的兒童數量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多。另一項研究表明,在美國,每44名兒童中就有1人(即每1000人中有23人)患有自閉癥譜系障礙,其中男性患自閉癥的可能性是女性的四倍。據報告,患病率為每1,000名男性36.5例,每1,000名女性8.8例,癥狀最早可在12-18個月大時出現。
| 來源 | 患病率 |
|---|---|
| NCBI | 每1000名兒童11.3人(2012年) |
| 兒童和家庭管理 | 每68名兒童中就有1名 |
| 辛辛那提兒童醫院醫療中心 | 每44名兒童中就有1名(或每1,000名兒童中有23名) |
診斷自閉癥涉及評估兒童的行為和發育。早期診斷至關重要,因為它可以進行早期干預,從而改善自閉癥兒童的治療結果。診斷過程可能涉及多項評估,包括發育篩查和綜合診斷評估。這些評估旨在評估孩子的行為、溝通技巧和發育水平,以確定他們是否表現出自閉癥譜系障礙的特征癥狀。對自閉癥的初步了解為深入研究自閉癥的病因、早期癥狀、治療方案和最新研究進展鋪平了道路。
自閉癥的原因
了解孩子如何發展為自閉癥可能是復雜且多方面的。自閉癥譜系障礙 (ASD) 的原因尚不完全清楚,但研究表明遺傳和環境因素都起著重要作用。
遺傳學在自閉癥中的作用
遺傳學在自閉癥的發展中起著相當大的作用。據WebMD稱,基因被認為在孩子是否患有自閉癥方面發揮著最大的作用。雖然目前還沒有辦法預測懷孕期間嬰兒是否會患有自閉癥,但對有一個自閉癥孩子的家庭的研究表明,兄弟姐妹患這種疾病的風險更高,這表明有很強的遺傳因素。
正在進行研究以確定與自閉癥相關的特定基因。目標是更深入地了解這種疾病并最終開發出更有效的治療方法。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雖然遺傳學對自閉癥的發展有顯著影響,但它并不是唯一的因素。
導致自閉癥的環境因素
除了遺傳因素外,懷孕期間的各種環境因素也會導致兒童患自閉癥的風險增加。
早產、低出生體重、孕期糖尿病或高血壓等并發癥與兒童自閉癥風險增加有關[5]。
感染、流感等嚴重疾病以及懷孕期間住院也與自閉癥風險增加有關[5]。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女性生出自閉癥孩子的風險較高。
懷孕期間使用藥物也會增加患自閉癥的風險。值得注意的是,已知接觸用于治療雙相情感障礙和癲癇的丙戊酸藥物會增加自閉癥以及各種出生缺陷的風險[5]。
新的證據表明,在妊娠期或生命早期接觸空氣污染會增加兒童患自閉癥的風險,盡管對于可能涉及的空氣污染的具體成分仍存在許多疑問。
遺傳和環境因素在自閉癥發展過程中復雜的相互作用仍然是正在進行的研究的主題。對于家庭、護理人員和醫療保健提供者來說,及時了解最新研究結果非常重要,以便為自閉癥患者提供最好的支持和護理。
懷孕和自閉癥風險
在探討孩子如何患上自閉癥時,重要的是要考慮與懷孕相關的因素。研究表明,懷孕期間的各種并發癥以及在此期間使用的某些藥物會增加兒童患自閉癥的風險。
妊娠并發癥和自閉癥風險
一些懷孕和分娩并發癥,例如早產、低出生體重以及懷孕期間糖尿病或高血壓等孕產婦疾病,與兒童自閉癥風險增加有關。
此外,懷孕期間需要住院治療的感染或嚴重流感等嚴重疾病與自閉癥風險增加有關。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女性生出患有自閉癥的孩子的風險也較高。
| 妊娠并發癥 | 自閉癥的風險 |
|---|---|
| 早產 | 增加 |
| 低出生體重 | 增加 |
| 母親糖尿病 | 增加 |
| 懷孕期間高血壓 | 增加 |
| 嚴重流感 | 增加 |
| 自身免疫性疾病 | 增加 |
此外,有證據表明,懷孕期間或早年接觸空氣污染會增加兒童患自閉癥的風險,盡管對于可能涉及的空氣污染的具體成分仍存在許多疑問。
懷孕期間的藥物使用
懷孕期間使用的某些藥物可能會影響孩子患自閉癥的風險。例如,已知在懷孕期間接觸用于治療雙相情感障礙和癲癇的丙戊酸藥物會增加患自閉癥以及各種出生缺陷的風險。
| 藥物使用 | 自閉癥的風險 |
|---|---|
| 丙戊酸鈉 | 增加 |
相反,一些研究表明,在懷孕期間補充某些維生素可能會降低嬰兒患自閉癥的風險。例如,維生素D和維生素B-9(葉酸)被認為可以降低風險,但支持這一點的證據尚不明確。
| 維生素補充劑 | 自閉癥的風險 |
|---|---|
| 維生素D | 可能減少 |
| 維生素B-9(葉酸) | 可能減少 |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這些因素會影響自閉癥的風險,但它們并不能保證一定的結果。自閉癥是一種復雜的疾病,有多種原因,而這些因素只是一個更大難題的一部分。需要進一步的研究來更好地理解遺傳學、環境因素和自閉癥之間復雜的相互作用。
早期體征和癥狀
了解自閉癥的早期體征和癥狀對于早期干預至關重要,這可以改變發育軌跡并減輕新出現的自閉癥癥狀。
識別自閉癥的早期跡象
幼兒的早期跡象表明他們應該接受自閉癥評估,包括溝通困難、社交困難和重復行為。及早識別這些跡象可以為及時干預和支持鋪平道路,這在生命的前三年至關重要[6]。
自閉癥的早期跡象可能包括:
- 缺乏眼神交流
- 社交微笑或其他溫暖、快樂的表情有限
- 聲音、微笑或其他面部表情的分享有限
- 對名字缺乏反應
- 缺乏展示、指向或揮手等手勢
- 重復的行為,例如拍手或搖晃
- 抵制日常生活或環境的變化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跡象并不能明確診斷自閉癥,但它們是醫療保健提供者應該對兒童進行評估的指標。
溝通和行為癥狀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自閉癥的跡象可能會變得更加明顯和多樣化。這些可能包括社交溝通困難、重復行為、興趣受限以及發脾氣、擔憂或注意力不集中等行為挑戰。
自閉癥的溝通和行為癥狀可能包括:
- 語言發展遲緩
- 對話和理解社交線索有困難
- 單詞或短語的重復
- 對某些主題或對象異常執著
- 很難理解別人的感受
- 抵抗身體接觸
- 難以改變日常生活或環境
- 自殘行為,例如用頭撞擊或咬人
這些癥狀可能帶來獨特的挑戰,但通過正確的支持和干預,自閉癥兒童可以發展重要的技能并過上充實的生活。例如,幼兒發展項目為幫助自閉癥兒童發展認知、溝通、社交和自助技能提供了重要支持。
自閉癥治療和支持
了解自閉癥的起源后,有必要探索對診斷患有該病的兒童可用的治療方法和支持。這些干預措施的重點是提高他們的認知、溝通和社交技能,以及解決行為問題。
自閉癥兒童的治療
自閉癥兒童的治療通常涉及多學科方法。這可能包括行為治療、言語和語言治療、職業治療 (OT) 和團體治療。這些干預措施旨在解決行為問題、社交技能、焦慮、溝通和感覺處理——所有可能受到自閉癥影響的關鍵領域[4]。
生命前三年的早期干預對于預防自閉癥癥狀的出現和重新引導發展軌跡至關重要。家長介導的干預措施,例如兒科自閉癥溝通療法(PACT) 和早期開始丹佛模型 (ESDM),已顯示出對社交溝通、適應性功能和癥狀嚴重程度的積極長期影響[6]。
在整個兒童期、青春期和成年期,應提供干預和支持,以增強適應能力,防止挑戰性行為,促進學術學習并促進獨立生活。應警惕地篩查和治療精神健康狀況等合并癥,以防止進一步損害。向成年過渡需要在教育、就業和生活安排方面采取重點措施,以確保成功和充實的生活[6]。
幼兒教育提供者的作用
雖然專家負責診斷患有自閉癥譜系障礙 (ASD) 的幼兒并為其提供具體干預措施,但幼兒教育服務提供者在支持患有自閉癥和其他發育障礙的兒童方面也發揮著關鍵作用。他們通過使用適合發展的實踐、跟蹤發展里程碑、與父母溝通以及了解基于社區的資源來做到這一點。
尤其是早期兒童發展項目,為幫助自閉癥兒童發展認知、溝通、社交和自助技能提供了重要支持。這些計劃通常由經驗豐富的教育工作者領導,他們有能力為這些兒童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導[7]。
總之,對自閉癥兒童的治療和支持需要采取全面且量身定制的方法,以滿足他們獨特的需求和挑戰。早期干預與幼兒教育提供者的支持相結合,可以顯著改善自閉癥兒童的發育和生活質量。
自閉癥研究進展
為了了解自閉癥的起源,或者回答“孩子是如何患上自閉癥的”這個問題,現代研究在揭示遺傳和環境因素復雜的相互作用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
自閉癥的遺傳學研究
自閉癥的根源可追溯到遺傳與環境之間復雜的相互作用,遺傳率估計為40%至80%。廣泛的遺傳學研究發現了數百個與自閉癥相關的基因,包括那些涉及突觸形成和轉錄調控的基因。然而,關于這些遺傳因素如何與環境影響相互作用從而導致自閉癥,仍有很多需要了解的地方[2]。
| 自閉癥遺傳因素 | 相關角色 |
|---|---|
| 突觸形成基因 | 參與神經細胞之間的通訊 |
| 轉錄調控基因 | 調節DNA到RNA的轉化,從而控制基因活性 |
了解體細胞鑲嵌和CNV
兩個關鍵的遺傳概念對于理解自閉癥的發展至關重要:體細胞嵌合和拷貝數變異(CNV)。
體細胞嵌合是由合子后DNA突變引起的,人們越來越認識到它對包括自閉癥在內的各種神經發育疾病至關重要。研究估計,大約5-7%的自閉癥新發致病變異是合子后發生的,但據報道估計這一比例高達22%[2]。
| 神經發育障礙 | 與體細胞變異有關 |
|---|---|
| 自閉癥 | 5-7%(高達22%)的新發致病變異是合子后的 |
| 雷特綜合癥 | 與體細胞變異有關 |
| 結節性硬化癥 | 與體細胞變異有關 |
| 智力殘疾 | 與體細胞變異有關 |
| 精神分裂癥 | 與體細胞變異有關 |
另一方面,CNV是染色體中的亞微觀結構變異,包括重復、缺失、易位和倒位。CNV會導致自閉癥易感性,目前估計假設這些變異直接導致大約10%的自閉癥病例。然而,具有相似結構變異的患者可能具有高度可變的表型[2]。
| CNV 影響 | 相關角色 |
|---|---|
| 突觸相關風險基因 | 經常受到CNV的影響,參與神經細胞通訊 |
| 轉錄調控中的基因 | 經常受CNV影響,控制基因活性 |
| 染色質重塑途徑 | 經常受到CNV的影響,參與DNA結構組織 |
這些發現強調了繼續研究了解導致自閉癥的復雜遺傳因素的重要性。這些知識對于早期發現、改進治療以及最終的預防至關重要。
參考
[1]: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5377970/
?[2]:https://www.frontiersin.org/articles/10.3389/fncel.2019.00385
?[3]:https://www.acf.hhs.gov/archive/ecd/child-health-development/asd
?[4]:https://www.cincinnatichildrens.org/health/a/autism
?[5]:https://www.spectrumnews.org/news/environmental-risk-autism-explained/
?[6]: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7911370/
?[7]:https://www.quora.com/Do-early-childhood-development-and-learning-programs-aggravate-autism
免責說明:本文僅用于傳播科普知識,分享行業觀點,不構成任何臨床診斷建議!杭吉干細胞所發布的信息不能替代醫生或藥劑師的專業建議。如有版權等疑問,請及時跟本公眾號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處理。
版權說明:本文來自杭吉干細胞科技內容團隊,歡迎個人轉發至朋友圈,謝絕媒體或機構未經授權以任何形式轉載至其他平臺,轉載授權請在網站后臺下方留言獲取。
掃碼添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