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糖尿病如何影響身體
- 糖尿病引發的高血糖
- 糖尿病引起的足部感染
- 糖尿病引起的尿頻
- 糖尿病引起的經常口渴
- 糖尿病引起的極度疲勞
- 糖尿病引起的糖尿病酮癥酸中毒
- 糖尿病引起的持續饑餓
- 糖尿病引起的視力模糊
- 糖尿病引起的體重問題
- 糖尿病引起的聽力問題
- 糖尿病引起的血管流通問題
- 糖尿病引起的皮膚狀況
糖尿病何時去看醫生
糖尿病的癥狀沒有一個人是相同的。您可能還會遇到其他癥狀,并且您的癥狀可能與其他人的癥狀不完全一致,并且可能不在上面的列表中。然而,許多糖尿病患者最常見的癥狀是口渴、尿頻、疲倦和體重減輕。

不受控制的糖尿病被定義為持續高血糖(高血糖)或頻繁的低血糖(低血糖)。糖尿病不受控制的人患糖尿病并發癥的風險更大。糖尿病可能無法得到控制,因為未確診、當前治療無效或缺乏治療依從性。血糖不受控制的典型癥狀包括過度口渴、疲勞和視力模糊。但還有許多不太明顯的跡象。
本文討論不受控制的糖尿病的癥狀。它解釋了高血糖的常見和不常見癥狀以及何時與您的醫療保健提供者交談。
糖尿病如何影響身體
不受控制的糖尿病被定義為血糖(糖)水平持續為180毫升每分升(ml/dL)或更高。如果糖尿病得不到控制,持續的高血糖會損害神經、血管和重要器官。
當一個人患有糖尿病時,胰腺產生的胰島素無法按照預期將葡萄糖轉移到細胞中獲取能量。當血糖開始積累時,它會對器官和組織產生毒性,隨著時間的推移,默默地損害它們。
糖尿病的并發癥大致分為兩類:
- 微血管:這些是由小血管損傷引起的并發癥,包括服務于眼睛、腎臟和神經癥狀的血管。微血管并發癥三聯癥單獨稱為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涉及眼睛)、糖尿病腎病(涉及腎臟)和糖尿病神經病變(涉及神經)。
- 大血管:這些是大血管損傷引起的并發癥。糖尿病的大血管并發癥包括心血管疾病、中風和外周動脈疾病(PAD)。
其他并發癥包括牙科疾病、感染抵抗力降低以及妊娠期糖尿病或妊娠期已有糖尿病引起的妊娠和分娩并發癥。
- 想要了解妊娠期糖尿病請瀏覽(妊娠期糖尿病如何控制?媽媽們注意了!)
糖尿病不受控制你能活多久?
不受控制的1型糖尿病會迅速升級為危及生命的并發癥,稱為糖尿病酮癥酸中毒 (DKA)。DKA可能會在短短 24小時內迅速發生,或者需要數周不受控制的高血糖才會出現。
雖然未控制的2型糖尿病患者也可能患糖尿病酮癥酸中毒,但不太常見。不受控制的2型糖尿病會以其他方式縮短您的壽命。持續的高血糖還會增加您出現可能致殘的并發癥的風險。平均而言,2型糖尿病患者的預期壽命比非糖尿病患者短六年。然而,研究表明,改善血糖控制可以使年齡提前3.8年。
糖尿病的12種癥狀,你中招了嗎?
1.糖尿病引發的高血糖

高血糖(高血糖)是一種潛在的嚴重疾病,當身體不能產生足夠的胰島素或胰島素不能被正確利用時就會發生。當空腹時血糖水平高于100mg/dL、進餐后一到兩個小時血糖水平高于180mg/dL,或者血糖水平高于200mg/dL時,即可診斷為高血糖。
在糖尿病的早期階段,即使有癥狀,也可能很少。如果有的話,通常包括:
- 視力模糊
- 過度口渴
- 饑餓感增加
- 疲勞
- 尿頻
在更嚴重的高血糖事件中,一個人可能會經歷:
- 意識喪失
- 惡心和嘔吐
- 呼吸急促
- 心跳加速
2.糖尿病引起的足部感染
不受控制的高血糖會削弱人體的免疫系統,并使其更難抵抗感染。它還使細菌更容易滲透并在受損的組織和器官中繁殖,糖尿病足綜合癥就是這樣的一個例子。當足部血流受損不僅增加感染風險,而且降低免疫細胞抵抗感染的可用性時,就會發生這種情況。血流量減少還會阻礙結痂的正常形成和新組織的重塑。傷口愈合緩慢是糖尿病足綜合征的特點。如果糖尿病不受控制,瘡口會潰爛并導致組織死亡,從而導致壞疽的發生。
糖尿病足綜合癥的癥狀包括:
- 燒灼感或針刺感
- 皮膚干燥
- 足部潰瘍
- 腿部或足部傷口愈合緩慢
- 腿部疼痛或抽筋
- 指甲生長不良
- 皮膚變色
3.糖尿病引起的尿頻
如果您在夜間多次醒來上廁所或小便更頻繁且量更大,您可能會出現多尿癥。糖尿病多尿是高血糖的直接結果。通常,當您的腎臟產生尿液時,它們會重新吸收所有糖并將其引導回血液。如果糖尿病不受控制,則不會發生這種情況。相反,過量的葡萄糖最終會進入尿液,起到滲透壓的作用(指改變流體運動的物質)。滲透作用將更多液體吸入腎臟,導致排尿增加。不受控制的糖尿病只是多尿的原因之一。尿頻也是利尿藥物和鋰的副作用,可能是由于飲酒或含咖啡因飲料和早孕引起的。
4.糖尿病引起的經常口渴

煩渴(指頻繁或過度口渴)糖尿病不受控制的人通常伴有多尿。這是由于通過排尿快速而持續地流失體液而引起的脫水。由于體內液體量減少,極度脫水還會導致血糖快速升高。煩渴還可能伴有惡心、頭痛、頭暈、口臭、深色尿液或昏厥。多喝水可能會在短期內有所幫助,但并不能解決根本問題。為了抑制口渴,您需要控制血糖。
5.糖尿病引起的極度疲勞
疲勞在未控制的糖尿病患者中很常見。盡管人們對為什么會發生這種情況知之甚少,但已知有幾個因素會導致糖尿病患者嗜睡,包括:
- 超重或肥胖
- 沮喪
- 頻繁的高血糖發作
- 睡眠問題
- 壓力
極度疲勞對生活質量有重大影響,作為糖尿病的癥狀不容忽視。
6.糖尿病引起的糖尿病酮癥酸中毒
糖尿病酮癥酸中毒(DKA)是一種潛在危及生命的并發癥,如果不立即治療,可能導致昏迷或死亡。
當您的身體沒有足夠的胰島素將葡萄糖輸送到細胞中獲取能量時,就會發生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結果肝臟將開始分解脂肪作為燃料,引發稱為酮的副產品的過量產生。當過多的酮產生過快時,它們會在血液中積聚到危險的水平。這種并發癥最常影響1型糖尿病患者,但在極少數情況下,也會影響2型糖尿病。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癥狀往往會迅速發展,通常在24小時內,導致以下癥狀:
- 皮膚或口腔干燥
- 皮膚潮紅
- 尿頻
- 呼吸中帶有水果味
- 口渴感增加
- 注意力不集中或思維混亂
- 肌肉疼痛或僵硬
- 惡心或嘔吐
- 肚子疼
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的兩個最常見原因是疾病和胰島素控制不良。
7.糖尿病引起的持續饑餓
多食癥是一個用于描述過度饑餓或食欲增加的術語。這是糖尿病的三個主要癥狀之一,另外兩個是口渴和尿頻。當糖尿病不受控制時,它會阻止葡萄糖進入細胞轉化為能量。能量缺乏會向大腦發送信號,表明需要更多食物來恢復能量水平。
8.糖尿病引起的視力模糊
視力模糊有時是糖尿病的最早跡象之一。當您的血糖水平過高、過低或快速波動時,就會發生這種情況。血糖突然升高會導致眼內積液,導致晶狀體形狀發生短期變化。嚴重低血糖發作后,有時可能需要長達六周的時間才能消除模糊和視覺扭曲。相比之下,當您的血糖水平過低時(稱為低血糖)—由于低血糖影響大腦,您的視力可能會變得模糊。
不受控制的糖尿病還會損害眼睛的小血管,導致它們出血并將液體滲入視網膜(眼睛后部的組織層)。隨著時間的推移,持續的腫脹會損害視網膜,導致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其中視力模糊和視力喪失很常見。
9.糖尿病引起的體重問題
如果糖尿病得不到控制并且血糖水平持續居高不下,可能會導致身體分解脂肪和肌肉以獲取能量,從而導致體重和肌肉質量顯著下降。
肌肉比脂肪重,因此體重減輕在糖尿病不受控制的人群中很常見。排尿過多還意味著您失去了過多的水分,這可能會導致體重波動。
10.糖尿病引起的聽力問題

聽力損失在未控制的糖尿病患者中更為常見,盡管其原因尚不清楚。它甚至會影響糖尿病前期患者(血糖高于正常值,但不足以被視為糖尿病)。
根據美國糖尿病協會的數據,糖尿病患者聽力損失的可能性是非糖尿病患者的兩倍。此外,在中國1.4億患有糖尿病前期的成年人中,聽力損失率比血糖水平正常的人高出30%。一些研究人員認為,高血糖會對內耳的小血管造成損害。其他人則認為它會增加充滿液體的耳蝸的壓力,充當耳朵的麥克風。
11.糖尿病引起的血管流通問題
多年來血糖水平升高會導致血管中脂肪沉積物(稱為斑塊)的積聚。當它影響心臟和大腦以外的血管時,可能會導致外周動脈疾病(PAD)。PAD的癥狀范圍廣泛,可涉及多個器官系統,包括皮膚、肺、關節、結締組織、消化道等。
糖尿病患者的PAD癥狀包括:
- 疲勞
- 腳趾甲易碎
- 運動時胸痛
- 腿部和腳部脫毛
- 手腳麻木和刺痛
- 腳、腳踝和腿部腫脹
- 消化問題
- 關節和肌肉痙攣
- 膚色變化
- 腿部或足部潰瘍
- 靜脈曲張
- 記憶喪失
- 難以集中注意力
12.糖尿病引起的皮膚狀況
糖尿病會以不同的方式影響皮膚。對于長期患有糖尿病的人來說,有時會導致不可逆轉的皮膚變化。其他皮膚問題只有在血糖水平高時才會出現,一旦血糖水平恢復正常就會消失。
黑棘皮癥
黑棘皮病(AN)是一種皮膚病,其特征是柔軟、凸起、深色皮膚病變,主要出現在身體褶皺處(例如腋下或腹股溝)。患有肥胖癥或糖尿病的人最有可能患上黑棘皮病。
黑棘皮病最常與胰島素抵抗相關。這是指肌肉、脂肪和肝臟中的細胞對胰島素反應不佳,無法利用血液中的葡萄糖獲取能量。盡管黑棘皮病相對良性,但它可能是您患有糖尿病或您的糖尿病未得到充分控制的信號。
糖尿病脂質壞死病
糖尿病類脂壞死菌(NLD) 是由不受控制的糖尿病引起的血管變化引起的。 糖尿病類脂壞死菌會導致大斑點,通常出現在小腿上,一開始表現為皮膚上出現微紅色、凸起的斑塊。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疤痕會變成帶有紫色邊框的閃亮疤痕。
糖尿病類脂壞死菌的病因尚不清楚,但女性比男性更常見。糖尿病類脂壞死菌有時會發癢或疼痛,但通常不需要治療,只需使血糖水平正常化即可。
大皰性糖尿病
在極少數情況下,糖尿病會導致手、腳、腿和前臂形成水泡。這種情況稱為大皰性糖尿病,幾乎只見于患有長期糖尿病且血糖控制不佳的人。
這些水泡看起來與燒傷水泡相似,通常伴有刺痛或針刺感。盡管水泡很大且外觀難看,但它們通常不會引起徹底的疼痛。如果血糖水平得到控制,水泡往往會在三周內消退。
發疹性黃瘤病
不受控制的糖尿病可導致發疹性黃瘤病(EX),一種皮膚病,會導致出現堅硬、黃色、豌豆狀腫塊,周圍有紅色光環。這種情況可能會發癢,最常發生在手背、腳背、手臂、腿和臀部。
男性比女性更容易經歷發疹性黃瘤病。與大皰性糖尿病一樣,一旦糖尿病得到控制,這些腫塊就會消失。
數字硬化癥
數字硬化癥是糖尿病的一種長期并發癥,通常在血糖未得到有效控制時發生。數字硬化癥是由于四肢血流量減少引起的,并導致腳趾、手指和手關節周圍的組織僵硬。
數字硬化癥會導致皮膚變得緊繃、變厚和蠟質,而下面的關節將更難彎曲或伸展。數字硬化癥的唯一治療方法是控制血糖水平。
播散性環狀肉芽腫
播散性環狀肉芽腫(DGA)是一種自限性良性病癥,影響皮膚的最上面兩層,即真皮和皮下組織。DGA與血糖控制不良有關,但也可能是某些人患糖尿病的第一個跡象。播散性環狀肉芽腫最常見于患有糖尿病的成人,導致皮膚出現粉紅色、淡紫色或肉色的凸起斑塊,邊界清晰。手指、手和腳是最常受影響的部位。播散性環狀肉芽腫往往會自行消失,并且通常會隨著糖尿病得到良好控制而改善。
糖尿病何時去看醫生
如果您未診斷出患有糖尿病,并且出現以下癥狀,請與您的醫療保健提供者討論是否接受糖尿病檢測:
- 視力模糊
- 持續饑餓
- 過度口渴
- 極度疲勞
- 尿頻
- 無意識的體重減輕
患有糖尿病的人應該每年去看醫生幾次。如果距離您上次檢查已經過去六個月或更長時間,或者您在控制血糖方面遇到困難,請預約進行糖尿病檢查。每個人的糖尿病管理看起來都不同。有些人僅通過飲食和運動就能控制血糖。其他人則需要胰島素或其他降血糖藥物。如果您當前的治療無法控制您的血糖,您的醫療保健提供者可以提供幫助。
結論
由于高血糖的破壞作用,不受控制的糖尿病會影響身體的許多器官。一旦血糖得到控制,許多癥狀就會消失。其他人可能會造成永久性的、不可逆轉的損害。不受控制的糖尿病的癥狀包括極度疲勞、尿頻、過度口渴或饑餓、體重意外減輕和視力模糊。未控制的糖尿病的嚴重病例還可能導致血液中酸的積累,可能危及生命,稱為糖尿病酮癥酸中毒,
- Papatheodorou K, Banach M, Bekiari E, Rizzo M, Edmonds M. Complications of diabetes 2017. J Diabetes Res. 2018 Mar 11;2018:3086167. doi:10.1155/2018/3086167
- Tuttolomondo A., Maida C., Pinto A. Diabetic foot syndrome as a possible cardiovascular marker in diabetic patients. J Diabetes Res. 2015;2015:12. doi:10.1155/2015/268390.268390
- U.S. 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 Medline Plus. Type 1 diabetes.
- Kianmehr H, Zhang P, Luo J, et al. Potential Gains in Life Expectancy Associated With Achieving Treatment Goals in US Adults With Type 2 Diabetes. JAMA Netw Open. 2022;5(4):e227705. doi:10.1001/jamanetworkopen.2022.7705
- 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 6. Glycemic targets: Standards of medical care in diabetes—2022. Diabetes Care. 2022;45(Supplement 1): S83–96. doi:10.2337/dc22-S006
- Edmonds M, Manu C, Vas P. The current burden of diabetic foot disease. J Clin Orthop Trauma. 2021;17:83-91. doi:10.1016/j.jcot.2021.01.017
- Everett E, Mathioudakis N. Update on management of diabetic foot ulcers. Ann NY Acad Sciences. 2018;1411(1):153-65. doi:10.1111/nyas.13569
- 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 Skin complications.
- Christ-Crain M. EJE AWARD 2019: new diagnostic approaches for patients with polyuria polydipsia syndrome. Eur J Endocrinol. 2019;181(1):R11-R21. doi:10.1530/EJE-19-0163
- Triplitt CL. Understanding the kidneys’ role in blood glucose regulation. Am J Managed Care. 2012;18(1):S11-6.
- U.S. 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 MedlinePlus. Urination – excessive amount.
- Kalra S, Sahay R. Diabetes fatigue syndrome. Diabetes Ther. 2018;9(4):1421-9. doi:10.1007/s13300-018-0453-x
- Seth P. Clinical profile of diabetic ketoacidosis: a prospective study in a tertiary care hospital. JCDR. doi:10.7860/JCDR/2015/8586.5995
- 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 DKA (ketoacidosis) & ketones.
-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Diabetes symptoms.
- Sayin N, Kara N, Pekel G. Ocular complications of diabetes mellitus. World J Diabetes. 2015;6(1):92-108. doi:10.4239/wjd.v6.i1.92
- National Eye Institute. People with diabetes can prevent vision loss.
- 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 Diabetes and hearing loss.
-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Peripheral artery disease and diabetes.
- National Organization of Rare Disorders. Ancanthosis nigricans.
- American Osteopathic College of Dermatology. Necrobiosis lipoidica diabeticorum.
- Agrawal P, Pursnani N, Jose R, Farooqui M. Granuloma annulare: A rare dermatological manifestation of diabetes mellitus. J Family Med Prim Care. 2019;8(10):3419-3421. doi:10.4103/jfmpc.jfmpc_616_19
免責說明:本文僅用于傳播科普知識,分享行業觀點,不構成任何臨床診斷建議!杭吉干細胞所發布的信息不能替代醫生或藥劑師的專業建議。如有版權等疑問,請隨時聯系我。
版權說明:本文來自杭吉干細胞科技內容團隊,歡迎個人轉發至朋友圈,謝絕媒體或機構未經授權以任何形式轉載至其他平臺,轉載授權請在網站后臺下方留言獲取。
掃碼添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