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際統計,慢性肝病在全球排名第四位。人類肝臟一旦受到嚴重損傷,通常無法自然修復,從而可能給患者帶來生命危險。鑒于此,慢性肝病唯一可能的治療選擇是危險的完全肝移植。
不幸的是,肝移植手術需要考慮很多風險。[1]風險主要歸因于移植器官的排斥傾向。有時,身體將移植的器官檢測為“異物”,或者不是來自自己身體的東西,因此應該被銷毀/拒絕。
肝臟疾病的類型
肝臟是一個復雜而重要的器官,肝臟疾病有一百多種不同的分類。這些最常見的肝病類型包括:
- 阿拉吉爾綜合癥:是一種常見于幼兒和嬰兒的遺傳性疾病。
- 酒精相關性肝病:也稱為“藥物引起的”或“毒性”肝衰竭,這種疾病通常是由于過量飲酒或藥物或由于對某些藥物的免疫反應所致。
- Alpha-1 抗胰蛋白酶缺乏癥:是一種遺傳性疾病,可導致肝病或肺氣腫肺衰竭。Alpha-1抗胰蛋白酶缺乏癥的患者經常被誤診為哮喘
- 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是一種慢性疾病,當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統攻擊肝臟,導致肝臟持續發炎且無法自然愈合時,就會發生這種情況。如果不及時治療自身免疫性肝炎,可能會導致肝硬化和肝功能衰竭。
- 良性肝臟腫瘤:有些腫瘤是癌性的(惡性),而另一些則是良性的(非癌性)。非癌性(良性)肝臟腫瘤不會在體內擴散,通常不會構成任何嚴重的健康威脅。
- 膽道閉鎖:通常是新生兒的一種遺傳性疾病,影響膽汁和膽管的產生。膽道閉鎖疾病導致膽管阻塞和發炎,導致膽汁滯留在肝臟中并導致肝臟疤痕(肝硬化)。
- 布加綜合征:是一種由肝靜脈阻塞(閉塞)引起的罕見疾病。布加綜合征的癥狀包括腹水、腹痛和肝損傷放大。
- 肝硬化:發生時健康的肝組織被無生命的疤痕組織所取代。這種情況通常是其他幾種肝臟疾病的癥狀。
- 當血液中膽紅素(毒素)水平較高(高膽紅素血癥)時,就會發生克里格勒-納賈爾綜合征 (CNS) 。膽紅素是分解紅細胞的副產品,但必須通過膽汁和腸道從體內清除。血液中膽紅素含量過高會導致黃疸,也可能進入大腦并造成腦損傷。
- 片形吸蟲病(肝片形吸蟲病):是由肝吸蟲(肝片形吸蟲)寄生于肝臟感染引起的
- 當甘油三酯脂肪在肝細胞中快速積累時,就會發生脂肪肝疾病或肝脂肪變性。
- 非酒精性脂肪肝 (NAFLD):是一系列通常與2型糖尿病或肥胖等代謝綜合征相關的疾病。
- 半乳糖血癥:是一種遺傳性疾病,會阻止患者加工半乳糖。半乳糖在體內快速積累會導致危險的并發癥,如腎衰竭、多囊腎、肝臟腫大、腦損傷或眼睛白內障。
- 吉爾伯特綜合癥:是一種阻止肝臟處理膽紅素的遺傳性疾病。這種情況在男性中比在女性中更常見,并且可能導致黃疸。
- 血色素沉著癥:是一種常見的遺傳性疾病,會導致患者在體內吸收和儲存過多的鐵。大量的鐵積聚對于多個器官來說非常危險,尤其是肝臟,如果不及時治療可能會導致器官衰竭。
- 肝性腦病:也稱為門體性腦病(PSE),是一種影響嚴重肝病患者腦功能且無法清除血液中毒素的疾病。如果這些毒素積聚,它們就會遍布全身,直到到達大腦,導致身體和精神功能障礙。
- 肝炎 肝臟炎癥:可由多種因素引起,包括病毒(病毒性肝炎)、肝毒素、自身免疫反應或遺傳性疾病。
- 甲型肝炎肝病:是由甲型肝炎病毒 (HAV) 引起的,會導致肝臟腫脹并妨礙其正常運作。
- 乙型肝炎肝病:通常是可以預防的,并且是由乙型肝炎病毒 (HBV) 引起的。乙型肝炎的診斷可能會導致肝臟腫大并妨礙正常功能。乙型肝炎是可以治療的,超過 95% 的接觸乙型肝炎的成年人會在一年或更短的時間內康復。慢性乙型肝炎很嚴重,可導致肝硬化、肝功能衰竭或肝癌。
- 丙型肝炎肝病:是由丙型肝炎病毒(HCV)引起的。丙型肝炎可能具有自身免疫性,會引起肝臟嚴重炎癥,從而導致疤痕和肝纖維化。肝細胞的細胞死亡會觸發身體在肝臟中釋放炎癥細胞,從而導致肝腫大(肝臟腫大),并導致器官周圍的格利森氏囊(纖維彈性鞘)伸展,引起疼痛。
- 肝腎綜合征 (HRS):是一種危險疾病,會降低晚期肝病患者的腎功能。肝腎綜合征常見于肝臟晚期疤痕和腹水的患者,但也可能發生于患有急性肝衰竭、暴發性肝衰竭或其他類型肝病的患者。
- 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 (ICP):是一種影響肝臟中膽汁酸流動的疾病,導致孕婦持續瘙癢。這種并發癥通常出現在妊娠晚期,此時激素濃度最高。
- 溶酶體酸性脂肪酶缺乏癥 (LAL-D):是一種進行性遺傳性疾病,限制患者產生溶酶體酸性脂肪酶的能力。身體需要這種重要的酶來分解脂質(脂肪)和膽固醇。當溶酶體酸性脂肪酶缺乏或缺失時,脂肪開始在全身的組織和器官中積聚,導致肝臟疾病以及與心血管疾病相關的高水平低密度脂蛋白壞膽固醇。
- 肝囊腫:是肝臟中充滿液體的良性但異常的生長囊
- 當肝臟中的惡性細胞生長和擴散時,就會發生肝癌。任何從肝臟開始的癌癥都稱為肝癌,肝細胞癌 (HCC) 和膽管癌是最常見的肝癌類型,如果疾病從肝臟擴散到其他器官,則被診斷為轉移性肝癌。當胰腺癌擴散時,它通常會影響肝臟。不同罕見類型的肝癌包括血管肉瘤和肝臟血管肉瘤。
- 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或原發性膽汁性膽管炎(PBC):是一種慢性自身免疫性肝病,會導致肝內膽管受損。
- 原發性硬化性膽管炎 (PSC):肝病是一種慢性疾病,會慢慢損害膽管,然后傳播到小腸。PSC患者會遭受持續的組織炎癥和纖維化(疤痕),導致膽汁在肝臟中積聚,直至肝臟完全喪失正常功能。PSC進展緩慢,初次診斷后8-15年可能發生肝衰竭。大多數原發性硬化性膽管炎患者需要進行肝移植,但如果在診斷后立即應用干細胞療法治療原發性硬化性膽管炎可能會有所幫助。PSC還可導致膽管癌。
- 雷氏綜合癥:會影響身體的所有器官,但對肝臟和大腦尤其有害。雷氏綜合癥通常發生在從水痘和流感等病毒感染中恢復的兒童中。奧利弗雷氏綜合征的并發癥包括肝功能檢查異常、脂肪肝沉積、凝血不良或完全肝功能衰竭。
- 威爾遜病:是一種遺傳性疾病,會導致患者體內保留過量的銅沉積物,并且不會像通常那樣將銅釋放到膽汁中。銅在血液和肝臟中積聚會導致腎臟、眼睛和大腦受損。如果不及時治療,威爾遜氏病會導致嚴重的腦損傷、脊柱關節病引起的肝脂肪變性、腎衰竭、肝衰竭和死亡。

肝病診斷??和基因檢測
用于診斷肝功能衰竭的血液測試和放射學掃描包括:
肝臟檢測和肝功能檢測 (LFT)、全血細胞計數綜合代謝檢測 (CMP)、Alpha-1 抗胰蛋白酶、膽紅素、DCP、AFP 腫瘤標志物、白蛋白、總蛋白、 GGT、PT、AMA、AST、ALP、ALT、銅測試(肝銅濃度)、乙醇測試、過量藥物測試、鐵測試、甲型肝炎測試、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測試。
再生中心及其功能醫學部門提供全面的DNA檢測選項列表,用于檢測遺傳性肝臟和糖原貯積病,包括以下組:ATP7B、SPG70、JAG1、NOTCH2、ILLD、METRS、MRS、FBP1、SLC5A1、SLC2A2 、PHKA2 G6PC、GBE1、SLC37A4、PYGL GYS2、PHKB、PHKG2、FBP、FBPase 1和RpL17
為了幫助降低患肝病的風險,請考慮改變飲食并定期鍛煉。
肝病的常見原因
人們普遍認為,慢性肝病的大多數常見原因在成為問題之前可以通過改變飲食和健康習慣來改變。最好的治療計劃總是從預防開始。治療后健康的生活習慣對于避免復發和慢性肝病至關重要。肝臟是人體最大的器官,在正常情況下完全能夠自我再生。由于肝臟擔負著許多職責,例如血液解毒、抵抗感染和幫助消化食物,因此如果肝臟患病,會嚴重影響人的整體健康。
器官捐獻者非常有限,肝臟移植的價格非常高,而且手術本身涉及很多風險。值得慶幸的是,我們受過國際培訓的干細胞再生醫生能夠創造出更現代的治療方法。成體干細胞療法有助于誘導患有慢性肝病或肝硬化的患者快速產生肝細胞。
干細胞治療肝病
增強型間充質干細胞 (MSC+) 為逆轉肝硬化和肝臟疾病提供了一種有吸引力的治療解決方案,這些治療方案基于多種因素,包括:
- 免疫調節特性 [2]
- 能夠分化為肝細胞、膽管上皮細胞和肝祖細胞
- 受損肝細胞的自然替代
- 促炎細胞因子減少
- 逆轉肝細胞損傷并修復肝管和肝板
- 促進持久的肝細胞再生[3]
- 抑制細胞活化的能力
- 消除疲勞。黃疸。持續瘙癢。
- 增加細胞凋亡率 (旁分泌機制)
肝細胞逆轉肝臟疤痕
隨著腎衰竭、心臟病和糖尿病腎病再生醫學的最新進展,終于有了一種有效的替代性肝再生治療方法,使用肝細胞和生長因子的靶向方案來修復脂肪肝和慢性肝病。肝干細胞治療可以通過肝細胞和 CD4+ T 細胞的旁分泌再生和免疫調節功能,幫助減少炎癥和肝纖維化。這些綜合作用預計將在肝臟穩態的恢復中發揮有利作用。慢性帕金森病也被認為與肝硬化有關。[4]
肝臟通常由稱為肝細胞的細胞組成[5]。增強的肝細胞能夠復制,因此使用200至300天后,新的肝細胞將自然取代舊的肝細胞。如果患者的肝臟嚴重受損,肝細胞就無法完成自然復制過程。這就是卵形細胞發揮作用的地方。據信,如果需要的話,卵圓細胞也能夠產生新的肝細胞。肝功能衰竭的組合治療是作為門診手術進行的,旨在引入治療水平的肝細胞肝細胞或肝卵圓細胞利用旁分泌機制強力啟動受損組織和細胞的愈合。[6]
MSC+肝細胞組合治療方案也可以通過使用擴增的成體多能干細胞和肝生長因子來完成。多能干細胞能夠分化成不同種類的細胞,包括肝細胞(肝細胞)。[7]
2024年肝病治療指南
由于現有肝損傷程度不同且處于現階段,所有潛在患者必須提供近期醫療文件和肝臟放射掃描供審查。旨在提供一種侵入性較小的替代方案。分離和增強的肝臟干細胞將通過靜脈注射,通過血液輸送到肝臟,開始減少嚴重的全身炎癥和肝臟炎癥,從而恢復肝臟健康。要了解有關干細胞治療脂肪肝、肝硬化或慢性肝病的臨床進展信息。
參考資料:
- [1] ^ Angulo、Paul、David E Kleiner、Sanne Dam-Larsen、Leon A Adams、Einar S Bjornsson、Phunchai Charatcharoenwitthaya、Peter R Mills 等。2015. 泰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長期預后與肝纖維化相關,但沒有其他組織學特征。胃腸病學,沒有。2(4 月 29 日)。doi:10.1053/j.gastro.2015.04.043。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25935633
- [2] ^ Burkhard、Pierre R、Jacqueline Delavelle、Renaud Du Pasquier 和 Laurent Spahr。與肝硬化相關的慢性帕金森病:獲得性肝腦變性的一個獨特子集。神經病學檔案,沒有。4.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12707065
- [3] ^坎茨、托比亞斯、邁克爾·P·曼斯和邁克爾·奧特。干細胞在肝臟再生和治療中的作用。細胞和組織研究,沒有。1(9 月 28 日)。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17901986
- [4] ^埃斯雷福格魯,穆卡德斯。2013.干細胞在肝損傷修復中的作用:轉移干細胞對肝衰竭的實驗和臨床益處。世界胃腸病學雜志,第 1 期。40(28)。doi:10.3748/wjg.v19.i40.6757。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24187451
- [5] ^石明,張正,徐若男,胡林,付軍良,鄒正勝,張愛民,等.2012.人類間充質干細胞輸注是安全的,并且可以改善慢性肝衰竭患者的肝功能。干細胞轉化醫學,沒有。10(10 月 11 日)。doi:10.5966/sctm.2012-0034。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23197664
- [6] ^ Srivatanakul、P、DM Parkin、M Khlat、D Chenvidhya、P Chotiwan、S Insiripong、KA L’Abbé 和 CP Wild。泰國肝癌。二. 肝細胞癌的病例對照研究。國際癌癥雜志,第 1 期。3(30)。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1645698
- [7] ^ Zimmermann、Joshua A 和 Todd C McDevitt。2013.預調節間充質基質細胞球體以分泌免疫調節旁分泌因子。細胞療法,不。3(11 月 9 日)。doi:10.1016/j.jcyt.2013.09.004。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24219905
免責說明:本文僅用于傳播科普知識,分享行業觀點,不構成任何臨床診斷建議!杭吉干細胞所發布的信息不能替代醫生或藥劑師的專業建議。如有版權等疑問,請隨時聯系我。
掃碼添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