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癥是一種復雜的精神障礙,其特征包括持續的情緒低落、興趣或愉悅感喪失以及顯著的功能障礙。盡管傳統的藥物和心理治療對部分患者有效,但仍有相當一部分患者未能獲得顯著改善,甚至出現耐藥性。干細胞治療抑郁癥是一種新興的治療方法,近年來在臨床研究中顯示出一定的潛力。
能夠治療抑郁癥的干細胞有哪些?
能夠用于治療抑郁癥的干細胞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
- 神經干細胞(NSCs):NSCs是一類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潛能的干細胞,能夠分化為各種類型的神經細胞。它們在神經退行性疾病和抑郁癥的治療研究中顯示出潛力。神經干細胞具有再生人腦細胞的能力,能夠改善抑郁癥患者的認知功能障礙。研究表明,神經干細胞移植到海馬體中后,能夠分化、再生,使患者的記憶力、認知、學習能力得到改善。
- 間充質干細胞(MSCs):MSCs具有多向分化潛能,能夠通過直接分化、分泌細胞因子、生長因子及外泌體等方式重建受損組織與器官。MSCs還具有抑制炎癥反應的功能,已被廣泛應用于各種疾病的治療,并顯示出很好的臨床應用前景。研究發現,間充質干細胞可能通過抑制促炎因子如IL-6分泌,促進腦內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BDNF)表達及5-HT、DA的合成分泌,發揮治療應激性抑郁癥的作用。
- 臍帶血干細胞:臍帶血干細胞在難治性抑郁癥中顯示出良好療效。研究發現,臍帶血干細胞對抑郁狀態下的認知功能障礙有改善作用,有助于克服治療抵抗,且無不良反應。
- 誘導多能干細胞(iPSCs):通過人工誘導多能干細胞技術,從躁狂型雙極性躁狂抑郁癥(BD)病人的成纖維細胞中獲得攜帶躁狂癥遺傳信息的iPSCs,并進一步將這些干細胞定向分化為大腦海馬區的顆粒神經元。研究發現,這些神經元具有超興奮的基因型和表型特征,并且對鋰鹽處理有顯著反應。
- 骨髓干細胞:骨髓干細胞的生長分化與血清素密切相關,情緒低落可導致血清素下降,引起干細胞功能受損,影響損傷細胞修復和血細胞再生,從而影響身體免疫功能。
目前,臨床研究主要集中在間充質干細胞和神經干細胞上,因為它們相對更容易獲取,能分化成多種細胞類型,免疫原性低,來源也很豐富。在考慮干細胞治療時,患者應尋求專業醫療機構的建議,并確保治療遵循當地的法律法規和醫療標準。
相關閱讀:了解更多關于干細胞治療抑郁癥的新聞資訊!
免責說明:本文僅用于傳播科普知識,分享行業觀點,不構成任何臨床診斷建議!杭吉干細胞所發布的信息不能替代醫生或藥劑師的專業建議。如有版權等疑問,請隨時聯系我。
掃碼添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