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干細胞療法在類風濕關節炎(RA)治療領域展現出了顯著成效,特別是在調節免疫反應、修復受損關節組織以及減輕炎癥反應等方面表現尤為突出,成為類風濕關節炎治療研究的重要方向。2024年見證了多項關鍵性研究的發布和臨床試驗的深入推進,這些進展為類風濕關節炎患者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治療希望。隨著2024年的即將落幕,讓我們一起回顧這一年里干細胞治療類風濕關節炎所取得的最新臨床進展,全面了解這一領域的前沿動態。
類風濕性關節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種自身免疫疾病,即患者的免疫系統錯誤地將關節周圍組織識別為“非我族類”進行攻擊,造成關節炎癥、疼痛、腫脹和僵硬。
除了關節破壞外,類風濕性關節炎還可以侵犯皮膚、眼睛、肺、心臟、腎臟、唾液腺、神經組織、骨髓血管等組織器官。
發病特征是病程慢、反復發作,可引起關節損傷、軀體殘疾、心臟疾病等并發癥,嚴重影響患者的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而且降低病患的預期壽命。
詳情請瀏覽:類風濕關節炎的體征和癥狀是什么?及其治療方法

目前類風濕性關節炎無法根治,治療原則為防止關節破壞、保護關節功能以提升患者生活質量。藥物治療方面,非甾體類藥物NSAIDs有抗炎鎮痛作用,但消化系統和心血管毒性大;甾體類藥物(激素)會導致骨質疏松和易感染;免疫抑制劑(細胞因子、補體抑制劑等)對腎和免疫系統有損害。手術治療風險高,可能出現感染、出血和復發等副作用。
近年來,隨著再生醫學的發展,干細胞治療類風濕關節炎作為一種新興的治療方法,利用干細胞的自我更新和分化潛能,為類風濕關節炎患者提供新的修復策略。
接下來我將帶您了解2024年干細胞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的最新研究進展有哪些:
2024年最新進展報告:干細胞療法為類風濕關節炎帶來希望之光
案例一:干細胞療法在治療骨關節炎和類風濕性關節炎中的潛在用途
2024年2月23日,全球干細胞治療與研究學院在國際期刊《ATM》上發表了一篇關于《干細胞療法在治療骨關節炎和類風濕性關節炎中的潛在用途》的研究成果。[1]

文章報告了多項使用干細胞治療類風濕關節炎良好的臨床試驗結果。
一項研究報告稱,注射4×107臍帶間充質干細胞在注射后12小時內便取得了顯著改善。此外,關節疼痛和炎癥等其他相關癥狀也得到緩解。
- 臨床分析顯示,在間充質干細胞治療組中,炎性細胞因子和趨化因子(包括TNF-α和IL-6)水平降低,外周血中Treg細胞百分比增加,產生IL-4的Th2細胞數量上調。
- 該研究一方面證實了間充質干細胞對類風濕關節炎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另一方面證明了治療效果的顯著持續時間,至少可持續3個月。
在另一項廣泛的研究中,105名患有活動性類風濕關節炎且對傳統藥物反應不佳的患者被分為干細胞治療組和對照組。患者通過靜脈注射一劑1×106細胞/kg臍帶間充質干細胞,12周后評估結果。
- IL-10 水平和 Treg/Th17 比率增加,而 IL-6 水平降低,證實了 MSCs 的免疫調節特性。
- 此外,在患者中觀察到干細胞療法介導的高于正常水平的IFN-γ降低與呈正相關。這一發現進一步證實了 干細胞的抗炎功能,也鼓勵使用IFN-γ水平作為患有該疾病的患者的生物標志物。
另一項試圖確認這種新療法安全性的臨床試驗針對53名確診為類風濕關節炎的患者進行?;颊呓邮莒o脈注射不同數量的脂肪間充質干細胞/kg 體重,或安慰劑。
該研究僅在探索性背景下評估了療效和使用細胞的安全性,并且每個接受干細胞的組都顯示出總體改善。
案例二:間充質干細胞在類風濕關節炎治療中的作用
2024年5月25日,波蘭波美拉尼亞醫科大學生理學系在國際期刊《細胞》上發表了一篇關于《間充質干細胞在類風濕關節炎治療中的作用》的研究成果。[2]

文章報告了多項使用間充質干細胞治療類風濕關節炎良好的臨床試驗結果。
Wang等人研究了臍帶間充質干細胞(UC-MSCs)在RA患者中的應用。具體來說,參與者接受MTX/來氟米特/羥氯喹以及含有UC-MSCs的溶劑治療。
- 重要的是,與接受未接受UC-MSCs的DMARDs治療的患者相比,經過3個月的治療后,添加干細胞的患者DAS28評分顯著降低,RF和CRP濃度也降低。
- 此外,使用MSCs治療可增加外周血中的Tregs數量。
- 在安全性分析方面,細胞治療不會引起重大毒性。
另一項試驗中,作者分析了接受UC-MSCs靜脈治療的患者的長期安全性和有效性。作者觀察到,與治療前相比:治療后1年和3年的DAS28和HAQ評分顯著降低。此外,還發現這些時間點的CRP和RF水平降低。
最近,一些臨床試驗還研究了UC-MSCs在RA患者中的潛力。在一項Ia期臨床試驗中:單次靜脈注射UC-MSCs可在4周后顯著降低DAS28-ESR評分。然而,腫脹和壓痛關節數以及疼痛VAS評分沒有差異。
案例三:間充質干細胞治療4種炎性關節炎的療效和安全性
2024年6月29日,中國醫學科學院牽頭在國際知名期刊《關節炎和風濕病研討會》上發表了一篇關于《培養擴增間充質干細胞治療4種炎性關節炎的療效和安全性:36項隨機對照試驗的系統評價和薈萃分析》的研究成果。[3]

本次研究檢索時間從建庫至2023年7月,進行文獻篩選和數據提取,采用RevMan 5.4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
最終納入了36項相關隨機對照試驗,涉及2,076名受試者。其中包括類風濕性關節炎 (RA)患者。
- 類風濕關節炎研究表明,間充質干細胞有可能緩解類風濕關節炎患者的關節疼痛并改善關節功能。
- 此外,干細胞療法似乎相對安全,可被視為炎癥性關節炎的可行替代治療選擇。
- 安全性評估表明干細胞治療不會增加不良事件的發生率。
案例四:間充質細胞與干擾素-γ聯合聯合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療效
2024年7月11日,長春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牽頭在期刊《J Res Med Sci》上發表了一篇關于《與干擾素-γ聯合治療可能是提高間充質細胞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療效的潛在策略》的網絡薈萃分析。[4]

本次分析納入了8項研究,包括480名患者。結果顯示:
- 與對照組相比,干細胞治療顯著降低了第二標準化平均差和3RD月并顯著降低類風濕因子(RF)水平和6th月。
- 在網狀meta分析中,間充質干細胞聯合干擾素-γ(MSC_IFN)對增加美國風濕病學會標準(ACR)20、ACR50和DAS<3.2人群有顯著影響,對降低DAS有顯著影響,并長期降低RF水平。
結論:間充質干細胞可在短期內緩解類風濕關節炎患者的DAS,降低RF水平。間充質干細胞聯合干擾素-γ顯示出更明顯的效果,可顯著改善ACR20、ACR50和DAS<3.2的結果,降低DAS和RF水平。
案例五:間充質干細胞的仿生脂質體用于類風濕關節炎的靶向治療
2024年8月27日,浙江大學藥學院牽頭在期刊《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上發表了一篇關于《基于間充質干細胞的仿生脂質體用于類風濕關節炎的靶向治療》的研究成果。[5]

類風濕性關節炎 (RA) 是一種嚴重損害關節健康的系統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晚期RA的主要治療策略旨在抑制關節炎癥。然而,藥物的非特異性分布限制了治療效果并增加了與RA治療相關的風險。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研究人員開發了基于間充質干細胞 (MSC) 的仿生脂質體,稱為MSCsome,它由MSC膜和脂質體融合而成。
本研究介紹了MSCsome作為有效治療晚期RA的一種有前途的方法,為炎癥疾病的靶向藥物輸送治療提供了新的視角。
- MSCsome具有相對簡單的制備方法,可有效提高藥物對患病關節的靶向效率。
- 淋巴細胞功能相關抗原-1與細胞間粘附分子-1之間的相互作用增強了MSCsome對極化巨噬細胞的親和力,從而提高了其對患關節的靶向能力。
- 有效的靶向遞送促進了藥物在關節中的積累,從而顯著抑制了炎癥,并保護和修復了軟骨。
案例六:脂肪間充質干細胞治療幼年特發性關節炎的兒科患者療效
2024年12月19日,德克薩斯州糖城–( BUSINESS WIRE )–希望生物科學研究基金會(HBRF)已獲得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的授權,向2-16歲患有幼年特發性關節炎(JIA)的兒科患者施脂肪間充質(成體)干細胞(HB-adMSC),這是FDA首次授權針對此類疾病研究該細胞類型,也是HBRF的首次兒科臨床試驗。

本次第二階段臨床試驗 (NCT06623240) 是一項平衡隨機、雙盲、交叉研究,將在HBRF招募66名參與者,為期72周。在為期8周的積極治療期間,受試者將接受三次HB-adMSCs輸注,劑量由體重決定。然后,12周將不接受治療。
最后,將在另一個8周內進行三次治療。大約一半的參與者將接受治療,然后是洗脫期,然后是安慰劑;另一半將接受安慰劑,然后是洗脫期和治療。HBRF將尋求同行評審的結果發布。
干細胞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的優勢
1. 免疫調節能力:間充質干細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s)具有強大的免疫調節功能。它們能夠抑制T細胞增殖、上調Treg細胞比例、抑制B細胞功能和減少B細胞數量、影響樹突狀細胞成熟、誘導M2型巨噬細胞產生、抑制M1型巨噬細胞活化等。這種特性使得MSCs能夠在體內發揮抗炎作用,幫助緩解RA患者的炎癥反應,減輕關節損傷。
2. 組織修復潛力:除了免疫調節外,干細胞還展示了其在組織修復方面的潛力。研究表明,MSCs可以分化為軟骨細胞或其他類型的細胞,有助于修復受損的關節結構,如軟骨和其他支持組織。這對于改善RA患者的長期預后至關重要,因為它不僅能夠緩解癥狀,還能防止進一步的關節破壞。
3. 提升治療有效率:一項研究指出,“賦能”間充質干細胞移植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的有效率相比單獨使用間充質干細胞提高了40%,從53.3%提升到了93.3%。這表明經過特殊處理或優化后的干細胞療法可能提供更好的臨床效果。
4. 減少藥物依賴及副作用:對于接受干細胞治療的患者來說,他們往往能夠在不需要增加其他藥物劑量的情況下獲得更好的療效。例如,在某些研究中觀察到,干細胞治療后患者可以逐步減少激素用藥(如醋酸潑尼松),從而減少了因長期服用此類藥物而帶來的副作用風險。
5. 改善生活質量:干細胞治療不僅可以改善RA患者的生理狀況,還可以對其心理狀態產生積極影響。據報道,接受治療后的患者報告了飲食、睡眠、體力等方面的明顯改善,并且精神/心理健康也有所提高。此外,隨著疼痛減輕和關節活動度增加,患者的生活質量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6. 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盡管任何醫療干預都存在一定的風險,但大多數關于干細胞治療RA的研究表明,該療法的安全性和耐受性是良好的。所有納入研究的干細胞治療試驗均未報告嚴重不良事件的發生。雖然存在感染、出血等潛在并發癥的可能性,但在專業醫療機構的操作下,這些風險是可以被有效控制的。
結論
綜上所述,2024年干細胞治療RA領域取得了重要的里程碑式成就,從基礎科學研究到臨床應用實踐都取得了實質性進展。盡管如此,要使這種療法真正惠及廣大患者群體,還需要解決標準化生產工藝建立、成本效益優化等一系列挑戰。隨著更多高質量臨床數據的支持和技術進步,相信干細胞療法將逐漸成為治療RA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為那些傳統方法難以治愈的患者提供新的希望。
相關閱讀:想要了解更多關于干細胞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的新聞資訊請點擊這里!
參考資料:
[1]Esquivel D, Mishra R, Srivastava A. Potential use of stem cell therapies for treating osteoarthritis and rheumatoid arthritis. Ann Transl Med 2024;12(4):72. doi: 10.21037/atm-23-1951
[2]Bakinowska, E.; Bratborska, A.W.; Kie?bowski, K.; ?mil, M.; Biniek, W.J.; Pawlik, A. The Role of Mesenchymal Stromal Cells in the Treatment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Cells 2024, 13, 915. https://doi.org/10.3390/cells13110915
[3]Zeng L, Yang K, Yu G, Chen J, Long Z, Xiang W, Liu S, Zheng Y, Yan Y, Hao M, Sun 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culture-expanded mesenchymal stromal cell 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4 types of inflammatory arthriti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36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Semin Arthritis Rheum. 2024 Oct;68:152498. doi: 10.1016/j.semarthrit.2024.152498. Epub 2024 Jun 29. PMID: 38970896.
[4]Nie DQ, Yan GX, Wang ZY, Yan X, Yu GM, Gao JL, Liu D, Li HB. Combination treatment with interferon-γ may be a potential strategy to improve the efficacy of cytotherapy for rheumatoid arthritis: A network meta-analysis. J Res Med Sci. 2024 Jul 11;29:29. doi: 10.4103/jrms.jrms_697_21. PMID: 39239074; PMCID: PMC11376714.
[5]Ma L, Wu H, Cao J, Zhang N, Li Y, Zheng J, Jiang X, Gao J. Mesenchymal Stem Cell-Based Biomimetic Liposome for Targeted Treatment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 2024 Sep 11;16(36):47206-47215. doi: 10.1021/acsami.4c09080. Epub 2024 Aug 27. PMID: 39190615.
免責說明:本文僅用于傳播科普知識,分享行業觀點,不構成任何臨床診斷建議!杭吉干細胞所發布的信息不能替代醫生或藥劑師的專業建議。
版權說明:本文來自杭吉干細胞科技內容團隊,歡迎個人轉發至朋友圈,謝絕媒體或機構未經授權以任何形式轉載至其他平臺,轉載授權請在網站后臺下方留言獲取。
掃碼添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