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本文通過分析總結3項關于干細胞在糖尿病腎病中的應用的文獻,從而評估干細胞移植作為糖尿病腎病患者的潛在治療方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重點介紹了干細胞治療糖尿病腎病的臨床效果有哪些。
糖尿病并發癥引起的腎臟疾病稱為糖尿病腎病。在這種疾病中,腎臟的過濾器——腎小球受損。由于受損,腎功能變得異常。腎臟將異常量的蛋白質排入尿液,稱為蛋白尿。尿液中主要排出的蛋白質是白蛋白。尿液中白蛋白水平升高(白蛋白尿)表明糖尿病導致腎臟受損。
- 相關閱讀請瀏覽(糖尿病腎病的癥狀和原因是什么?及其治療方法)

糖尿腎病治療方法
目前治療糖尿病腎病的方法主要是藥物治療、腎臟透析和新興的干細胞治療。遺憾的是,這些方法并非對每個患者都有效,更重要的是:
雖然藥物治療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有效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和保護腎臟功能,但長期使用這些藥物可能會引起一系列不良反應,如低血壓、高鉀血癥、腎功能進一步下降等,這些反應不利于患者的長期健康。并且傳統藥物治療往往只能控制癥狀,而不能根本治愈糖尿病腎病,許多患者的病情仍會逐漸惡化。
近年來,隨著再生醫學的發展,干細胞治療糖尿病腎病作為一種新興的治療方法,利用干細胞的自我更新和分化潛能,為糖尿病腎病患者提供新的修復策略。
3項研究142例患者,評估干細胞治療糖尿病腎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①臨床試驗一:臍帶間充質干細胞移植對糖尿病腎病的臨床觀察
2016年4月1日,第二軍醫大學福州總院臨床醫學院在《中華細胞與干細胞雜志》上發表了一篇關于《臍帶間充質干細胞移植對糖尿病腎病的臨床觀察》的研究成果。【1】

選擇福州總醫院干細胞治療科收治的15例經胰背動脈、雙腎動脈介入及外周靜脈移植臍帶間充質干細胞(UCMSC)治療糖尿病腎病的患者為實驗組,腎內科收治的15例單純采用口服纈沙坦,皮下注射胰島素治療糖尿病腎病的患者為對照組。
有效性評估
經治療后,兩組患者的收縮壓、舒張壓、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尿素氮、血清肌酐、24h尿白蛋白定量均較治療前下降,空腹C肽、餐后2hC肽值均較治療前升高,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1、2)。


對兩組患者治療前及治療后3個月的各項指標差值進行比較,在舒張壓、尿素氮、血清肌酐、24h尿白蛋白定量這4個指標方面,實驗組患者下降程度較對照組明顯,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3、4)。


安全性評估:經胰背動脈、雙腎動脈介入及外周靜脈移植UCMSC后,患者出現穿刺點滲血1例、乏力癥狀2例、低熱(體溫36.9℃)1例,給予對癥處理后可完全緩解。
綜上所述,兩組患者各項監測指標治療后均較治療前有所下降,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在舒張壓、尿素氮、血清肌酐、24h尿白蛋白定量這4個指標方面,實驗組患者下降程度較對照組明顯。
試驗表明,經胰背動脈、雙腎動脈介入及外周靜脈移植UCMSC治療糖尿病腎病安全有效,在改善舒張壓、腎功能方面的臨床療效優于單純控制血壓、血糖等常規方法治療糖尿病腎病。
②臨床試驗二:同種異體間充質前體細胞在糖尿病腎病中的作用
2016年10月,澳大利亞維三家醫療中心在國際期刊《柳葉刀》上發表了一篇關于《同種異體間充質前體細胞 (MPC) 在糖尿病腎病中的作用:一項隨機、安慰劑對照、劑量遞增研究》的研究成果。【2】

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期間,澳大利亞三家中心招募了30名患者,按2:1的比例隨機分為兩個連續劑量組,分別接受單次靜脈輸注同種異體間充質前體細胞(rexlemestrocel-L)或安慰劑治療。
研究持續時間為60周。主要終點是安全性和耐受性。主要探索性療效終點是eGFR相對于基線的變化以及 12時通過99Tc-DTPA血漿清除率 (mGFR)直接測量的GFR輸注后數周。
有效性評估
- 相對于安慰劑,第12周mGFR的LSM(SE)變化(圖A)為150×106組4.1±2.75(p=0.15),300×106組 3.9±2.8ml/min/1.73m2(p=0.17)。
- 相對于安慰劑,第12周安慰劑調整后的eGFR LSM變化(圖B)分別為150×106組和300×106組的4.4±2.2(p=0.05)和1.6±2.2ml/min/1.73m2(p=0.47)。
- 與安慰劑相比,單次靜脈注射rexlemestrocel-L輸注在第12周顯示出穩定或改善eGFR和mGFR的趨勢。

相對于安慰劑,rexlemestrocel-L150×106組的eGFR趨于穩定,最明顯的是在第12周的主要終點。

安全性評估:研究人員判斷未發生與治療相關的嚴重不良事件。
綜上所述,與安慰劑相比,單次靜脈注射rexlemestrocel-L輸注在第12周顯示出穩定或改善eGFR和mGFR的趨勢。并且注射rexlemestrocel-L輸注是安全的。
③臨床試驗三:個性化干預配合干細胞移植治療糖尿病腎病的效果
2023年1月10日,河北省保定市第二中心醫院在行業期刊《河北醫藥》上發表了一篇關于《個性化干預配合干細胞移植治療糖尿病腎病的效果》的研究成果。【3】

選取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治療的糖尿病腎病患者82例,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41例。
有效性評估
1. 2組患者FPG水平比較
干預后,2組FPG水平明顯降低(P<0.05),且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降低更明顯(P<0.05) 。見表1。

2. 2組患者氧化應激指標比較
觀察組患者干預后的MDA、AOPPs顯著低于對照組 (P<0.05),SOD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 。見表2。

3. 2組患者腎功能比較
治療后,2組BUN、SCr水平明顯降低( P< 0.05),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的BUN、SCr降低更明顯,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0.05) 。見表3。

4. 2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干預后,觀察組生理功能、社會功能、心理功能得分高于對照組(P<0.05) 。見表4。

安全性評估:到目前為止未發現不良反應?。
結論:糖尿病腎病患者實施個性化干預配合干細胞移植治療,能夠改善糖尿病腎病患者血糖水平及腎功能。
干細胞治療糖尿病腎病的臨床研究進展
截止2024年8月30日,中國知網cnki.net網站上關于干細胞治療糖尿病腎病的臨床研究項目達到53項。

結論
臨床研究結果顯示干細胞治療糖尿病腎病是具有臨床價值的,能夠降低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尿素氮、血清肌酐、24h尿白蛋白定量等并且能夠極大減少腎功能損傷。
盡管干細胞治療總體上安全,仍存在一些潛在風險,例如,低熱和頭暈和輕微不適反應。因此,患者在接受干細胞治療前需要進行詳細的檢查和評估,并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
隨著研究的深入和技術的成熟,我們期待干細胞治療能夠在糖尿病腎病治療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1】趙堂亮,吳正敏,譚建明,等.臍帶間充質干細胞移植對糖尿病腎病的臨床觀察[J].中華細胞與干細胞雜志(電子版),2016,6(02):110-114.
【2】Allogeneic Mesenchymal Precursor Cells (MPC) in Diabetic Nephropathy: A Randomized, Placebo-controlled, Dose Escalation StudyPackham, David K. et al.eBioMedicine, Volume 12, 263 – 269
【3】李西園,胡海燕,高大維.個性化干預配合干細胞移植治療糖尿病腎病的效果[J].河北醫藥,2023,45(01):105-107.
免責說明:本文僅用于傳播科普知識,分享行業觀點,不構成任何臨床診斷建議!杭吉干細胞所發布的信息不能替代醫生或藥劑師的專業建議。
版權說明:本文來自杭吉干細胞科技內容團隊,歡迎個人轉發至朋友圈,謝絕媒體或機構未經授權以任何形式轉載至其他平臺,轉載授權請在網站后臺下方留言獲取。
掃碼添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