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細胞是一類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潛能的細胞,它們可以分化成多種類型的細胞,甚至可以形成任何類型的細胞(全能干細胞),或者特定類型的細胞(多能干細胞和專能干細胞)。干細胞在生物體的發育、組織修復和再生醫學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本文將為您介紹干細胞的來源。

干細胞從哪里來?
一、胚胎干細胞
- 早期胚胎
- 從早期胚胎(囊胚)的內細胞團獲取是胚胎干細胞的主要來源。在受精卵發育到囊胚階段(一般在受精后 4 – 5 天),囊胚主要由滋養層和內細胞團組成。其中,內細胞團具有全能性,能夠分化為人體所有類型的細胞。這些細胞在體外培養條件下,可以形成胚胎干細胞系。
- 例如,在體外受精 – 胚胎移植(IVF – ET)過程中,一些多余的、質量合格的囊胚可以在經過捐贈者同意后用于胚胎干細胞的提取。不過,由于涉及對胚胎的操作,這一來源引發了諸多倫理爭議。
- 克隆胚胎
- 通過體細胞核移植技術(SCNT)也可以獲得胚胎干細胞。具體方法是將體細胞的細胞核移植到去核的卵母細胞中,通過激活卵母細胞使其發育成克隆胚胎,然后從克隆胚胎的內細胞團中提取胚胎干細胞。
- 例如,這種技術在理論上可以為需要器官移植的患者提供與自身免疫匹配的干細胞,用于培育移植用的器官,但是目前在實際應用中還面臨著技術難題和倫理考量。
二、成體干細胞
- 骨髓
- 骨髓是造血干細胞的重要來源。造血干細胞能夠分化為各種血細胞,包括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等。在骨髓中,造血干細胞存在于造血微環境中,通過骨髓穿刺等方式可以獲取骨髓樣本,然后從中分離出造血干細胞。
- 例如,在白血病等血液疾病的治療中,當患者自身的造血系統被疾病破壞時,可從健康供者的骨髓中提取造血干細胞進行移植,以重建患者的造血功能。
- 脂肪組織
- 脂肪組織中含有豐富的間充質干細胞。這些干細胞可以通過抽脂手術等方式獲取。間充質干細胞具有多向分化潛能,能夠分化為脂肪細胞、骨細胞、軟骨細胞等多種細胞類型。
- 例如,在整形美容領域,可利用從脂肪組織中提取的間充質干細胞,在體外誘導分化為脂肪細胞后,用于填充凹陷部位,或者用于組織修復,如修復軟組織缺損等。
- 牙髓
- 牙髓干細胞是存在于牙髓組織中的干細胞。當牙齒因正畸、外傷等原因拔除時,可以從牙髓中獲取干細胞。牙髓干細胞可以分化為成牙本質細胞、神經細胞等多種細胞。
- 例如,在口腔醫學領域,牙髓干細胞可用于牙體牙髓疾病的治療研究,如嘗試修復受損的牙髓組織,或者用于再生牙的研究。
- 外周血
- 外周血中也存在少量的造血干細胞。通過使用造血干細胞動員劑,如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G – CSF),可以促使骨髓中的造血干細胞遷移到外周血中,然后通過血細胞分離機等設備從外周血中采集造血干細胞。
- 這種方法相對于骨髓穿刺采集造血干細胞來說,對供者的創傷較小,并且在一些血液疾病的治療中也發揮著重要作用。
三、誘導多能干細胞(iPS 細胞)
例如,在疾病模型的建立和藥物篩選方面,利用患者自身的體細胞誘導生成 iPS 細胞,然后分化為病變細胞模型,用于研究疾病的發病機制和篩選有效的治療藥物,這種方法避免了倫理問題,同時也為個性化醫療提供了可能。
體細胞誘導
誘導多能干細胞是通過對體細胞(如皮膚細胞、成纖維細胞等)進行基因重編程而得到的。科學家們利用特定的轉錄因子(如 Oct4、Sox2、Klf4 和 c – Myc 等),通過病毒載體或其他非病毒載體將這些轉錄因子導入體細胞,使體細胞重新編程,恢復到類似于胚胎干細胞的多能狀態。
免責說明:本文僅用于傳播科普知識,分享行業觀點,不構成任何臨床診斷建議!杭吉干細胞所發布的信息不能替代醫生或藥劑師的專業建議。如有版權等疑問,請及時跟本公眾號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處理。
標簽: 干細胞治療
掃碼添加微信